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爆了,因为我们只是渴望一部“正常”的国产剧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2022年开端,许多人都沉迷一部剧集不能自拔:《开端》。

这是国产电视剧中,久违而少见的,以科幻“高概念”为核心设定,情节、故事、人物情感都十分“接地气”和“在线”且尊重观众智商的作品。

《开端》

就在这周二,《开端》刚刚播出了大结局。有声音认为这是“烂尾”,也有评论认为,做到这样已经“很可以了,它尽力了”。

为什么《开端》如此让人上头以至于许多人熬夜追剧?结尾的“平淡”又意味着什么?要回答这些,我们先从“终于有一部认真的科幻剧”开始说起。

*本文剧透真的只有轻微一点点,不影响观剧,可以放心阅读(及分享)

01.

《开端》其实不是“无限流”,

而是“循环”

关于何谓“科幻”,这是自从存在“科幻”这个概念以来,不管是读者,还是科幻学术研究领域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最终,科幻编辑们给出了一个狡猾的定义:“凡是在书店里被放在科幻书架上的小说,就是科幻小说。”

这当然不是一个解释——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最接近实际的解释。这个问题的争议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对于《开端》来说很重要:这部国产剧,是一部毫无疑问、极为难得的科幻主题的电视剧。

开端的剧情设定很简单:女大学生李诗情发现自己乘坐的公交车会爆炸,然而每次爆炸之后她都会回到爆炸之前的公交车上醒来。于是在重复多次的循环之后,她明白如果自己想要脱离这个无限轮回,就必须搞清楚公交车爆炸的真相并且阻止悲剧的发生。

《开端》运用了一个科幻中常见的高概念主题:循环。科幻中所谓“高概念”,指的是作品中最基本的、使其脱离现实世界的设定,正是这个设定定义了这部作品。

之所以《开端》会吸引人,就在于这个无限循环的设定给整部剧营造了一个大的悬念,观众会被主角在剧情中不停尝试解决危机脱离循环的过程所吸引,将好奇保持到最后一刻。

在这里我们要首先说明,“循环”和“无限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讨论将《开端》称之为“无限流”,这是错误的。

“无限流”是指网文中的一个流派,主角团队不停地进入各种各样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很多都是来自于其他作品)执行任务,然后回到主世界,继续进入下一个世界的故事。

这类小说某种意义上是受到了大型多人网络游戏的影响,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副本”。之所以叫做“无限流”,是因为这个流派的开山鼻祖是网络小说《无限恐怖》。

而“循环”这个概念则更早一些,很难说是由哪一部作品先发明的。但是早在1993年,美国电影《土拨鼠之日》就采用了“人物被困在同一段时间内不停循环”这个设定:主角菲尔·康纳斯发现自己困在2月2日这天不停循环,他试图寻找出路,让自己能够打破这个循环。

《土拨鼠之日》

而中文科幻最著名的循环作品,是已故科幻作家柳文扬的《一日囚》,小说描述了一个被困在同一天十年的囚徒。这篇小说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使用的实际上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小说主角是一位大厦的清洁工,他发现了这个被囚禁在一天之内的囚徒的日记,才真正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柳文扬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如果主角在一天结束的最后一刻与囚徒在一起,主角能否将囚徒拉出时间循环,又或者是囚徒将主角拉进时间循环?

这里《开端》的创作者很明显是读过《一日囚》的,李诗情将肖鹤云拉入时间循环的方式很明显就跟《一日囚》很相似。他们甚至在剧中直接提及了另一个著名的科幻梗:八月是时间循环的高发期。虽然没有明说,但很显然,这是在指涉“循环流”的著名日本作品:《凉宫春日》里那篇《漫无止境的八月》。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最近几年用时间循环作为基础设定的游戏也在逐渐增多,在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杰作:独立游戏《星际拓荒》(Outer Wilds)。

这个游戏中没有战斗,只有一个神秘的设定:你所处的这个小小的太阳系的太阳会在23分钟后爆炸,然后你就会回到23分钟之前。作为这个文明的宇航员,你要搞清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游戏中没有敌人,你也没有武器,能做的就是去往太阳系的其他星球,探索上一个文明:挪麦人留下的古代遗迹,获得信息。这个游戏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单单凭着未知,就驱动玩家不断的进行探索,并且最终搞清楚太阳系爆炸的真相。这就是“人与未知的相遇”,最原初的科幻感动。

如果站在更高角度来观察循环流作品的一些共性,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种推测:循环流的科幻作品是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电子游戏大发展的影响。正是因为电子游戏有这样一种线性叙事的同时又允许玩家不断重试的特性,这才让这种不断循环、不断重试的概念被“植入”(incept)到大众心中。

电影《罗拉快跑》(1998)可以说就是《开端》的先辈:在一个反复重来的“副本”中,观众跟着角色一起,不停尝试新的解题思路试图解决难题。这就是最直接的游戏性的体现:观众和主角就是玩家,影视就像是一个游戏直播。

《罗拉快跑》

看着李诗情和肖鹤云的故事时,我们同样也在考虑一些问题,试图解决车上的炸弹,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只能修改计划重来一遍。

比方说,李诗情在前几次循环中都试图第一时间报警,但发现时间不够用只会落入被警方怀疑的情境;我们作为观众,看到这里就会觉得:报警的目的,应该是利用警察更强的调查能力获得信息,但同时也要保有行动上的自由。

果然,主角获得了充分的博弈经验之后,选择与警方互相“钓鱼”来获得更多的信息。看到这里我们会有种“我想到的方法主角也想到了”的窃喜,这就是编剧给观众带来的智识上的愉悦——实际上就是最纯粹的科幻快感:认知突破。

社交网络上大量讨论着“如果你落在李诗情和肖鹤云的状态下你会怎么行动”,就是这种情绪的一个最好体现:我们也把自己当做玩家,试图寻找解题思路。从这个角度,《开端》毫无疑问是一部科幻作品。

02.

人与人的相遇

在继续说《开端》之前,先谈一部大热的、同样带有科幻元素的动画作品,新海诚监督的《你的名字。》。

虽然可能大部分人都看过了,但还是稍微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设定。《你的名字。》中,因为某个神秘原因,在远离大城市的小镇居住的女高中生宫水三叶和居住在大城市中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互换身体,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你的名字。》

这部动画跟循环没有关系,但是和《开端》的共同点在于:主角都是一男一女,进入一个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情境,两个人产生了连结。

这种人与人的相遇和连结,才是《你的名字。》以及《开端》的核心。这是我们这个孤独至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深处的秘密:虽然我们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即刻、没有任何延迟地联系到任何人,但是我们之间的距离却变得无比遥远。

以至于在这样一个时代,知道对方的真名而不是微信昵称,都成了一种略显奢侈的要求。或许这正是《你的名字。》这部动画片的片名的隐喻:知道了你的名字,是产生连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时间美剧《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大火,它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一个郊区小镇上。为什么一个“少年们起来合伙与恐怖怪物战斗”的故事一定要设置在八十年代?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是美国人要怀旧:八十年代是美国如日中天,经济最发达的年代。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怪奇物语》的核心,实际上在于:上八十年代手机还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今天密切得多。

少年们需要物理意义上的聚集,在某个人家的地下室玩龙与地下城桌游,或者一起骑着自行车出行。而现在的小孩,则只需要一部手机,这些需求都能满足——但是,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与其他同类待在一起的需求,是手机永远都不能满足的。

《怪奇物语》

从这个角度,《开端》中,主角二人组探求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的背景故事,是一个十分自然但是又有着意外惊喜的发展。如果这是一趟平凡的公交车,我们根本不会关心乘客们都是谁,有什么背景,在想什么——他们都是陌生人。

但是在这趟公交车上,我们见到了喜欢养猫喜欢动漫但是不被父母理解的年轻人,平凡但总是很阳光的主播,担心儿子的卖瓜老汉,渴望用见义勇为奖金补贴家用的大叔等等。

从基础设定上来说,《开端》最接近的是科幻电影《源代码》。《源代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作为空军飞行员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处于一列火车上,要去执行一个任务:八分钟时间之内调查出火车爆炸案的真相,失败了之后就会重来。同样是保留记忆不断循环,同样是在交通工具上寻找炸弹和凶手的设定,从这个角度来说算是一脉相承。

但是,《开端》更加偏向于社会议题的表达,最终要“阻止爆炸案的发生”,而非《源代码》的“爆炸案已然发生,需要还原真相”。在《源代码》中,爆炸案只是单纯的恐怖袭击,并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最后的结局,也落在了主角穿越到一个爆炸案被阻止的平行世界,并且收获个人幸福。

《源代码》

而《开端》主题上非常本土化的地方,在于爆炸案起于五年之前的一次伦理惨剧,在一次次的循环中,需要动员车上所有乘客的力量,来参与对这次伦理事务的集体性纠正。

《开端》设置这样一个不可能的情境,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哈哈镜式的扭曲反射。也是因为这个不可能的情境,两位主角才能够真正去搞清楚车上每一位乘客的背景故事,包括司机和最后的凶手。

03.

我们只是渴望一部“正常”的国产剧

很多人对《开端》的结局不太满意:这个结局太平淡了;剧情上的很多疑点也没有解释,比方说肖鹤云的身体为什么会变差;最终也没有解释这个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

当然也有很多评论说,可以了,有这样一个平稳落地的结局,在国产片中已经属于高水准。

这些看似相反实际上又内核相同的评论,其实都说明一件事:观众渴望看到一部有着正常人类的情感,正常人类的智商,描述正常社会议题的国产剧已经太久了。我们希望能有一部剧,能够认真讨论自己身边的状况,同时也拥有一个好的故事,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智力被尊重,而不是被当做智商为0的弱智。

《开端》

在《开端》大结局还没有放出之前,我曾经设想了一个《黑镜》风格的结局:实际上这20多次循环都是矩阵中的模拟,是一个大型虚拟实景爱情试炼游戏,让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不断的循环中接受考验,同生共死,最后成为生死不渝的真爱伴侣。

《黑镜》,正好就是“利用高概念设定讨论人类和社会困境”的标杆影视作品。

著名的《黑镜》系列剧集,原本是英国电视4台拍摄的独立迷你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或者更精确说,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实验:在现有的社会中,加入一个单独变量,会变成什么样子?

比方说,第一季第三集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当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大脑植入了芯片,可以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所有看到的东西并且可以随时回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怎样发生改变?

第二季第一集,当科技已经有能力通过数字记录制造出你已故亲人的仿真复制人,你会想要你的“他”回来吗?第三集第一集,当全社会所有人的互相关系依赖于一个给人打分的软件,分数越高获得的待遇越好,这会造成一个更好的社会,还是一个更糟糕的社会?

上文所述“通过大型虚拟游戏做伴侣匹配”这一设定,也类似于黑镜第四季中的一集。如果《开端》真的设置了这样一个对循环的解释结局,或许会是一个对于我们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更深刻的诘问。

《黑镜》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使用一个极端的、不存在于目前这个现实世界,但是可能会出现在未来世界中的情境,来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当下的问题,即前文所说“哈哈镜式的扭曲反射”。

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黑镜》中的故事,很少有好的结局。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对什么是“好结局”有一个定义:比如在《开端》中,好结局就是乘客们最终阻止了车辆爆炸,没有人受伤,生活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而问题在于,新的技术、新的变化的出现,都意味着生活本身轨道的改变,这种改变永远会让人痛苦,并且充满了无可奈何。

为什么《开端》的第八集被认为是“神回”,就在于它大胆突破了观众的心理预期和正常生活的轨道,让人真切地面对了角色的死亡。显然,生活中有更多并非死亡的悲剧时刻:关系的破裂,亲人的离去,背叛等等。

《开端》

这次《开端》的另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只有十五集;已经有很多人说,如果这部剧还像很多国产剧那样动辄三四十集,他们会放弃掉。《黑镜》作为单元迷你剧,每一集都是独立的设定和故事,这说明要真的严肃讨论一个问题,四十分钟也许就足够了。

《黑镜》固然出色,但它讨论的,很大程度上都算是西方世界的社会场景和问题。在当下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显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广泛而紧迫。对这些社会议题的讨论,不能指望国外的影视剧创作者替我们来做,最终还是要落回到我们自己的影视创作者手里。

如果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国产剧中,继续可以看到认真、严肃、深刻地对于科幻和社会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端》真的是一个好的开端。

撰文:思故渊

原标题:《《开端》爆了,因为我们只是渴望一部“正常”的国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