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这个镇出了两名大将,在全国独一无二,你知道是哪吗?

推荐阅读

列席十九届六中全会,来自湘潭的这位基层党代表有何感受?- 全文4676字 阅读约12分钟 -

“红”是湘潭最美的底色,伟人故里韶山是令人向往的红色热土,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与韶山市相邻的一个乡镇:湘乡市龙洞镇。这里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的故乡,一个乡镇诞生两名大将,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里还有著名的“城前支部”,涌现了沈春农、“杨门七雄”等一批革命先烈。如今,龙洞镇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同时,大力培育民间文化艺术,“文化名镇”有了新成色。

大将故乡 遍地英雄

在十大开国大将的生平简介中,湖南湘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陈赓和谭政的出生地都是在这里。

许多故事,需要我们翻开扉页去细读。比如,原来,陈赓和谭政不只是同属于湘乡,他们还来自同一个乡镇,两人更是有着姻亲关系;原来,龙洞镇不止有两名开国大将,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我们无法总结,是什么力量使得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此热血沸腾,只能去读一读他们的故事,试图在故事中找寻答案。

陈赓

沿着G240行驶,很容易找到龙洞镇泉湖村陈赓故居,这座典型的清末湘中民居为陈赓祖父陈翼琼所建,故居后山为陈赓夫妇墓园。陈赓出生于1903年,几十年后,他成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共和国大将,为祖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又过了几十年,陈赓故居得到了修缮,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迎接全国各地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陈赓同志故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记者 方阳 摄)

陈赓出生后的第三年,在其故居几分钟车程之外的楠香村,谭政出生了。谭政和陈赓曾一同就读于乡间私塾,后来成了陈赓的妹夫。共同的理想使他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交集,和陈赓一样,谭政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并成长为共和国大将。

“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当探讨陈赓、谭政为何能成为大将时,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这样说。

陈赓出生于将门之后,祖父陈翼琼官拜清军副将,陈赓故居就藏着其家风故事。大门两旁对联“德循羊祜,源绍吉安”为陈翼琼所作,“德循羊祜”意为家中品德应遵循西晋名将羊祜,要爱民,要仁义。故居大厅挂有一个“变”字,为湘军统帅曾国藩所书,曾国藩希望陈翼琼能够求变创新,陈翼琼也将这份希冀留给了子孙。

年幼时,祖父经常给陈赓讲自己打仗的故事,祖母则亲自教陈赓练功。父亲陈道良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声望,他看清了当时“世道乱透了”,理解并支持儿女们走上革命道路。

在家风家教的熏陶下,陈赓养成了勇猛顽强的作风,练就了在艰难困苦面前敢于同世道抗争、乐观进取的性格底色。

陈赓同志故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记者 方阳 摄)

故居展厅里见得最多的就是微笑着的陈赓。黑白照片中,他身着戎装,不论是在上海中央特科,还是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或是抗日战争期间,总能看到他露出一排大白牙式的笑容,像一缕和煦的阳光。

事实证明,陈赓在革命中有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他独特的性格符号和魅力。比如,1933年3月,陈赓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共产党的信息,他非但缄口不答,反而在法庭上高唱国际歌,当众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宣传共产党的救国救民主张。

陈赓同志雕像及夫妇墓。(记者 方阳 摄)

谭政

谭政则是投笔从戎的典型代表。6岁时,谭政在七星桥的谭氏宗族私塾里开始了启蒙教育。17岁就读于县立东山学堂,在此期间,他接触了《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并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21岁那年,本是小学教师的谭政走上了革命道路。

看来,在两位大将的成长过程中,良好家风、进步文化的确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之所以想探究大将背后的故事,是因为龙洞镇的史料中飘扬着一大片鲜艳的“红”,和陈赓、谭政一样,在那个风云突变的大时代,这片土地上有一大批仁人志士走上了革命道路。

沈春农,1925年在韶山特别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领导湘乡的农民运动,北伐时组织力量发动船民和码头工人支持唐生智军渡河作战,担任特别法庭审判长时判处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死刑,“马日事变”后参加和领导云湖桥截击许克祥叛军战斗,他为革命理想就义时年仅39岁。

杨幼麟,1925年在韶山特别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湘乡境内农村最早的党支部城前支部书记,牺牲时年仅34岁。他有兄妹6人,除了大哥杨少麟早年病逝外,其余均参加革命。包括杨幼麟的母亲张福慧、爱人李华英在内,杨家7人为革命前仆后继而牺牲,被人们誉为“杨门七雄”。

《湘乡民政志》《湘乡县志》记载,龙洞乡(镇)革命烈士达20人,加上抗美援朝和后续牺牲者,这片土地上涌现的英雄先烈达37人,他们用一个个感人故事诠释着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有些东西,在岁月的洗礼中不仅不会褪色,反而会更加鲜明夺目、充满力量。龙洞镇的红色文化就有这样一种力量。龙洞镇在乡镇发展战略中将“文化立镇”排在了首位,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强化思想堡垒、发展地域经济。比如,陈赓故居所在的泉湖村,现为全国百家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也是湘乡市党政干部现场教学点。这里不仅有陈赓故居、大将广场,还开发了《学习陈赓大将的革命精神,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陈赓的家风家训》等精品课程和视频教学,更加生动地诠释了当地红色文化。

谭政故居处现在立着遗址标示牌,周边民宅的居民晒制着红薯粉、红薯干。“以前的谭家很大,在我的印象中,谭政的弟媳曾在家里改造过房子,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房子就被拆掉了。”住在旁边的村民周大妈还存留着些许相关记忆。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谭政故居遗址旁堆放着很多新做的土砖。龙洞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多年来,政府一直在筹备谭政同志纪念馆的建设。

离开前,我们忽然发现这里有好多结满果实的柚子树,金黄的果子衬在翠绿的树叶里,十分好看。

中共城前支部旧址仅剩断壁残垣。(记者 方阳 摄)

中共城前支部:湘乡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秋去冬来,时光荏苒。

在湘乡市龙洞镇建时村,湘乡境内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城前支部历史陈列馆门口,“追求真理,不怕牺牲”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馆内,一件件物品,一张张图片,展示着中共城前党组织的前世今生。

1925年12月,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帮助下,湘乡城前支部正式成立。湘乡广袤农村的第一粒火种,一经点燃便成星火燎原之势,指引奋进之路,不断续写当地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

中共城前支部历史陈列馆。(记者 方阳 摄)

“一粒火种”划亮夜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的风暴风起云涌,席卷全国各地。当时湖南农民运动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湘乡龙洞、凤音地区因毗邻韶山,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帮助成立“秘密农民协会”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组织“雪耻会”。6月,他在韶山创建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湘乡城前、凤音等地区的进步青年杨幼麟、沈春农等在韶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回到湘乡后,积极开展党组织创建发展等革命活动。当年12月,他们在现龙洞镇建时村齐家湾(因当地口音问题,也有“徐家湾”一说)正式成立了城前党支部,这是湘乡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杨幼麟任支部书记。

中共城前党支部成立后,在杨幼麟的带领下,当地党员和进步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严厉打击土豪劣绅,一时间在整个湘乡掀起了革命热潮,群众拍手称快。

1927年1月,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走访完家乡韶山后,首站特意来到了城前党支部召开地下党员会议,对湘乡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大加赞赏,要求城前支部党员加强革命团结。

毛主席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十多处提到湘乡,在湘乡考察农民运动阐述最多的观点,就是要搞好团结。“一双筷子折得断,一把筷子难折弯,不团结就没有力量,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土豪劣绅。”毛泽东这些话通俗易懂,更加坚定了中共城前党支部党员的革命信念,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火种之光”代代相传

城前支部成立后,支部党员们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不怕牺牲,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进驻湘乡的许克祥部残酷镇压革命,进行了反革命“清乡剿共”活动,湘乡全县在大革命失败后惨遭杀害者达3000多人,杨幼麟、沈春农等也被枪杀,城前党支部活动被迫暂停。

然而,革命之火并没有因此熄灭。1937年下半年,城前党支部重建,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后来,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城前支部党员以各种职业掩护,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夕,湘西乡(现龙洞镇)有城前等6个党支部117名党员,湘乡地下党有102个党支部3000多名党员。

随着历史变迁,行政区划调整,城前党组织设置也相应变更,演变成现在的龙洞镇建时村党总支。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湘乡市有关部门在建时村村部建设中共城前支部历史陈列馆,吸引着湘潭及周边地市党支部前来参观学习。

事实上,中共城前支部旧址位于相距不远的建时村齐家湾,为革命烈士沈春农故居。11月19日,我们看到,昔日砖木结构的湘中民宅特色的故居,经历近百年风雨侵蚀后,已不复当年姿态,只留下“中共城前支部旧址”的挂牌与几栋民房、一块空地、土墙、青砖作伴。

然而,“杨门七雄”、沈春农“革命一家”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杨幼麟一家7人,包括母亲和爱人为革命前赴后继;沈春农育有五子二女,长子曾在国民党国防部工作,其余均是地下党员。”建时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峰对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建时村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秉承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奔跑,努力把建时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龙洞镇“文化味”正浓

11月19日,在龙洞镇文化艺术中心展厅里,一张名叫《仙女山》的旧报纸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创办于1985年,是本镇农民自办的。农民办报、文艺作品百花齐放、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原来,龙洞镇的文化名片里不只有红色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在龙洞镇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学界精英到寻常百姓,吟诵之声遍布乡村,源远流长。1985年,龙洞镇成立了《仙女山》文学社,《仙女山》报也应运而生。该报每期都有一个版面刊登本镇农民创作的诗词,截至目前(2020年4月因疫情停办)已刊发113期,其中90多件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励。不仅如此,龙洞镇的诗人、诗歌团体、民间剪纸、书画艺术等群体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成立了戏曲、民间工艺、少年科普、文学、书法美术等5个协会,会员及分会员由当初的几十名发展到800多名。会员们的作品也广受好评,共发表作品800多件,获奖200多件,出版了3部个人专著。其中,章敬和的作品《老牛颂》获中华诗词竞赛一等奖、沈立琼的散文诗《军人的妻子》获《年轻人》杂志征文一等奖。

为了培育民间文化艺术,龙洞镇将其与各个层面结合起来。比如,在龙洞中学开设了民间剪纸、书法美术等兴趣爱好班,让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2009年,镇区建成了一个集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厅、书画创作室、娱乐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与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一起,为全镇人民打造了文化活动阵地。

龙洞镇保存较为完好的石拱桥之一剪刀桥。(记者 罗韬 摄)

“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经典文化村镇”等荣誉见证了龙洞镇的文化繁荣。2010年5月17日,中国文联负责人来到龙洞镇参观,并召开了湖南省基层文联现场观摩会。今年11月17日,龙洞镇顺利通过“最美潇湘文化阵地”验收。

来源:湘潭日报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 廖艳霞

原标题:《湘潭这个镇出了两名大将,在全国独一无二,你知道是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