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老宅墙头上的弧线,是什么?

前墙后院,观音兜脊

白墙黛瓦,画里人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在仓城常见的墙体式样观音兜

观音兜,通常指妇女用的一种风帽,佛教徒也用它来遮挡寒冷。

后来徽派建筑的山墙、门头常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在墙头上盖瓦做背平面的形式,类似于渔民捕鱼的网兜,在民间有祈福保佑风调雨顺的意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土造一方墙

仓城的街上除了有马头墙,观音兜也不少

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

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

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在清代,一些考究的人家把边墙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与屋顶。把这部分高出的墙顶端做成漂亮的圆弧状,犹如观音像兜的头巾,很具风韵。

到了清末民初,西风东渐,造房的工匠在营造楼房时采用了大量的西洋建筑元素。

其中巴洛克式观音兜的建造,便成为古建筑中西合璧的代表之一。巴洛克式观音兜也称带肩观音兜,即在原观音兜山墙中间削成一半圆,然后再呈网兜状施建,这也成了区别清代与民国建筑的实物佐证。

通讯员:任文君

原标题:《松江老宅墙头上的弧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