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好 春耕正当时

秋歛春耕恐失时

乡村年久竞农务

chungeng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好时节,景洪市春耕生产已拉开帷幕,从农资供应、田间管理,到创新指导、防灾减灾,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春耕备耕 农资先行

景洪市勐罕镇,农户正在水稻田里插秧。2月16日摄

备好种苗趁春风。雨水已过,春种、春播工作已陆续开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勐罕镇农服中心的技术员岩拉却犯了愁。“今年玉米种子的储备量现在还有点缺口,马上就要进入种子销售的高峰期,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及时补上。”

岩拉说,按照往年的销售情况来看,3月到4月是玉米种子的销售高峰,单单勐罕镇辖区内就大约需要9000公斤的玉米种子,现在勐罕镇种子销售网点已备货玉米种子4500公斤,距离往年销售高峰期的需求仍有一半左右的缺口。“这还是按照往年的数据测算,今年也不知道会不会增加。”

不放心的岩拉赶紧通过电话联系了种业公司的负责人。“你就放心吧,最迟5月份肯定能拉到你们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岩拉才算放下心来。

玉米制种田,1月份栽种的玉米种苗长势良好。2月20日摄

另一边,种业公司负责人孙建昌也正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公司各玉米制种田,查看生产情况。“现在玉米种子刚刚开始进入销售阶段,目前的备货是充足的,但为了应对后续的销售高峰,我们公司正在抓紧生产,补齐缺口,确保供应。”孙建昌介绍,近年来,随着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玉米种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受疫情和气候影响,去年玉米制种产量较低,货源并不是很充足。加上景洪市种植的玉米为热区品种,内地一些地区生产的玉米种并不适宜在当地种植。因此,这个缺口主要还是要靠公司自产自销来解决。

分装好等待封口的杂交玉米种。2月20日摄

“目前我们已经生产出玉米种子57万公斤左右,同时向外采购3万多公斤,目前总储备是60万公斤以上。今年1月,我们又种植了2000多亩,5月份肯定能供上。”孙建昌说。

所谓“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据了解,景洪市大春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大春生产主要集中在4—6月份,目前农户正处于农资采购等备耕阶段;小春作物主要有鲜食玉米、鲜食豆、马铃薯等。截至2022年2月14日,景洪市辖区农作物种子经营门市(店)备案“两杂”种子117个品种、254767千克,其中杂交水稻种子43个、41797千克,杂交玉米种子74个、212970千克,能够满足景洪市小春粮食播种需求。

景洪市某农资门市,农户正在选购农药。2月14日摄

当然,春耕已至,只备齐种子可不够,肥料、地膜等春耕不可缺少的农资也得准备充足。经景洪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分析估算,至1月28日,全市肥料储备累计总量约12000吨,景洪市辖区内2家化肥生产企业正常生产中,全市253家肥料销售网点、经销商总库存量充足,总体肥料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高科技加持 农民省心更省力

景洪市勐罕镇,正在整地的旋耕机。2月16日摄

田家少闲月,春耕正当时。在景洪市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龙董村民小组的一处豇豆田里,大型旋耕机正轰鸣着来回穿梭、松土整地,犁耙作业后的泥土变得松软,农户们手提铁桶,将化肥均匀洒落在土地上;另一边,农户正驾驶着覆膜机,进行连片地膜覆盖,为接下来要进行的种植做准备。如今,农民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使用机器替代传统的手工工具,一台大型旋耕机日均作业可达20余亩,农机成了农户们作业时的“得力干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村委会曼听村民小组村民岩温锋正在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2月16日摄

“现在我们都是全机械化,耕地用拖拉机,打药、施肥都用无人机,方便得很。”见到岩温锋的时候,他正操控着无人机为自家的水稻田喷洒农药。

岩温锋一家在勐罕镇曼听村委会曼春满村承包了96亩农田。因为掌握了无人机驾驶的技术,现在岩温锋只需要站在田边,就能通过远程操纵无人机对自家农田喷洒农药,过去50亩水稻田人工喷药需要三四天,现在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 相比传统人工喷药,无人机不但可以达到人药分离和安全作业的目的,还能够通过卫星定位操控,实现精准高效作业。

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2月16日摄

看着儿子娴熟的操作机械,父亲岩罕锋切实感受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不但快,而且洒得还均匀,大大减少了成本。”

农业机械之所以能在春耕生产中成为“主力军”,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在勐罕镇,以“合作社+农户入股分红”模式经营的景洪西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充分带动农田作业由人工向机械化转变、不断丰富农户作业方式等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

正在作业的覆膜机。2月16日摄

景洪西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现有成员16名,大型拖拉机16台,植保无人机3台。“我们最主要是在勐罕镇服务翻地犁地,今年已翻地1700亩,植保无人机服务3500亩。”合作社理事长岩温班说,因为需求量增加,2020年,合作社又新购置了一批农业机具,更好地为农户家庭提供春耕、播种、施肥、喷药等配套服务,既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效率,又能帮助解决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这种“合作社+农民”的耕作模式,能让农民更加省心省力,并且对于春耕这样的宝贵时间而言,在抢抓播种时间上更有利。

春耕忙

现在,腾出手来的岩罕锋,对未来又有了新的规划。“这96亩地,我们用50亩来种杂交水稻,剩下的40多亩,我想搞五彩水稻、稻田养鱼,有余力的话,还想搞观光农业。”

远处,身形修长的白鹭轻盈散落在漠漠水田中,同岩罕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一起,点缀着这幅悠悠然的山水田园画;近处,水稻秧苗间的农妇们娴熟地弯腰插秧,同稳稳飞起的无人机一起,谱写出一曲劳动人民辛勤农作的春耕赞歌。

长势良好的早稻田。2月16日摄

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17日,景洪市完成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37亩,其中,早稻400亩已完成栽插,冬玉米25830亩已陆续进入采收销售阶段,其他粮食作物1107亩,目前长势良好。

重保障强提升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生产。2月17日摄

春耕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农技人员也在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检查指导,结合节令和农户需求,及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整地、播种、农资采购等春耕备耕情况,到田间地头指导田间管理、病虫害监测防治以及茶叶、坚果、水果苗木管理,开展橡胶白粉病防治及胶园管理现场培训。

除了农资储备充足,农机备耕到位,景洪市还积极落实中央耕地地力补贴、种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22年上级下达景洪市的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合计1876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局,已将补贴兑现农户,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支持粮食生产。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正在与投保公司对接,将上级下达景洪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农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位于勐罕镇的景洪市国家区域性冬繁良种繁育基地。2月16日摄

同时,针对农业水利化程度总体水平较低,防灾抗灾能力不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受自然条件制约明显,粮食产业可比效益低等问题,景洪市自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5.97万亩,2022年还将继续建设2.06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勐罕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正大、中种等8家种业企业、科研院校顺利入驻,为景洪市打造国家区域性冬繁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标准化农田里,成片的辣椒即将迎来采收。2月16日摄

2022年,景洪市农技推广部门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扛牢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主体责任。在稳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重点把杂交稻旱种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从品种、栽培模式、间套轮作等方面强化技术集成,提高种植效益,形成科学稳定的种植制度,积极培育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建设一批杂交稻旱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应用,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以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

正在采摘无筋豆的农户,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2月16日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接下来,景洪市将持续办好“振兴大事”,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抓好今年勐龙、嘎洒、勐罕、大渡岗、勐旺等乡镇涉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让高标准农田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旅游致富田”。

记者:刘立曼 张潆予 廖丽玲 雷洋(实习)

来源:景洪发布

西双版纳发布

ID: xsbnwx

西双版纳发布

☆欢迎投稿☆

原标题:《不负春光好 春耕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