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仓前文化融入“双减”教育 开放办学让教育“活”起来

“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今名其地曰仓前。”清嘉庆年间的《余杭县志·仓敖》如此记载道。

在拥有880多年悠久历史的仓前,至今仍保留着国学大师章太炎故居、四无粮仓、清末杨乃武一案的钱爱仁堂药店等古建筑。随着互联网基因的注入,余杭梦想小镇、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现代社会发展的优质资源在这里扎根。在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的背景下,仓前中心小学走过了近百年岁月。2010年,仓前中心小学与杭州师范大学达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同时由仓前中学、仓前小学、仓前幼儿园组成了杭师大仓前教育集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许孩子一个有梦的童年”是我们的核心办学理念,我们想办一所既有浓郁书香气息,又有现代城市品位的未来学校。我们主张开放办学,让资源流动起来,让教育活起来。借助高校资源,挖掘仓前地域文化,在清晰合理的校园建构下,培养‘会学习、善交往、炼体魄、强毅力’的仓小学子,为他们创造追求梦想的更高起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校长唐国忠说道。

▲_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校长 唐国忠

01

“仓前符号”与近百门X课程

▲双减X课程进行时

每天下午3点半,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都格外热闹。合唱、舞蹈、健美操、乒乓球、编程、车模、信息奥林匹克、无线电……孩子们正在享受近百门“X”课程所带来的乐趣。

“左4右2!”“罚你一张黄牌!又一张!”车模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进行着一场紧张的车模实际操控比赛。

创客教室里的冯同学刚刚完成了一架飞机模型的制作。获得了全国航模锦标赛铜牌的她今年二年级,已经是一名准国家一级运动员了。

“测向机要这样拿,不然这里的平面扫不到。”无线电社团的孩子们正在进行无线电测向。曾经参加过多次大赛的他们对于组装仪器、寻找信号已经颇有经验。

这些都是由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特有的一门校本课程——《“仓前符号”和她背后的故事》引发出的一系列拓展性课程,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它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面向全校学生,让每周一到周五欢乐不停。

“仓前本身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国学大师章太炎、中医文化、四无粮仓等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孩子们能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所以我们研发了《“仓前符号”和她背后的故事》综合实践课程,让3-6年级的孩子通过名人名家、民间故事、地域风貌、民风民俗四大板块共64课时了解仓前文化。”唐校长说道。

来到校内崭新的中医馆,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中草药与相关书籍,甚至有《医学从众录》《校正医宗金鉴》等古典书籍。五年级的孩子会来这里进行《中医药与健康》的学习,还会去参观仓前老街上的“钱爱仁堂”中医馆,并由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或在职医师给孩子授课。“我们还在修建一个小型‘百草园’,由长乐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专业管理。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认识和自主培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郎中’‘医学家’,而是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理念,并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传递出去,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唐校长说道。

02

“仓前模式”让教育资源循环流动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办学10年来,已经将各项丰富的师资、高等教育人才、课题研究、志愿者等资源相互引进、融入,在小学与大学之间,完美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了特别的“仓前模式”。

每周三下午,杭州师范大学的一批志愿者都会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协助老师进行课后托管,陪孩子们练乒乓球、打篮球,作为助手帮老师点名、管纪律,同时也可以凭借这份综合实践成果完成实践学分。在学生社团中,也有许多由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或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来自信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等,让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健美操、舞蹈、编程、小语种等丰富且超前的课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杭州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夏一鹏不但来给孩子们上书法课,还给青年教师们上“板书课”,这是每一位新教师的入门必修课。

同时,在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的丰富资源助力下,小学教师们也获得了更多宝贵的培训机会,在艺术素养、国际化视野、人工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紧密型合作办学成果在这里随处可见,这座校园因此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自己的资源毕竟有限,我认为必须学会合作、学会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以开放办学的思路落实我们的办学理念,让全校师生都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开阔眼界,以更全面的姿态为孩子的童年打好基础、给他们的梦想更多可能。”唐校长坦言,新视角、新思路、新实践,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正在努力成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03

“研究课题式”教学

深入落实教育关注点

在引进资源的过程中,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也在充分提升自我价值。将杭州师范大学的许多教育类研究课题落地学校,进行深入的实践、测试,在高质量完成各个研究课题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第一时间受益者。

“我们的教学常常以‘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把零散的内容集中成为一个系统的命题,进行垂直的实践与验证,把各个教育的关注点深入做透,从发现问题、数据分析到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是将一项项研究真正落实。”唐校长认为研究课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目前,关于视力保护的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两校区的对照实验。通过散瞳验光对孩子们进行准确的统一视力测试,根据孩子们出现的视力问题,由杭州师范大学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相关教师组成研究团队,研发出保护视力的相关课程,并以体育、传统游戏、舞蹈、保护操等多种形式介入。最终,以严格的闭环思维解决孩子们面临的各项问题。“

还有学习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人工智能赋能等课题。除此之外,我们和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也有研究课题的合作。我们还在继续申报各项课题,希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唐校长说道。

1

End

1

原标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仓前文化融入“双减”教育 开放办学让教育“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