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节目,还要贡献多少个热搜

民生节目,还要贡献多少个热搜 原创 路迟 勿以类拒

文 | 路迟

编辑 | 秋雨

排版 | 菲菲

“小莉哭了”这事儿过去几天了,但也许还有人不知道,那个在镜头哭泣的小莉,只是《小莉帮忙》里的其中一个“杨小莉”。

除她之外,该节目还有“刘小莉”“明小莉”“海小莉”等等至少十几个“小莉”。

《小莉帮忙》中的其他“小莉”

无数个“小莉”,都代表“民生”。或者说,做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

需厘清,在这里,“民生”二字不是发展文件里的数据和规划,也不是政史哲里的社科概念,而是一个被黑心饭店骗去几千块的倒霉蛋,一个见义勇为救下落水者,一个误跑进警局的小偷……

《小莉帮忙》的部分视频

没有大起大落的悲剧主角,反而是丑角、喜角,小善小恶者,成为各卫视民生新闻频道的主角。

地方台作为民生新闻轶事的报道主力,其内容丰富程度毫不亚于狗血八点档电视剧。比如,安徽公共频道《夜线60分》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李大妈的孙子出生后,发现与自己的儿子不像,让儿子做完亲子鉴定,发现孩子是儿媳和女婿生的。

全国闻名的,如“民间星探”《1818黄金眼》。就算你不记得连“1+1=?”也回答不上来的辅导学习机器人,也绝对记住拥有奇奇怪怪发际线的小吴。

《1818黄金眼》中因为奇怪的发际线和眉毛而受关注的小吴

谐谑的,荒唐的,讽刺的,各式奇闻异事,卧虎藏龙于各地民生新闻频道,哭笑不得的家长里短,勾勒刻画真实众生相。

“小莉哭了”之后,有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予以批评警示的,也有对“案中案”提起深挖细究的,仿佛一切要站在一个高于人民的宏观角度,才配得上正式严肃的讨论。

也许这本身是对“民生”概念的一种捻灭。

人民艺术家

一个窃贼在深圳龙岗街头扒了路人手机,一路狂奔,但由于对当地地形不熟,竟一溜烟跑进了派出所。被保安逮住后,该笨贼一脸懵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排练小品。

这故事真实出自广东民生频道《法治在线》2017年的一期节目。

小偷偷盗后翻进警察局这种民生新闻时常发生

一小伙花十万块装修新房,完工后才发现装错了,原来是别人家;一熊孩子偷拿家长2万块钱,竟然是想背到幼儿园去打牌……

沙雕新闻千千万,民生频道占一半,从中走出诸多形象生动立体的“民间喜角儿”,他们和他们脱口而出的段子,如永不熄灭的炊烟,延续着一片土地的人间烟火气。

网络时代,段子佳句的传播变得愈加便利。2013年,央视《面对面》采访银行持刀抢劫的“大力哥”赵金龙的镜头,诞生出“一天不喝大力,我浑身难受啊”的现实主义荒诞黑色喜剧金句;

“大力哥”赵金龙的金句

2018年,陕西都市青春频道《午间最热点》报道了一个误入传销后被组织遣返回家的青年,原因是饭量过大,被组织嫌弃。

2020年3月,成都本地的交通警示类节目《谭谈交通》逮住了一个没戴头盔的青年,盯着一头非主流爆炸红发,理直气壮辩解称自己没戴安全头盔的原因是“怕弄乱了发型”。

交警也毫不客气:“说实在的,你这已经够乱了,再乱点也无所谓了。”

《谭谈交通》中的非主流少年

有那么一些瞬间,你或许也怀疑这种画风奇特的普法节目其实是有剧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讨趣观众。但仔细一想,镜头面前语出惊人的那些人,一本正经表现自我的情形,现实生活中未尝不存在。

法治、消费、交通等不同类别的民生频道,同时会让你不自主地观察生活。

哪怕你不记得小吴的眉毛和发际线,你也一定记得去年出狱的广西窃贼周某那句骄傲的宣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配上周某凌乱不羁的形象,网友们谐谑而亲切地称其为“窃·格瓦拉”。

被戏称为“窃·格瓦拉”的周某

作家也会上当受骗,窃贼也有反抗生活的“勇气”,就——怎么说呢?太久没看到这么接地气而令人捧腹的民间轶事了。

民间新闻聚焦平日关注度没那么大的小“恶”与小“善”,既能让人捧腹,也能让人反思。观看他们的故事,能鲜明感受到一个词浮现眼前:江湖。

江湖里,当然也有一身正气的感动和温暖。2017年,重庆一档民生节目《第一眼》里,一位陆先生住酒店时,竟在枕头底下发现一沓万元现金。陆先生立刻报了警,还气冲冲地投诉酒店“肯定没换枕套”!

重庆民生节目《第一眼》的“没换枕套”报道

陆先生的关注重点不是公共利益,而是自己眼前当下的细琐。可这再正常不过,他们不是新闻当事人,但通过民间新闻,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为民请命的人

当然,要把这些藏在民间的笑点与雷点拎出来,记者的角色必不可少。

民生节目的记者也叫记者,他们或许不报道宏大概念的“法律”与“程序正义”,却总是能走进寻常人家充满烟火气的真实生活。

《小莉帮忙》走进了许多普通百姓家中

调查只是第一步,提供帮助才是民生记者的目的。他们的直接接触对象,是处于生活困境中的普通百姓。

河南民生频道《大参考》里有一位当地小有名气的“狮子”记者,人如其名,雷厉风行。几个年轻人因为没有“自愿加班”被公司扣绩效,“狮子”直接奔到公司找到负责人,并一把揪出了领导,质问“你不能让90后的弟弟妹妹们心寒,人家干活容易吗?”

《大参考》的“狮子”记者质问公司领导

最后,领导如数下发了拖欠的工资,“狮子”在确认几个人收到钱后,才结束了这次采访。

有人将行动力强的民生新闻记者誉为“解决了居民维权的最后一公里困难”,他们未必要替业主跟物业打官司,而是直接带着业主上门去问为什么房子漏水没人管。相较于字斟句酌、前瞻后顾的文字记者,民生频道的镜头要直接、硬气、接地气很多。

当然,《大参考》的“狮子”记者,也曾因为怼着镜头质问的的采访模式,一度受过批评、诋毁甚至人身安全威胁。

但如今回看,怼着长枪短炮与资本家、黑心商人硬刚的采访,已经变得稀缺了。

《大参考》记者受质疑和批评

而最近,一个“小莉”哭了,至少让人们看到又一个肯体己民心的、拥有接地气真情实感的记者。

而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民生频道记者直接获得生动的一手素材,不参加什么新闻发布会,不写什么官方的新闻通稿,但他们深度接触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最早的那批民生记者,不少成为人们心中的民间使者。“长枪短炮”、走街访友、回应诉求,他们不是热点新闻的领头羊,不是舆论焦点的弄潮者,但他们始终是新闻界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表现力的那部分人。

《小莉帮忙》报道幼儿园的食品安全问题

“哭了”一个“小莉”,下一次还有另一个小莉出面,就像“记者”只是一个职业代号那样,“小莉”也只是一个“为民请命”的代号,生生不息地、没有尽头和疲惫地叙述着我们的“周边”。

南风窗此前有一篇文章《善良比真相更重要》,放在本文语境下,则该将标题稍作修改:善良与真相同样重要。

这一类记者的存在,同时提醒着其他所有同行,先作为一个有常情常识的“具体的人”,才能发自内心去关注另一个“具体的人”。

“附近”的回归

在互联网几乎吞噬一切的时代,电视机逐渐被人淡忘,部分打着“民生”“调解”的节目,甚至是被年轻人当作猎奇节目来看的。

《1818黄金眼》中,这期节目因女子屡次念错名字而走红

“主流”的声音和注意力,则纷纷涌向虚构的流量影视剧,看不见摸不着的重磅新闻,关心某某明星结婚离婚的八卦,在某极端沉重的刑事案件中的矛盾……这些成为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代表。

不可否认,信息时代,新闻的摄取和索求变得轻易、快捷且范围巨大,但同时,盘根错节的网络世界中,噪音与喧嚣的井喷也使得人们被迫将注意力重点掷向那些远方的、高居热搜标题的热点新闻,继而忽视了身边和周围的细微变动。

《聚焦》剧照

传统的读报模式随着社交方式一起被瓦解,屏幕变得越来越小,新闻跨度却变得越来越大,“公共生活参与”越来越变成一件目不见睫的宏大叙事,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只谈纸上兵。

网络上戾气沸腾,线下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变成了学者项飙所说的“附近的消失”,原子个体要么固步自封,要么凌驾于一切之上,做宏观的评论。

两种极端之间,“家长里短”和“婆婆妈妈”,是对周边世界的叙述回归。

山西一档名叫《小郭跑腿》的民生节目

持续关注那些真正与你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恰是家门口的“小莉”。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早年间常见的那些民生频道节目名就不难作出感慨:“零距离”“直通车”“近距离”等等。他们或许比我们更早就明白,在任何时代,要想更稳固地搭建与公众沟通的桥梁,都得靠走进民间。

这么看来,如今的民生新闻变得像一出喜剧,并非是公共利益消解的标志,反而昭示出民生节目紧紧抓住了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绪。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那些出现在镜头前的人是真实的,他们不经意暴露在镜头面前的反应也是真实的,就像最优秀的演员永远在民间,最质朴的情节出自纪录片。

相比起那些被解构、被安排与涉及的情节,这份真实有它的难能可贵之处——真实的新闻,并非只能是群体、主义和概念,还可以是个体、讨价还价和鸡零狗碎。

《谭谈交通》中一男子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福贵”

不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当代叙事,都需要这样的鸡零狗碎,来向“人”落地,向具有实感的生活回归。

原标题:《民生节目,还要贡献多少个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