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贵州开新局|遵义湘江河:一泓清水秀黔山

12月初,记者来到遵义市区穿城而过的湘江河,初冬的湘江河,河边有人散步,有人钓鱼,河水清亮,缓缓流淌,呈现出水清岸绿的景象。

湘江河是流经遵义市中心城区进入乌江的主要一级支流,为了抓好湘江河治理保护,遵义市采取ppp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以及多种治理方式,通过生态补水、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河道清淤等综合治理,解决了湘江河污水直排和生态用水不足的问题。

共建共治——河长制、河长治

水清岸绿,叠翠河堤。

流经遵义市中心城区的湘江河是城区的主要河流,为推动河长制在湘江河的全面落实,实现“河长制、河长治”的水环境目标,2017年8月,遵义市发布了《湘江河干流整治保护对策工作方案》,引入PPP模式开展湘江河干流整治保护项目,使湘江河沿河消除黑臭水体,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遵义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湘江河干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启动后,引入社会资本9.48亿元,通过生态补水、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河道清淤等综合治理,解决了湘江河污水直排和生态用水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2017年以来,遵义市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先后实施湘江综合治理项目69个,目前完成湘江干支流河道清理整治45公里,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日,建成雨污管网627公里,整治排污口31个,修复污水管网311处,完成虾子河黑臭水体治理,湘江上游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

治水有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沿河边走走,锻炼身体,清凉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晨练的老人告诉记者。紧临遵义公园的这段湘江河是游客和当地市民最喜欢走的一段。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九十年代,湘江河真的很臭,现在好多了,水也清了,河边垂钓、休闲、散步的人也多了”,正在巡河的荧火虫巡河志愿队队长金朝凤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好湘江河,退休后,她就召集了20多名志愿者,每天坚持在江边巡查,帮助清理垃圾,查看排污口,向群众宣传湘江河的治理保护。

遵义中心城区红花岗区河流以湘江河为主干流,该区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点、线、面结合综合治理湘江河水环境。

据介绍,2016年以来,红花岗区先后投入25亿元开展湘江干支流治理,先后建成虾子河污水处理厂、坪桥污水处理厂、深溪污水处理厂、鸡市坝污水处理站4座污水处理厂(站),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8万吨/天;实施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站33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6万吨/天。

同时,实施洛江河、高桥河、忠庄河、虾子河、蚂蚁河、坪桥河等河道治理,清淤治理河道54公里,维修或建设排污管道246公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湘江干支流减少清水入网量约4万吨/天,减少了湘江干流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粪污整治率达100%,湘江干支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护水有力——江上、线上再生景

海龙水库是为红花岗居民提供主要水源的水库,站在库区,映入眼帘是满眼葱绿。

“为了保护海龙水库饮用水源地,拆除了红岩水库和海龙水库保护区居民房屋313户176栋,覆土植绿面积约66000平方米,实现水源保护区上游集镇污水及垃圾处理全覆盖收集处理及越域排放。”海龙水库管理处副处长赵中健向记者介绍了保护饮用水源地所做的努力。

2016年以来,红花岗区以建设“花园式”污水处理厂(站)为目标,让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就近处理、就近排放、就近补偿河流生态水或中水回用,促污水处理厂(站)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

此外,强化污水管线管护,促湘江河综合治理“线上生景”,红花岗区以“河长制”推进“河长治”为抓手,督促河(湖)长及责任单位履职尽职。

同时,强化污水管网排查及整改,避免或减少污水线上渗漏或溢流污染环境。2016年以来,累计维修和建设污水管道245.90公里。特别是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方式后,基本消除辖区虾子河黑臭现象。

通过多项举措,遵义湘江河又呈现了一泓清水秀黔山的景色。

作者│杨 静 编辑│许 蔓

校对│卢文远 审核│王伟康

原标题:《水美贵州开新局|遵义湘江河:一泓清水秀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