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带你探寻哈尼梯田的生态智慧

11月1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11版“世界遗产”

刊发《哈尼梯田的生态智慧》

一文

带你从

“四素同构”的自然之道

生态旅游探索新方式

传承生态循环农业

等角度

探秘千年哈尼梯田

原文如下: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红河当地每年举办的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更加红火。图为由群众参加的农耕文化实景演出。

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会场内举办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上,“红河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展示区格外引人注目。

红河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展示

“四素同构”的自然之道

哈尼梯田依山而建,田埂顺着山势,画出自然等高线。山高水也长,“水从哪里来?”初见哈尼梯田时,梯田世界层叠状自山上蔓延向下,不禁令见者疑惑。“森林能保水,水顺着山势自然就流下来了。”阿者科村驻村干部徐雨晨这样解释。

元阳哈尼梯田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成片长于山头,村寨建在森林下方,森林涵养的水流缓缓流下,穿过村庄滋养着梯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哈尼族有句老话叫‘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徐雨晨表示,“哈尼人敬畏自然,这是在他们的历史里千百年传下来的。他们知道森林能储水,特别重视对森林的保护。梯田上方的保水林大家都会自觉监督,杜绝砍伐现象。”

绿色生态哈尼梯田

水是梯田的灵魂。山地稻作中,相比原始的坡耕地,梯田的保水保土能力极大增强。这里的梯田几乎一年四季都在水里,通达的沟渠系统将田和田之间串联,但若遇上泥土拦截,水流受阻,就需要“赶沟人”来疏通水系。

COP15大会上,哈尼族青年代表走上演讲台,讲述了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赶沟人”这个特殊的职业。

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COP15大会期间颇受关注

马有明是牛角寨镇平安寨村人,61岁的他是当地的一名赶沟人。“梯田有多久,赶沟人就存在了多久。”马有明告诉记者,赶沟人出现的具体时间他也无法准确叙述,只知道老人们常常说,“祖先在的时候就有了。”

马有明主要负责三四公里的沟渠维护,平时除了给沟渠疏通,砍除杂草,还会顺带着帮农户看看田里的庄稼。

“过去是农民每家每户凑点谷子给我们,作为这项工作的报酬,现在政府正在逐步把‘赶沟人’纳入公益性岗位。”马有明说。

除了通水,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等生活污染物的处理同样是梯田生态保障的要点。

四素同构美丽哈尼梯田

“我们用垃圾湿地降解取代了以前的垃圾焚烧,此外还通过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保护梯田水生态,提升当地的人居环境。”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文珍介绍,实施“两污”治理工程共投资1.6亿元,并推广到了67个村。

生态保持得好,珍稀动植物也在这里安家。梯田边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有董棕、藤竹、番龙眼等珍稀野生植物以及猫头鹰等上百种野生动物。

生态旅游探索新方式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阿者科村坐落于此。作为5个代表性哈尼族村寨之一,阿者科村有着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茅草顶的哈尼传统民居“蘑菇房”等构成了独特的聚落空间景观。

阿者科村自然景观 元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虽坐拥世界级景观,但在2018年以前,阿者科村经济发展缓慢,人均年收入仅为2785元,村内一半劳动力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现象明显。零散游客自由进出村庄,旅游接待散漫无序。

2018年,元阳县委和县政府以阿者科村为试点,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和中山大学合作推出“阿者科计划”,由县政府指派青年干部,协同中山大学团队派出的技术人员,共同驻村组织村民成立了村集体旅游公司。

干净整洁阿者科村

徐雨晨就是被派到阿者科村的驻村干部,和中山大学的团队一起,共同参与到“阿者科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徐雨晨介绍,集体旅游公司的经营利润三七开,村集体公司留成30%,用于后续开发建设。村民分红占70%,村民分红则按照每户的旅游吸引物指标评估后进行分配。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杨虹霓来到阿者科村已经两个半月:“我们在这里试验的项目是其他很多景区看不到的,村民是以梯田、蘑菇房和自然生活方式等资源入股集体旅游公司,而不是光收门票钱。”

游客体验织布机

所谓的旅游吸引物,是指阿者科村自然保有的原生态旅游资源。“我们希望这里的一切都是活态的,而不是演出来的。”杨虹霓介绍,根据对游客吸引程度的不同,通过对每户村民梯田耕种情况、民居保有情况、是否居住、是否在户等指标进行评估,对集体公司的经营利润进行分红。

徐雨晨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鼓励村民保护蘑菇房传统民居,继续种田以保护梯田景观,以自然的生活方式继续居住在村子里。除了在旅游公司任职的工资收入,还有每年的分红。大家对梯田都有感情,收入提高了,自然愿意回乡工作了。”

“这些体验活动能够让游客更亲近感受自然,对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明显加强。”杨虹霓说。“几乎每个村民在路上见到我都会跟我打招呼,有时候会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们家吃饭,我有时候都很不好意思。”杨虹霓介绍,驻村的这段时间,她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阿者科村小型长街宴 卢梦妮 摄

对于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阿者科计划”采取循序渐进培养的形式安排当地百姓就业。“很多当地村民不会讲汉语,我们就让他们慢慢学,从检票开始,再到售票岗能讲简单普通话,后面就让他们开始带着体验活动,做讲解员了。”杨虹霓介绍。

传承生态循环农业

千百年前,哈尼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雕刻出大地的艺术,哈尼人对稻田有着特殊的感情。

“红米在这块土地上种了1300多年,很多哈尼人是吃这种米长大的。”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鸿文说。

打谷穗 佟忠义 摄

“红米是老品种,虽然营养丰富,但口感较糙,加之产量低,在上个世纪杂交水稻出来之后,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种了。”沈鸿文表示,在改良品种前,红米亩产只有200公斤。

经过红河州农科院科学家的努力,通过提取老品种红米基因进行改良,成功研发出亩产400多公斤的红米新品种。“新品种相较老品种,不仅仅是产量提高。老品种稻秆高,容易被风吹倒;新品种就改良这个问题,稻秆高度低了许多,口感也变好了。其独有的营养价值依然是主打。”

稻鱼鸭齐丰收

为了推广红米,沈鸿文很早就开始做农民的思想工作,通过无偿提供红米籽种、薄膜、技术服务等措施,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红稻谷,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植红米。

红河州把红米列为重点发展的农产品之一,2019年推广红米种植近16万亩,亩产值由原来的不到1500元提高到2600多元。

除了种水稻,“稻鱼鸭”共生等一系列农耕稻作文化智慧传统也得到延续。“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农户会把小鸭子放到稻田里养着,鸭子吃着田里的害虫,还提供了自家肥,加上稻田里养着的鱼,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

梯田红米加工

打开红米销路后,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通过公益性事业反哺农民。沈鸿文介绍:“当地村民田里的水沟以前很多都是用土堆的,很容易塌掉造成堵塞,我们这两年帮当地农民用石头作为新材料来改造水沟。为了方便其种粮,还投入73万元修生产路。

文字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未署名图片由编辑整理自红河日报资料库、红河图库

原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带你探寻哈尼梯田的生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