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文明城丨让背街小巷焕新颜

如果说主次干道是一座城市的“面子”

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

关乎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也与市民的日常生活交织更为密切

翻开城市形象的“里子”

有人开心,惊喜小巷子的变化

有人皱眉,感叹它杂乱的面貌

“它”切实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和居住体验

也代表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离不开背街小巷的“里子工程”

文明背街小巷

道路设施要完善

遇到下雨天,低洼道路就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坑里。如果遇上车辆疾驰而过,就会被迫洗上一次污水澡。

因此人们更期盼“完善的排水设施”和“平整光滑的路面”出现。既能从根源上避免“逢雨必涝”的灾患出现,也能让每一个行走在背街小巷的人“走的安心、走的放心”。

文明背街小巷

环境卫生要重视

看到满溢的垃圾箱、角角落落的脏污,都会使人的心情变得糟糕,背街小巷也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

背街小巷的文明程度如何,最直接的考察窗口就是环境卫生的整洁程度。要重视环境卫生的维护,及时清运垃圾、清除路面脏污、养成管理部门督促引导、提供分类垃圾桶,市民按照要求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和个人行为约束。

文明背街小巷

小广告不能乱贴

为了节省广告开支,某些人将主意做到了公共墙面、电线广告乃至街道路面上。红红绿绿的马克笔,在墙壁上留下了难看的涂鸦痕迹,破坏了整体街面的美观形象,影响了人们日常通行的体验。

背街小巷绝不是“违法的隐蔽区”“利己的私人通道”,要经商有道,从正规路径打文明广告、做文明商人。

文明背街小巷

停车秩序要遵守

背街小巷不是城区主要马路,本就道路空间有限,可活动区域狭窄。一些车主为图方便将车停在小巷内,占用消防车道,使原本逼仄的小巷更加拥堵。

逼得行人在车辆夹缝中艰难行走,给街道和行人都“添了堵”。这些行为要不得!要与己方便,更要与人方便,要文明出行,更要文明停车。

文明背街小巷

不能占道经营

城市管理部门明明已为店铺划分了经商区域,偏偏有店家“占起了便宜”,把摊子延伸到了通行路段。经营面积是多了,经商素质却丢了!

生意不能建立在破坏城市管理秩序和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占道经营的主意不能打,要遵守城市管理部门规定,在规定区域内文明经商。

文明背街小巷

要有文明行为人

身处公众场所,个人的行为就不再就个人事、私事。像是“将脚踩在街边的座椅上”“在规规矩矩排队的人群中突然加塞”等不文明行为,就直接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过近的距离更不利于疫情防控的执行。

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不能做规则的破坏者,不文明行为的制造者,要用善良有序守礼的好风气,提升整条背街小巷的文明气质。

文明背街小巷

遛狗要牵绳

近期遛狗不牵绳惨剧频生。背后是养犬人存在“对怕狗人士的诉求不重视”,“坚持认为自家狗不会咬人”的固执观念,这直接导致了安全防护的缺失。

“有人爱狗,自然有人怕狗。动物不懂事,但人要明事理”,“遛狗要牵绳”不仅是对行人的安全负责,也是避免狗狗发生危险和安全事故。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是于

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

提质扮靓背街小巷

不仅让人心之间向暖

更见城市管理的匠心

要在管理上见真功

更要在言行上见文明

原标题:《共创文明城丨让背街小巷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