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

◎ 俞丽拿演奏《梁祝》的情景

1959年5月27日下午3时,当时年仅18岁的俞丽拿登上了兰心大戏院的舞台。台下的观众对这位年轻的小提琴手一无所知,但当她的演奏开始之后,大家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演奏结束之后,全场鸦雀无声,几秒过后,兰心大戏院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俞丽拿的成功,更是交响乐民族化的产物——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巨大成功。

《梁祝》的创作起步于1958年,是上海音乐学院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之作。在这一年秋天,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发出“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成绩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号召。在当时“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音乐创作大背景下,管弦系六位同学在系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了“上音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并决定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曲调为基础,创作一首民族化的小提琴协奏曲,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创,由实验小组组长何占豪担任。他于1957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修班。进校之前,何占豪曾是浙江省越剧团演奏员,因此对越剧音乐比较熟悉。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前,他已创作出弦乐四重奏版的“草桥结拜”“三载同窗”等旋律,突出了梁祝的爱情主题。此后,作曲系学生陈钢也加入了《梁祝》的创作,他的加入使创作中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和声、复调、配器等方面更加完美。

1959年5月27日,“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音乐会在兰心大戏院举行。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俞丽拿第一次为上海人民拉响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再现了“梁祝”那动人委婉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梁祝》的诞生,实现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重大突破,使得这首交响曲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

链接一

《长征交响曲》诞生

◎ 交响曲《长征》曲谱

1958年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创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传达陈毅同志号召艺术家进行交响乐创作的讲话。陈毅在讲话中指出,交响乐是世界的音乐,中国作曲家应该进行交响乐创作。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每一块浮雕,都是一部交响乐的题材,应该把英勇的革命斗争历史谱写成交响乐。虽然当时国内的交响乐听众还不多,但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交响乐,可以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国的交响乐团演奏,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国际宣传效果。陈毅的讲话对参加会议的艺术家启发很大。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丁善德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交响乐,应该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和独特风格的中国交响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丁善德产生了创作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交响曲的计划。

从1958年10月起,丁善德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前往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参观考察,实地采风,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元素。1960年底,《长征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全部完成,并在1961年的第二届“上海之春”进行演出。1962年初,《长征交响曲》的五个乐章全部完成,在同年5月的第三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进行了首场正式公演。这部气势磅礴的交响曲,集中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率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救亡,经历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动人情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链接二

管弦乐曲《红旗颂》诞生

◎ 第六届“上海之春”上演的《红旗颂》

1965年2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召开了一次党组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对第六届“上海之春”的演出节目进行初选。在对选报节目进行了仔细研究和讨论之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党和人民军队的主题和作品还应该加强。为弥补这一不足,与会代表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钟望阳、瞿维等,一致决定委托青年作曲家吕其民赶写一部作品。当时,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建议曲名定为《红旗颂》。在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之后,吕其民仅仅用了7个日夜,就完成了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创作。《红旗颂》在1965年5月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著名指挥家陈传熙先生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红旗颂》借鉴了欧洲交响序曲体裁的管弦乐媒介、标题性构思、单乐章布局和主题发展手法,融入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性音乐语言、再现性三部曲式、象征国家身份的标志性音调,以及表现英勇民族精神的抽象性叙事情节,这是中国作曲家自主改造和利用西方音乐体裁的又一次成功尝试。《红旗颂》自1965年5月首演以来,久演不衰,成为在我国音乐舞台上演率最高,电视、广播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200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的“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红旗颂》作为音乐会的压轴节目,由奥地利国家音乐家交响乐团演奏。演奏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暴风般的掌声。

内容来源: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史研究室《徐汇相册:70年70个瞬间》

原标题:《文史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