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30秒快读
1.夜,大雨,摩斯电码如雨丝般一般倾泻,数十黑衣人撑着黑伞,沉默疾走。两名年轻人,相扶走进雨夜。他们,为雨夜带来一抹光,他们,是李侠和兰芬。
2.此后12年,每一天都如走刀尖,白天,身形交错间,一份份情报被传递;夜晚,电波刺破夜空,传送千里。
3.黎明将至,雨夜更加阴冷,战友一个个倒下,李侠明知继续发报的唯一结果只有牺牲,却义无反顾地戴上耳机,在“滴滴滴”声中迎来天亮,与同志们永别。
悬疑刺激的剧情冲突、催人泪下的战友情谊、视觉震撼的舞美设计、恰到好处的配乐、如电影般的画面质感,在无声胜有声的舞蹈加持下,造就了王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部需要“耐心”的舞剧
与同名电影一样,舞剧以李白烈士和他的妻子裘慧英为原型,讲述地下党员李侠、兰芬的“潜伏”故事。入场前,原本以为舞剧的故事情节与电影相同,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没想到,这种“偷懒”的想法,从来就没在舞剧编导脑海里出现过。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了全新的剧情设定,李侠不再是糖果店老板,而是报社的一名编辑,兰芬则成为上海丝绸厂的一名女工。不同于电影,舞剧的人物和场景变幻次数有限,新的人物背景设定,让整个剧情冲突更加集中。
这是一部成功的悬疑剧,上半场全程铺垫,人物一一登场:报社秘书、摄影记者、裁缝、学徒、黄包车夫、卖花女⋯⋯他们究竟是谁?下半场剧情启动“加速度”,特务亮明身份四处追捕,整个上海的情报组织遭受严重打击,战友为掩护李侠牺牲,而他自己最后也毅然决然与同志们永别。
不做剧透,对于观众,唯一需要提醒的是,要有“耐心”。
不过,有几个细节还是可以一说,它们真实地还原了当年:每天李侠回家,兰芬都会拿起扫帚扫地。一般观众可能并不知道其中含义,据李白烈士纪念馆第三任名誉馆长吴德胜此前为《IT时报》记者介绍,这是为了查看李白是否被人跟踪;李侠在发报时,会拿起桌上的一个收音机上楼,然后做出接线圈的动作,这是当年党的机务员涂作潮发明的简易电台,只在普通收音机上做简单改造,便是一部电台,一旦有情况,只要将线圈扯掉,谁都看不出来;李侠牺牲时,黎明已至,兰芬抱着孩子出来,也是当年的真实情节。裘慧英不知道丈夫已经在5月7日被敌人杀害,上海解放后,曾抱着孩子到提篮桥监狱寻找丈夫。
图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部有着电影质感的舞剧
今日的舞剧,不再仅仅是以动作表达,舞台、灯光、服装、音乐等非舞蹈因素,对于整部作品的效果呈现,同等重要。
利用光影效果,这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竟然在舞台上演出了一种电影质感。
开始的一幕,既有《黑客帝国》般的科幻感,又带有《功夫》中斧头帮身上的旧上海气息,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
电影常用的“蒙太奇”手法也被带入舞剧,且与本身的艺术形式水乳交融,有观众将其称为“并发式平行蒙太奇”,而编导则称之为对“空间的时空上的叙事切割”。
战友牺牲后,李侠到现场寻找情报线索,而兰芬则坐上三轮车回家。两个发生在不同场景的画面,利用灯光和隐形幕布做的布景,在舞台上形成两个光区,同时呈现。
左舞台,李侠在寻找线索,他的思考甚至模仿了侦探电影中常见的“照相机般的记忆”,将被特务打砸得七零八落的物品,恢复原状,从而发现端倪。右舞台,特务假扮的三轮车车夫引起兰芬警觉,随后表演的下车、摘帽子、看发型等几个动作,其实也是她大脑思考过程的还原。
李侠和兰芬的爱情故事,采用方式更为大胆,由四组“李侠和兰芬”在同一个舞台同时呈现二人不同时期的相处故事,从一开始假扮夫妻,到后来慢慢熟悉,再到结婚、入党,一起潜伏。
图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本报记者采写的《“电台三烈士”李白在上海战斗的十二年》中,对二人的情感曾如此描述:从“假扮夫妻”到真正的革命伴侣,他们拥有最深沉的爱,并化作最坚定的信念,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彼此的忠诚未曾改变。
另一处经典的画面是当战友掩护李侠牺牲后,痛苦万分的李侠,在梦中与战友相会,暖色调的黄色顶灯和黑色的空间,形成一段梦境与现实的闪回,而李侠和战友的双人舞,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对于年轻生命逝去的痛惜和怀念。
舞剧本身讲究的是时空一体化,通常采用线性叙事,电影则是时空切割的艺术,蒙太奇、倒叙、旁白、特写等多种元素的采用,让它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永不消逝的电波》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结构,让观众在两个小时内享受了一场美妙的、电影般的舞台表演。
一部“最真实”的舞剧
2020年春晚,一舞《渔光曲》技惊四座,蒲扇、板凳、旗袍、悠长的音乐、柔美的江南女子身姿⋯⋯组成一副经典的上海弄堂画卷。
图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渔光曲》是1934年同名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曲,作曲家任光为了写好这首歌,曾特意到长江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的辛苦劳作。《渔光曲》曲风悠扬舒缓,仿若海浪一波波拍打到岸边,在淡淡的忧伤中叫醒了“上海的早晨”:阿姨姆妈坐在矮凳上,轻摇蒲扇,时而轻轻吹一下炉火,时而轻抬纤纤细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这是老上海人最熟悉不过的画面。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女人们站起身来,向前走去,摇曳的旗袍裙角,优雅曼妙的舞步,又从另一方面呈现出江南女子的柔软和美好。
图源:《永不消逝的电波》
出现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这段群舞,比春晚的独立片段有了更多的含义。李侠和兰芬战斗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既要随时与特务周旋,带着极高的警惕,又要“潜伏”于闹市中,和普通人一般生活。舞剧并没有像传统红色剧目那样,脸谱式地塑造英雄,而是通过生活化的细节,让现代观众了解英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那句话:侠骨柔情,才是真英雄。
同样的内涵,在舞剧的其他桥段也有多处体现,比如,一段体现李侠和兰芬家庭生活的舞蹈中,两位舞者充满爱意的眼神交织,缠绵的肢体语言绽放出战火中的爱情玫瑰,也是今日年轻人渴望遇到的“灵魂伴侣”。
更珍贵的是,这样的呈现并非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当年战斗在上海的地下工作者们真实的写照。
在本报系列报道《石库门里的红色通信》中,记者们通过整理史料、采访烈士后人,了解到当年诸多细节:“电台三烈士”之一秦鸿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给孩子变一会魔术、吹一次口琴;过中秋节的时候,李白带着裘慧英去街上的商店逛一圈,指着橱窗里的各色各样月饼说道,这是豆沙的,这是莲蓉的,“我们饱了眼福,看过就等于吃过”;另一位烈士张困斋,为人正直真诚,酷爱读书,一生以书为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越了解这些“真实”的英雄,越容易“爱”上这样的英雄。正如剧末所言: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作者/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林斐、挨踢妹
排版/季嘉颖
图片/《永不消逝的电波》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