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家 |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刘承钊

简介

刘承钊(1900-1976),动物学家。山东泰安人。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并发现大量新种属,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与角蟾亚科的分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的见解。多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00年9月30日,刘承钊出生于山东泰安,因家境贫寒,曾两度辍学。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心理学系,1年后因对动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而转入生物学系,1927年获学士学位,被系主任胡经甫教授留任助教,在李汝祺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两栖动物,1929年获硕士学位,任讲师。1930年赴沈阳担任东北师范大学讲师,并开展北方蛙类第二性征的研究。

刘承钊于1932年7月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师从Albert H. Wright教授,于1934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国无尾两栖类第二性征》获得多项荣誉。Wright教授评价刘承钊“他是我所遇到最有才华的学生之一”,并在评语单上的最高档次“excellent”之前用笔加上“very”。毕业后,刘承钊取道欧洲,查看各国自然博物馆两栖动物标本,于1934年9月4日回到祖国,任东吴大学教授。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东吴大学于10月15日迁往浙江湖州,由于战火逼近,学校被迫于11月14日关闭。次日,刘承钊带领生物系22名师生深夜离开湖州西迁,用尽一切办法,尝尽各种艰辛,于1938年1月27日辗转到达四川成都华西坝,并在此复课。

尽管路途遥远、艰辛,但刘承钊收集的各种书籍和资料,都被他带到了成都,至今仍保存完好。次年,该部分师生并入华西协和大学,刘承钊受聘为该校教授,并担任该校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及《华西边疆研究会杂志》自然科学部编辑。

虽然条件艰苦,但刘承钊认为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就是能在西部山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特别是在自然环境下研究其生活史,这是他认为“无比幸运的机会”。

1938~1944年期间,刘承钊利用假期共进行11次野外考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仅在“华西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这一题目下,就有12篇,在此期间共描述了29个新种,1个新属,也因此奠定了他成为世界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的基础。

1946~1947年,刘承钊再度访美,在美国完成了鸿篇巨著——英文版《华西两栖类》,影响深远,前言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两栖爬行动物,使我忘掉所有的艰难与险阻”正是他对事业无限热爱的最贴切的表达。

1950年,刘承钊赴北京担任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次年,他又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华西大学首任校长,1953年院系调整后,改为四川医学院,继续担任院长。1955年,刘承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

自50年代起,刘承钊和夫人胡淑琴教授组织学生们赴全国各地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发表了大量论文,包括很多两栖爬行动物新种,大致掌握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于1961年出版《中国无尾两栖类》,至今仍然有重要参考价值。

夫妇二人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成为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骨干,并于1965年在四川省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组建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

1973年,刘承钊组织了青藏高原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可惜由于年事已高,无法亲自前往,遂成遗憾。这一年夏天,刘承钊赴大雪山麓四川宝兴县进行野外考察,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野外考察。1976年4月9日,刘承钊因心肌梗塞逝世于成都,享年76岁。

刘承钊和胡淑琴夫妇墓地

刘承钊的夫人胡淑琴于1992年逝世,夫妇俩的一部分骨灰被撒放在峨眉山大峨寺附近,是他们到成都后第一次进行野外考察的地方,另一部分骨灰,安葬在青城山味江陵园,墓志铭正是《华西两栖类》前言中的那句话——“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两栖爬行动物,使我忘掉所有的艰难与险阻”。

综合:中国科学院、中国两栖爬行动物

原标题:《走进科学家 |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刘承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