建筑可阅读|昔日外滩的这座老建筑,如今化身为文旅新地标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早年的外滩,曾是银行林立之地,也使上海享有“东方金融中心”的美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银行,其在华历史比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还整整多了十年,它就是位于中山东一路18号的麦加利银行大楼。

建筑本身

麦加利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8号, 1922年由渣打银行兴建,设计者是公和洋行。该楼占地1755㎡,建筑面积10256㎡,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呈新古典主义风格,共5层。

建筑的立面构图呈现古典主义风格,横竖面都有严格的三段式划分,底层外墙为粗石基座层,采用花岗岩铺贴。二至四层外立面较简洁,采用两根贯通的爱奥尼柱式做支撑和装饰。

建筑四层上部挑出檐口,划分第三层次,五层的三个窗柱间以两根方型小柱划分为三格。

门口的铜门

通过一层镂刻着繁复希腊纹样的铜门,可以看到铺有黑色大理石地坪的门厅,门厅内饰有四根大理石柱。

原麦加利银行大楼,共三层

1857年11月,麦加利银行在上海设分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因上海分行的首任经理为麦加利,故而得名。首家分行开设在北门街(今河南南路,在延安东路至人民路之间),后又在江西路设分行。1892年,上海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破产,其在外滩18号的行址被麦加利银行买下,这是一座3层砖木结构的英式大楼。其后,大楼受汇中饭店大火的波及,需要重建。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新楼到1922年才开始兴建,这幢新楼就是现在的麦加利银行大楼。

1955年,麦加利银行从楼内迁出,到圆明园路185号设留守办事处。房管局接管这幢大楼后,改名春江大楼,曾由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等国营单位使用,现名Bund18(外滩18号)。

建筑修缮

2002年,外滩18号楼开始了修复改建工程,为使这幢优秀历史是筑最大程度地保有原貌,修缮方聘请了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资深文物修复专家前来参与外滩十八号的改造装修。2004年,外滩18号完成改造修缮,现大楼内设有艺术中心、画廊、餐厅和咖啡馆等。

在修复建筑外墙时,为了洗净但不伤害外墙表面,20名工人用牙刷般的刷子共刷了3个月。修复内墙时更为细致,工人们将天然溶剂通过棉纸渗透到了大理石中,把浸渍其中的盐分吸收出来,恢复大理石原有的色彩。

对于大楼楼道内原先已经斑驳不堪的墙壁,建筑师们配制了糯米、大理石粉、石灰粉3种材料调配制成的混合涂料,重新粉刷。据说,为配制这一特殊涂料,他们跑遍上海各大粮店,煮了—锅又—锅的米饭做实验。所有这些工艺,都曾在修复上千年历史的意大利教堂时使用过。

大楼门厅地面也有它的故事。专家们原先想用大块大理石来铺地面,后来发现地面由西向东已有10多厘米的高度差,这是建筑物沉降所导致的。于是,他们改用上万块细小的大理石拼接,弱化了坡度变化,使得走过这里的人对地面的高低改变浑然不觉。

建筑打卡点

入口门厅石柱

门厅的四根石柱是从意大利远渡重洋而来,这种石材在十八世纪中叶就已经被开采殆尽。

建筑内部中庭

建筑内部中庭的顶部天花精致繁美,经过修缮后,成为了一个优雅奢华的休憩空间。

开放信息

地址:中山东一路18号

开放信息:根据商户营业时间调整

周边打卡点

东风饭店

东风饭店位于中山东一路2号,1864年正式建成,是一幢欧式新古典主义的钢梁柱及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基本上采用古典主义构图,但南北端墙顶上的塔楼、上部细部与装饰则为巴洛克式。

地址:中山东一路2号

开放时间:全天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现为上海邮政博物馆,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25294平方米,1924年11月竣工。大楼为折衷主义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地址:北苏州路276号

开放时间:周三、周四、周六、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国定长假另行公告)

旅游线路推荐

东风饭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 →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外滩十八号→怡和洋行大楼→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请大家参加文旅活动时

注意个人防护

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三件套”

防护“五还要”

来源:乐游上海

建筑可阅读

原标题:《建筑可阅读|昔日外滩的这座老建筑,如今化身为文旅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