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警察节】嘉峪关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密切警媒合作,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1月7日,嘉峪关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兰州晚报、嘉峪关日报、雄关周末报、嘉峪关电视台、嘉峪关广播电台、嘉峪关公益网、嘉峪关城市网、嘉峪关在线、嘉峪关圈子等媒体记者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

会上,政治部、警务督察支队、市禁毒办、交警支队、刑警支队、指挥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和民警分别介绍通报了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在打防管控、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

答记者问

兰州晚报

警察节这天警察会放假休息么?

政治部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公安工作全年365日不休、24小时在岗,5+2,白加黑,警察节这一天也不例外。全市公安民辅警将一如既往的坚守岗位、守护平安,用辛苦指数换取嘉峪关市的平安指数、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嘉峪关在线

请问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方面,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警务督察支队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问题、规范、实战为导向,依托网上督察应用平台、警综平台和公安大数据模型分析,把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作为关爱民警、凝聚警心、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是强化对单警装备的督察。在日常的督察检查中,将单警装备的配备情况及佩戴情况纳入督察内容,最大限度督促为民警配齐配全单警装备,民警接处警时按照要求佩戴单警装备,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减少接处警环节因防护装备不足带来的伤害。二是强化警情案件上报。要求各警种部门负责人,发生侵害民警执法权威的警情时,第一时间上报,使支队对侵权案件办理情况从源头掌握、介入。三是强化宣传,督促规范处置警情。严格按照《甘肃省公安厅实施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办法》,规范侵权案件的受理处置、结果反馈等工作。同时,对内督促个办案部门办理好侵权案件,对外选树典型,强化宣传,不断增强群众对保护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威的认同感,预防和减少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嘉峪关城市网

请问交警支队,这一年可以切实感受到交通环境大大改善,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哪些措施?

交警支队

2021年,嘉峪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省厅交管局和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树牢人民至上、安全至上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交通安保、“减量控大”、“一表考”、“百日攻坚”等重点工作,高位推动、全警动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疏堵保畅,切实用民辅警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平安指数、幸福指数,竭力答好公安交管工作“为民考卷”。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做优智慧强警,奋力打造科技赋能系统工程。借助交委会平台,主动挖掘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协同共治力量,拓展交管工作综合治理,形成了领导重视,百姓参与的共治格局。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广泛运用公安宣传矩阵资源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动文明交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推动形成文明出行、依法出行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着力打通交管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坚持以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智能服务为突破点,持续提升车驾管服务效能,打造有高度、有精度、有温度的精品服务。一年来,我们推动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落地见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7项措施,全面推行机动车检验标志、驾驶证电子化,在坤圆机动车检测站内设立嘉峪关市西北二手车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严格落实柔性执法,对轻微、一般违法以教育警告为主,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变成公安机关的“加分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是坚持一体推进,深化标本兼治,持续改进交管工作源头活水。我们严格落实“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突出高峰,强化节点、弥补空挡,全天覆盖、机关助勤”的“五点”勤务模式,推动提升路面秩序常态化管控。我们按照“警务跟着流量走”“勤务跟着违法走”原则,在城区重点区域、路段常态化开展对机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变道、占用非机动车道、不礼让斑马线、涉牌涉证、涉酒违法、以及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严查严处,做到见违必究、见乱必治,全面营造了高压严管态势,2021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44.8%,农村死亡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62.5%,高速公路创造了自2005年建队以来第一个年度无亡人交通事故的佳绩。

四是坚持聚焦主责,重点突出主业,深入推进交管“一对一”护航工程。我们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道路交通动态监测,对民生物品运输和重点工程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对重点工程项目车辆,坚持“一项目一方案”,积极主动提供精准服务,最大力度保障项目工程建设。扎实开展“疏堵保畅”专项行动,区别常态型、假日型、结构型,全面开展“一堵点一方案”治理工作,分类施策、综合整治,通过改变放行模式、调整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联控等措施,挖掘潜力、提升效率,关键节点、路段的通行能力不断增强,交通组织设计不断优化,黑山湖出入口、高速转盘、名嘉汇周边等一些赌点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我们以文明城市复检验收为契机,大力整治城区交通秩序,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全市公安交警将始终以优化服务“暖民心”持续发力“解民忧”为目标,落实公安交管主责,坚定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公安交警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我们也在此呼吁,文明交通离不开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付出与努力,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为我市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嘉峪关圈子

请问刑警支队,能向我们普及一下当前我市高发的网络电信诈骗类型是什么?应当如何防范?

刑警支队

目前,我市网络交友诱导投资理财、赌博类诈骗迅猛增加,贷款诈骗、冒充客服人员诈骗及刷单诈骗在我市仍是较为突出的犯罪类型。特别是冒充电商物流类发案数占比从2020年的3%上升至11.31%,网络社交软件冒充领导、熟人类案件损失占比由2020的1.33%上升至12.84%。超前消费、频繁上网的年轻人成为网络类诈骗案件的目标,据统计,此类案件受害人平均年龄32.8岁,18-40岁人群最多,占比达76.07%。

防范: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谨防上当。

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3、多做调查印证,多核实。

4、不实施违法行为。如收到以加害、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和轻信上当,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账户。

最后请大家记住,好男不裸聊、好女不刷单,没钱别网贷,有钱别赌博。直到有一天,全民反诈,天下无诈。

嘉峪关日报

请问市禁毒办,这一年我们禁毒工作有哪些亮点?

市禁毒办

2021年,在市禁毒委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净边2021”“安纳咖整治”“寄递渠道毒品问题治理”“百日攻坚”“农村毒品问题治理”等禁毒专项行动,广泛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八进”活动,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社会面吸毒人员动态管控,严格易制毒化学品、麻精药品管理,持续推动我市禁毒斗争稳中向好发展,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取得了新战果。始终对毒品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度,公安机关紧盯冰毒、安纳咖、大麻以及“听话水”等毒品问题,各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强大合力,采取网上网下结合、跨区域主动追击、重点场所集中清查、重点对象全面筛查等措施,破获毒品案件16起,打掉贩毒团伙5个,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5名,查处吸毒人员57名,大宗毒品贩卖活动基本杜绝,“零包”贩毒活动大幅减少,毒品渗透得到有效遏制,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

二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街道、乡镇社区充分发挥社戒社康主体责任,帮扶救助、关系修复、提醒谈话等工作扎实开展,持续保持社会面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的良好管控局面。

三是预防宣传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各禁毒成员单位认真履职,高密度实施预防宣传“八进活动”(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进网络、进企业)。市禁毒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年接待参观群众1万余名。群众积极参与禁毒,关注中国禁毒、甘肃禁毒、嘉峪关禁毒公众微信人员达到2.8万余人,与居住人口占比达到11.83%,排名位居全省首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明显,连续八年保持未成年人不发生涉毒问题,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四是禁毒服务充分体现社会关爱。民政、司法、医疗卫生、街道、郊区办等成员单位广泛开展生活救济、劳动服务、医疗保障、司法援助等关爱活动,解决吸毒人员及其家庭生活、工作、子女上学等各种现实困难问题,帮助更多社戒社康人员远离毒品危害,不断融入社会。

五是制毒物品监管做实了源头治理。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监管部门落实责任,从人、事、物等各方面入手,抓好购买、运输、使用、生产各个环节防范工作,管控企业54家,办理购买、备案证明174份、运输备案3批次,组织专项检查、抽查,全年未发现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案事件。

嘉峪关公益网

请问指挥中心,拨打110求助应当注意什么?

指挥中心

110接处警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置紧急危难警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众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

根据公安部相关规定,110报警服务台受理以下几种紧急求助:

(一)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及人身安全状况,以及公众遇到其他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二)发现老年人、儿童以及智力障碍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行为能力、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紧急帮助查找的;

(三)涉及水、电、油、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四)发生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险情,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参与紧急处置的:

(五)依法应由公安机关处置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时,对于劳资等经济类纠纷和不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求助事项,应当通过主管部门或诉讼手段解决问题,也可通过12345热线求助,根据公安部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不插手经济纠纷。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加强对110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依托110宣传日全媒体广泛宣传110接处警受理范围,让群众知道110受理的报警范围、紧急求助及投诉范围,引导民众正确拨打110,维护110的更好运转和服务。

原标题:《【你好,警察节】嘉峪关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