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必也正名乎!”我国素有重名之传统。西安事变的作用意义,历史自有公论。但国共双方因所持立场不同,历来评价不一。这一分岐在临潼兵谏亭的命名和改名中表露无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抓获了逃上骊山的蒋介石,他匿藏过的荒僻之处便成了纪念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为了给蒋介石“歌功颂德”,在半山腰匿藏处辟出平台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正气亭”。这是1952年我第一次登骊山参观时听当地一位老人说的,难以详考。
1946年3月,在临近“西安事变”十周年之际,胡宗南令属下桂永清,在原址修建了一座西式的四角亭,就是今天见到的这座亭子,高4米,宽2.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亭子的柱子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材料从美国进口,资金由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捐款而来,匾题“蒙难亭”。亭子落成后,陈诚、戴季陶、陈立夫、陈果夫、胡宗南、卫立煌等先后至此瞻念颂蒋,并分别题词,镌刻在周围的山石上。
1949年5月22日,临潼县城解放, “蒙难亭”未遭损毁。到了9月,杨虎城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杀害的消息传来,临潼人按捺不住满腔的怒火,便上山砸毁了“蒙难亭”上的匾额,并插上了“蒋贼被擒处”的牌子。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整修了亭子,并改换了名字,径直叫“捉蒋亭”。
1952年10月,我参观 “捉蒋亭”时,山岭荒寂,亭子陈旧。亭子前额上的匾文已被凿去,左边柱子上方悬挂着一块木牌,上书 “捉蒋亭”。亭侧石壁上国民党要员的题刻犹存。
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开始缓和,1986年12月7日,在“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捉蒋亭”改名为“兵谏亭”。一块精美的蓝田玉匾额,被镶嵌在亭子的正上方,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宫葆诚书写的“兵谏亭”三个隶书大字。“文化大革命”中被剔除的题刻也恢复了原貌。
几十年来,这座亭子的名称改来改去,也终于改正了。
“正气亭”,明显地是国民党为蒋介石涂脂抹粉,强挽老蒋的颜面。“蒙难亭”,以此比作当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围攻总统府,孙中山避上永丰舰的“广州蒙难”,当然也是对蒋介石的吹捧。而且,这两个名称,都隐含了对张、杨兵谏行动正义性的否定。解放后取名“捉蒋亭”,虽活脱脱地勾画了蒋介石被生擒时的囧态,但明显地带有贬低、羞辱的色彩,透露出胜利者睥睨万物的口吻,同样具有强烈的政治印痕。
后来,人们面临呼唤海峡两岸统一的历史新局面,回顾沧桑,抚今思昔,把视点转移到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大义凛然的决断上来:“以武力规劝,临之以兵,使之必从,”终于将这座纪念亭命名为“兵谏亭”。这一改,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开明,也反映了长期对峙的两党、海峡两岸关系的解冻和对历史的尊重。从国家民族的角度看去,它所蕴含的智慧,耐人寻味。“兵谏亭”的“正名”虽然晚了半个世纪,但还是应当点赞的。
顺便说一下。“兵谏”二字其实早在西安事变发生的当日就出现了。那天,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安顿在新城黄楼以后,便商量“这事该咋称呼?”张学良的一位高级幕僚高崇民说,称“兵谏”如何?大家都说好。于是,《西京民报》《西北文化日报》当日就发了张、杨发动对蒋“兵谏”的号外。第二天,张学良向总部全体工作人员讲话时,也用了“兵谏”一词。
作者:袁宝麟
原标题:《赞兵谏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