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  有一种担当叫“坚守”

春节不停工

奋战“开门红”

春节假期,丰原集团抢抓市场机遇,积极组织调度生产,广大员工放弃休息,坚守生产一线,精心操作,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大年初一上午,固镇经济开发区丰原集团经济运行部副部长王海峰与同事们一如往常对各公司生产情况进行统筹协调。“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指标任务,上个月各公司按照集团年初制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王海峰表示,为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环保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各公司主要领导、车间负责人、技术人员全程跟班,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和产品质量稳定。”

“走,庞记者,和我们一起到各公司慰问去。”丰原集团经济运行部运营总监冯学磊指着满车水果和糖果笑着说,待丰原生物上市后,春节再慰问可就要带现金红包喽!

丰原生物、泰格生物、银创生物、丰原锂电......每到一处,不管是在控制室、分析室,还是在生产车间、物流仓储,生产场面有条不紊,员工工作热情不减,干劲十足。

在安徽丰原锂电能源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锂电池新材料生产、加工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将钛白粉行业的固废资源化进行利用生产电池级磷酸铁,不仅理化指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而且生产过程无氮气产生、无安全风险,且投入的原辅料可全部转化为产品。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型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动力蓄电池为主要或辅助动力源的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中,新生代产品磷酸铁作为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代表了汽车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冯学磊介绍:“安徽丰原锂电能源有限公司通过一年半的技术改造,于2021年12月研发的磷酸铁成功下线,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电池级要求,达产后可年生产1万吨磷酸铁,成为未来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年产15万吨乳酸,年产10万吨聚乳酸,并成为全球最大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维生素B9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份额,丙氨酸世界产量最大,生物可降解专业餐饮具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供应商......“今年6月,聚乳酸‘5553’第一模块将调试生产,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0亿元。”丰原集团副总经理乔树兵信心满满。

企业不停产

发电“不打烊”

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国能固镇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部运行值长李志远和他的工作伙伴们一起在忙碌的工作岗位上迎来了新春值守的第一天。

今年过年,对于李志远来说,依旧是普通的工作日,这也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岗位上过新春了。

“当班期间,在对机组安全生产、运行发电检查的同时,还要协调机、炉、电、化、热、燃等生产环节的沟通。”来自山东菏泽的李志远对发电机传动端轴承进行测振测温:“今年公司生产任务紧,加上疫情防控需要,和家里人商量后还是就地过年为好,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年夜饭可以和家人视频,过完年再回去也是一样的。

据了解,该公司每年春节都有1/3外地员工为保证服务机组正常运行,始终坚守保发电生产一线,确保园区电力供应稳定,助力企业生产提速。

坐落于固镇经济开发区的国能固镇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质直燃发电的清洁能源公司,其生产的电力全部供应园区企业使用。为保障今年春节园区不停工企业用电无忧,该公司提前谋划,主动走访辖区企业,了解用电需求,制订保发电计划。

“生物质燃料所包含的内容极广,不管是田地中的秸秆、玉米芯、树木等农林废弃物,还是家中的废旧家具、废模板、装修废弃建材等木制废弃物,都是农林生物质发电厂的‘美食’。”国能固镇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赵帅向记者介绍,秸秆燃烧产生热能,形成高压蒸汽,至热能转化成动能,而后转化为电能,最终变压上网后输送至千家万户。

2010年12月,国能固镇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并网发电以来,共输送绿色电力24.247亿千瓦时、消耗生物质能燃料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6.3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1.2亿元。其中,2021年发电2.122亿千瓦时、生物质燃料利用量28.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6万吨、替代标煤量11.93万吨。

国能固镇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建河表示,为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公司未来将着手开拓固镇县域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探索建设“电、热、冷、气、肥”综合能源站。同时,开发垃圾综合利用领域市场,立足于农作物秸秆、禽畜粪污、餐厨垃圾、农产品废弃物等县域垃圾的综合处理,提供综合能源供应服务。

留蚌过年 坚守岗位

2月2日是大年初二,不过对于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上料员曹飞来说,这一天与正常的工作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一大早,曹飞就早早来到车间,换好工装、戴好安全帽,参加了个简短的安全早会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曹飞是安徽宿州人,一年前他放弃了在浙江的工作,加入海控三鑫。“儿子在蚌医读书,来蚌埠一方面可以照顾儿子,另一方面离宿州老家也近些。”曹飞说,一年来自己感受到了公司的蒸蒸日上,也在蚌埠扎下了根。

光伏玻璃行业具有特殊的生产性质,需要24小时不中断保障原料供给。春节前,曹飞再三思虑,最终决定留在蚌埠过年,坚守工作岗位。

原料仓库里,装满原料的白色吨袋码放整齐,高达十几米,穿着浅蓝色防尘服、戴着防护口罩的曹飞显得格外醒目。“我们要给两个窑炉上料,一天得上200多袋。”看似简单的操作,曹飞却从不马虎,他熟练地挂袋、上料,再小跑到楼上的设备区查看原料消耗量、巡检设备是否异常,这样一套流程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2021年,海控三鑫250T/D窑炉技改建成投产,日熔量扩大到每日550吨,需要消耗的原料也大幅增加,仅纯碱一天就要上料超过200吨,对于必须身穿防尘服、戴着防护面具的上料员来说,工作一天下来并不轻松,48岁的曹飞却始终干劲十足。

今年春节,海控三鑫留蚌过年的员工有二三十人,除夕夜食堂做了丰盛的年夜饭,公司老总也留下来和大家一起过年。“公司效益好,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政府还要给我们留蚌的员工发补贴。”曹飞说,虽然没能回老家与家人团聚,但在这个大家庭里,自己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一般的温暖。

向春节期间奋战在

工作一线的劳动者

致敬

来源:蚌埠日报社

记者:庞贵军 吴媛媛 通讯员 姜路军

原标题:《春节我在岗▕  有一种担当叫“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