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发展社区中医药康养,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走医养结合、发展社区中医药康养事业之路,将是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习惯与时代因素叠加

易于推广普及

据有关数据,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这代老年人对中医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同时,这代老人中,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女性老年人的传统观念更强,经济价值观、家庭观更强。她们更易选择社区中医药康养服务的养老之路。

城市人口中,这代老年人的子女大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子女身兼双方老人的赡养责任。经济、组团互助型居家就近社区医养结合、中医药康养将成为更优选择。

政策支持,服务升级

口碑赞誉不断提升

政策支持是社区中医药康养事业发展的强力保证。各地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整体形势环境持续向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建小区及入户人口不断增多,也为居家社区中医康养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群众基础。

同时,随着广大从业者的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多元技术服务到位,中医药康养服务逐渐赢得群众赞誉。

在济南市市中区七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发展迅速,床位、服务品类增强。服务中心强化中医药康养意识,技术人员多元化招聘到位,服务群众意识增强,社区受益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同时,该中心还增加了中医康养理疗门诊,不断扩展中医康养理疗项目,如国医堂、针灸推拿、中医药熏蒸、中医药健康咨询等。每周三天的中医药康养服务门诊大受社区居民欢迎,已供不应求。

七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专家义诊进社区活动

传统养老短板困境

带来行业新机遇

目前,传统养老机构缺乏成熟的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的经验,只养不医,康养措施落后,对老人护养管理落后,而且其服务理念、种类、质量都有待提升,不少经营模式单一,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总体服务水平低,造成了群众认可度低,入住率偏低。这就为为居家社区中医康养养老服务提供了竞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与之相比,居家社区中医康养养老服务优势明显。政府倡导,给居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社区卫生中心作用的发挥是让人可信、有国家医疗政策可以保障,为老人和子女提供了兼具医疗康养与贴心陪伴的更优选择。其次,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观念。传承中医精华,守正创新,医养结合,努力打造中医药康养特色品牌将成为未来主流康养方向。

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康养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社会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借助社区卫生中,不断完善康养服务形式,引进多元服务,解决好居家老人医养、康养、学习、活动、饮食、娱乐等所需,以社区集中居家养老的方式,既解放了家人沉重的负担,又能为老人提供康复理疗及食疗服务,还加强了老人与子女、亲朋、邻里间的沟通交流,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信息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医养结合发展社区中医药康养,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