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再无挖掘机首富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人物 ,作者张霞

商业人物.

定义中国商业力量

▍盐财经

作者 | 张霞

来源 | 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去年,高举着“为人民造车”的大旗重新杀回舆论中心的周鸿祎,讲了一段激情澎湃的故事。

故事里,沉寂多年的他,之所以再度纵深一跃,投身互联网造车,是受一位大哥的感召。这位大哥叫梁稳根,65岁,是三一集团的董事长,做了一辈子重型机械和挖掘机。原本计划退休的他,自称碰上了第四次工业化革命浪潮,领悟到用大数据、微服务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给挖掘机联网的美妙,遂决定再大干十年。

然而时隔半年,让周鸿祎激动不已的大哥梁稳根从台前转向幕后,辞去了三一重工董事长一职。辞职的理由是想从职务的日常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集团战略性转型的思路和落地,其中就包括工程机器的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等。

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窥见,周鸿祎诚不我欺——尽管卸任,梁稳根依旧不愿在时代的浪潮中袖手旁观,依旧希望追上行业的风口。

如今的梁稳根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10年前,他曾是风云一时的人物,问鼎了2011年度胡润和福布斯的双料首富宝座,站上过中国的财富之巅。此后昙花一现般,他在富豪榜上的排位迅速跌落,多年徘徊在50名开外。这背后,可以窥见产业的更迭变迁,也可见老牌企业家穿越行业牛熊市的激荡故事。

梁稳根出生于1956年,是湖南涟源人,少时出身贫苦,是一位篾匠的儿子。1978年高考恢复后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洪源机械厂,两年时间便升任了处长。他的企业家成长路径,也属于当时的一个典型:知识分子下海。据报道,1985年,受改革开放大潮鼓动的他,连同三位同事,不惜以放弃城市户口为代价,摔破铁饭碗,成为了个体户。

最初,几人贩过羊毛,卖过酒,推销过玻璃纤维,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86年,重新回归老本行,创建了一家焊接材料厂之后,才算站下脚跟。凭借四位创始人3位出身材料专业的技术优势,梁稳根等研发出了105铜基焊料,后又进军人造金刚石领域,填补了当时国内这一市场的空白。

焊接材料为梁稳根掘到了第一桶金,6年后的1992年,他主导创办的焊接厂销售收入破亿,利润达3000多万。1993年,梁稳根再次战略转移,将公司业务范围扩大至工程机械领域,并正式更名为三一集团。

进军重工领域后,他先后抓住了两个市场先机:一是混凝土输送泵,当时国内的混凝土设备95%都要由国外进口,瞄准这块市场的梁稳根砸重金进行了产品研发,组建了国内第一条自动化压路机装配线和混凝土泵车装配线,成为国内第一家泵车出口企业;二是将拓展到挖掘机业务,耗费两年时间,于2000年研发出第一代挖掘机SY200。

2003年,他控股的三一重工上市融资近十亿元,梁稳根也以其持股价值而身价过十亿,一跃成为湖南首富。

之后的故事,更向人们展示了时代的魔力——2008年政府实施“4万亿”计划。在这次刺激下,全国各地大兴土建。受此影响,2009年上半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517 %。

挖掘机变成印钞机,市场对工程机械的火爆需求将三一重工和梁稳根推向了巅峰。在历史最高市值排行榜中,三一重工曾排在国电电力、中海集运、南方航空等一众央企前面。2011年,梁稳根以700亿财富首次成为中国大陆新一届首富。

然而一切犹如昙花一现。2011年是4万亿效应的尾声,从2012年开始,机械工程行业步入了长达5年的衰退期。这个曾经成就了无数人财富梦想的行当仿佛一夜之间跌入谷底,高速增长和疯狂扩张的后遗症反作用于行业内所有的企业,一大批中小公司宣布死亡。

也是这一年,三一与同城对手中联重科爆出商业间谍战。2012年11月,三一被曝出“间谍门”事件,中联重科指责三一采用技术手段窃取商业机密。之后,梁稳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外界讲述了发生在三一与中联之间的种种不堪往事,指责中联重科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将双方纷争完全公开化。

这一年冬天,梁稳根做出了将总部搬离长沙的决定。正在忙于江湖恩怨的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行业“寒冬”已经来临。2012年,三一重工的净利润缩减至56.86亿元,2013年继续萎缩,为29.04亿元,较上一年减少48.96%。2014年,净利润仅为7亿。这之后,三一重工连续三年净利润为个位数。

在三一内部,这次惨痛的教训被认定为“五分天灾,五分人祸”。“天灾”指的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集体滑坡;“人祸”则指管理不善,在高速增长时,风险控制不好。

从2014年开始,梁稳根的名字几乎淡出了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版面。他将三一重工的“烂”摊子全权交给当时的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来管理,自己则开始强调制度和流程等基础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和经营成本控制。

据报道2012年到2017年,5年时间里不停地降低三一的盈亏平衡点,几乎成为梁稳根所有工作的重点。以前,为了拿下一个客户,三一的营销代表会不惜费用抢山头,手下拿着文件去给梁稳根签字,他一般都大笔一挥。但从2012年开始,他在签每个文件时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而关于核心业务的则一个字一个字改。

在长沙时,梁稳根有三个习惯保持了十几年——雨中散步、爬岳麓山和早餐会。到北京之后,他只保持了早餐会这个习惯,但频率也由每天变成了仅在每周二参加一次。他开始思考起周期和风险的问题,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等话语,勉力团队。

在业绩最差的2015年,他还试图进军过手机市场、军工市场以及汽车业务,涉足过保险、汽车金融、租赁等,颇有几分急病乱投医的意味。

2016年之后,行业开始转暖。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795亿元,比2015年增长4.93%。2016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46.81%。

之后的三一重工,开始重新缓了过来。2017年,三一重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35亿元,同比增长6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2亿元,同比增长928.35%。

2018年,梁稳根对外发布了三一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他将其定性为一场变革,要么“翻船”要么“翻身”——不能实现数字化升级肯定就“翻船”,转型升级成功就会“翻身”,变得更加强大。

2020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993.42亿元,同比增长31.29%;净利润154.31亿元,同比增长36.25%。

2021年5月,三一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根据全球权威调研机构Off-Highway Research数据,2020年,三一共销售98705台挖掘机,占据全球挖掘机市场15%的份额,首夺全球销冠。

但随后,行业周期再次来临。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逐渐遇“冷”。挖掘机销量持续同步下滑,对行业悲观的看法逐步抬头。同时,三一重工股价也在一年间几近腰斩,市值回到2000亿元左右。

不过经历了上一轮工程机械周期大波动的梁稳根,目前显得尤为淡定。他认为,这一次行业仍然“健康”,有望在今年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在他看来,眼下的工程机械行业,除了行业周期之外,更多叠加了技术周期,电动化、数字化将是重要竟合战场。在三一重工的墙壁上,“数据是新石油”的标语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梁稳根没有了上一次穿越生死线时的现金危机。据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2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6亿元左右,同比增0.91%。

由此看来,他这次辞任董事长一职的理由,倒也有几分可信——至少,他再不必像2012年一样,把经营成本控制当做自己日常工作的重心了。

参考资料:

1.《借6万元起步到营收近千亿元!创始人梁稳根辞任董事长后,三一重工走向何方?》,上海证券报

2.《曾经的中国首富梁稳根几乎被遗忘 没想到在做这事》,中国企业家

3.《梁稳根:低调新首富》,时代周报

原标题:《江湖再无挖掘机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