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疯兔子
随着2020年腾讯视频播出的古装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的爆红,原创编剧南镇被推到了大众视野中。在《传闻中的陈芊芊》之前,南镇在一些大场面戏份的写作中还会受到制作经费的限制,而在《传闻中的陈芊芊》之后,她可以更自由地将想象落于笔端。
即便如此,既成的“脑洞大开、情节有趣”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南镇的选择,在与骨朵的对话中,南镇坦言“在《传闻中的陈芊芊》之后,我听到的声音会更多一些,会感觉到凌乱,因为个人标签影响,我今天想做的本来是一个A风格的东西,但是大家一上来就说‘你应该写B啊’。”同时,南镇也遵循着她简单粗暴的人生信条:“要么说服别人,让对方的逻辑跪下,我们就走A;要么让自己的逻辑跪下,坦然接受B。”
剧本创作不但是编剧个人的艺术创造,更是影视工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除了对编剧的编写能力鉴定、个人风格划分之外,能否在多重环节的磨合中将故事完整地保护下来,也是考虑编剧创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从新生代创作者,到经验成熟的编剧,南镇走过的路,可能是很多编剧的真实经历,也可能是很多新人编剧正在经历的事情……
编剧南镇
基于此,骨朵对话编剧南镇,谈了谈关于一位编剧灵感积累、爱情喜剧创作、去风格化尝试的那些事。
以下是南镇的自述:
创作逻辑
我觉得脑洞大这件事可能是天生的吧,我迷信“永恒少年”这个心理学术语,在创作的时候,喜欢写区别于现实世界的故事,把角色框在一个虚拟、自我的语境里,所以经常写“高概念、强情节”。但其实并非所有脑洞大的故事都可以用高概念这个词套住,它只是吸引观众看剧的噱头,要想讲好故事,靠的是“底层逻辑”,你也可以理解它为整个故事的核心驱动力。
底层逻辑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故事发展“偏航”,并不在于故事概念是否准确或有效延续,而在于抛开这个概念,故事的底层逻辑是否成立。否则无论编剧如何用概念包装,故事依然不通顺。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讲述一个作者卡到自己写的书里之后的纠结和拧巴,当主人公发现自己面对的世界和自己笔下世界发生偏差时,她会不停行动,力图让两个世界达成一致,所以外在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她造成冲击,偏差和错位就是这个故事的“核驱”。
所以我的创作流程是先明确故事的“核心驱动力”,再做剧情架构和人物雏形,这样才能敲定角色之间的行为逻辑和相处法则,让剧情矛盾在每个阶段不断变化、升级却又不跑题。“结构”和“人设”双线并行,将它们衔接起来的,是“核驱”:结构优于人设时,故事工整明快;人设优于结构时,故事独特活泼;但是如果没有核驱,写作就会失焦,定位模糊内容散漫。
喜剧创作
爱情喜剧题材的创作,难点在于解决“爱情剧角色通常‘美好化’,喜剧角色通常‘丑角化’”的矛盾。喜剧创作有“强调、重复和塑造丑角”三板斧,喜剧逃离不了让主角做一点傻事,但在爱情剧里又不能让观众觉得主角是“傻子”。如果尺度处理不好,观众既看不到爱情的美好,也感受不到喜剧的幽默。爱情喜剧题材怎么写的更好,我自己也尚在摸索这个尺度。
积累和练笔
我觉得编剧都需要一个“大口袋”,里面记录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日积月累的灵感碎片。脑洞也好、很有感触的句子也罢,或是自己白天经历的一件小事,甚至是刷剧时的某条弹幕……只要是值得记录的,我都会放进这个大口袋里,夜深人静时,我会把碎片翻出来,挨个嚼一嚼、品一品,放大其中的冲突或情绪。记录,是一件枯燥又有趣的事,这个口袋可能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可能是电子便签,也可能是我和自己的微信聊天。
我还有一个写小说的练笔计划。写小说对我来说是一种娱乐方式,尤其是短篇,它会把我从写剧本的状态中拉出来,让我有“碎片式”的内容产出。这样的创作练习在人设塑造方面会更有效,比如我在微博发布的短篇故事之一《灵长类恋爱故事》,就是用一些日常的小桥段去堆砌人设,抛开结构,趣味先行。未来我也会尝试把《灵长类恋爱故事》影视化,它可能会是一部比较特别,也很有趣的短剧集。
编剧的“职业性”
写原创剧本和小说创作的区别很大,小说我今天写了几章传到网站上就可以直接面对读者,但剧本却不是直接面对观众的,它是一部剧最开始的一环,后续流程复杂。对于制片方来说,原创剧本未知性和变数更多,这就意味了立项的门槛会比较高。另一方面编剧在写作之前,需要寻找近两年市场上缺乏的题材,从而发现内容创新的突破口;创作中,编剧需要大量的沟通,从构思提笔到剧集上线,整个过程中编剧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要耗费大量精力说服别人接受你即将写在纸上的故事,有时候每天听到的意见和反馈都不同,需要反复加工。
编剧南镇
另外,在行业内,每个人对编剧的定位会有不同想法。
有的项目倾向于剧本能够呈现编剧的个人表达,他们需要编剧本人有想法有风格;有的项目倾向于编剧客观些,为配合故事尽量收敛个人趣味和观点,以落实操作为主。两者都很常见,也都创作出不同的优秀作品。
改编:需要一定的创作能力
我之前一直在写原创剧本,在14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我给你一本小说,我们来改编它”,我会很抵触。我当时觉得编剧先写原创故事,有助于独立创作。如果刚入行就写改编作品的话,会和我的创作习惯形成冲突,未必能和其他人的故事磨合好;其次,如果一开始就有现成的模板讲故事,我会懒于琢磨框架、钻研套路、形成风格,失去竞争力。
现在我开始做改编,也会尽量挑选跟自己观点契合的作品,比如未来会跟大家见面的新项目《折腰》。《折腰》原著有我非常喜欢的内容,框架和内核可用度很高。
平衡观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现在正创作的另一部剧集《最遥远的距离》,相比《折腰》,它的改编难度会更大一些。首先,原作重情感,偏散文,和影视剧重情节、快节奏的写作习惯不符,需要很多原创情节来支撑。
其次,原作出版时间距现在已有20多年,在社会发展、观念迭代的过程中,不管是观众还是作者本人,爱情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17年录制节目时说过一段话——“如果女孩子,把她花在爱情里面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用在自己的人生,她的成就会更大一点……想为爱情保鲜,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进步。”
所以这次创作最花精力的部分,就是让故事与最新观念相吻合。
尊重观众
编剧需要听观众的反馈。对于编剧而言,改编IP故事就要接受原著读者抛来的质疑,这是情理之中的先入为主,任何一部改编作品都不能例外。我们读书时,在影视改编课程学过改编也分“神似”和“形似”,文学作品是一个体系,影视剧创作是另一个体系,两种表达方式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
我以前写过小说,我知道作者跟读者是直接沟通的,甚至我们会有读者群,每天更新完新章节,我会实时看见读者的反馈。但对于编剧而言,从写剧本到拍摄上线有漫长的时间差,编剧获得观众反馈也就具有延迟性,所以我们在写剧本时无法和观众即时沟通。因此,我觉得编剧需要在某些时候静下来猜一猜,我们的目标观众在干什么,他们想看见什么,他们感兴趣和需要讨论的话题又是什么,而这些答案也许就在我前面所说的“大口袋”里。
我写小说时甚至可以修改已更新的章节,但我写剧本的时候却只能做预判。
编剧同时还要思考影视公司想要什么,平台想要什么,导演想要什么,演员想要什么……把这些全都考虑在内后,编剧才能确保自己的巧思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这次“对话”。
剧本的修改与优化
剧本易稿对编剧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我,一般改稿都是大改,有时甚至可以算是重写。
因为剧本好不好,标准很客观,剧本是有程式的,比如一集剧本的前三场该讲什么,该呈现出什么样的冲击感,再比如到了哪个节点人物的关系必然要发生转变,编剧就是要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写故事,这是必须服从的剧作思维。但是剧本好不好,标准又很主观,剧本是可以用感觉来形容的,“感觉不对”、“感觉很好”,这都是经常听到的评价。
所以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单纯地改几场戏,改一些情节、一些观点并不能算作改一稿,这只能是客观的改动,很难在主观上实现质变。“稿”是按照主观标准去定义的,牵一发动全身,无论是换个“卖点”,还是强化“主题”,或者刷新一种“写法”,只要实现了主观感受上的不同,往往从客观写法上讲,它已经从A故事变成了B故事。
颠覆和推翻并不难,契合当下语境,每一稿都加分,这很难。
尝试去“风格化”
风格会让别人了解和记住一个编剧,这也是我过去一直渴望拥有的东西。但是一旦有了固定标签,下一步就是打破它。因为别人会期待和要求你,不断生产同样一种东西。尤其在写改编剧的时候,编剧的个人风格太重,就很容易和原著产生差异。
很多人对我的评价是“爱开脑洞”和“有趣”,但我现在反倒希望自己能沉淀下来,写写认真严肃、向内挖掘的故事。
原标题:《对话编剧南镇:关于编剧创作和“产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