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2002年,18岁的张珂考入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就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从04年第一部导演的纪录片获奖,到19年第一部编剧的主旋律电影播出,张珂走过了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

这15年里,他有过初入影视业的兴奋激动,也经历了6年没有作品播出的低谷期。

他说:“我想成为一个创作者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很强的拍摄欲,但器材和资金非常困难。”

现在的学生只要有想法有创意,用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三脚架也能拍出很不错的片子。但在那个器材昂贵、资金缺乏的年代,进行剧情片创作的难度远超现在。

于是张珂选择从纪录片开始,在满足自己的拍摄欲和创作欲的同时,逐步摸索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技巧。日供一卒,功不唐捐。2004年,他的纪录片作品《青春墓园》获全国大学生纪实电视作品大赛优秀奖。此后,他导演的《路》《盛会》等纪录片作品,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如果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说不定观众现在认识的张珂会是一个杰出的纪录片导演。

保送研究生之后,张珂迎来了一个进入影视业的契机,这也成为他日后迈入编剧行业的转折点。

美视电影学院院长张国立,邀请了他的一些同行来担任学院研究生导师,其中就有曾经撰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著名编剧邹静之。与其说命运是机遇,不如说是一种选择。为了获得心仪导师的青睐,张珂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

“我当时的简历全是纪录片或者电视栏目,我觉得还不够。”他放弃了纪录片拍摄,开始把握一切机会去练习剧本创作。通过在重庆电视台写栏目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先定下目标,再一步步向目标靠近。张珂的付出得到了邹老师的认可,顺利成为邹老师的学生。研二时,他跟随邹静之来到北京。

“当时我的身份是邹老师的学生,但我实际的工作是邹老师的助理。”作为助理,他需要在开剧本会的时候准备各种剧本资料。到这时,张珂才算真正开始了编剧方向的学习。

那段时间,他的包里随时都会携带两只爱国者录音笔。一只记录,一只备份,以防录音出现问题。张珂用“海绵”来形容自己对知识的如饥似渴。“我每天晚上都在听录音做剧本会的会议记录,各位老师在剧本讨论中所聊到的东西,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你爱什么,你被什么感动

提起这段在北京的经历,他对恩师充满了感激之情。“我很幸运,我的导师点亮了我对创作的信念感。”张珂回到母校,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创作经历时,也反复提到了“信念感”这个词。

“信念感非常重要,你爱什么,你被什么感动,这个东西根本不是被教出来的。有可能是父母言传身教带给你的,有可能是某个老师的一句点拨,有可能是一部片子。”

在他看来,“信念感”是一种天赋,是点亮艺术创作的火花。正是因为“成为创作者”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张珂度过了他口中的“黑暗6年”。

“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播出之前,我上一部播出的作品是2013年。”对于大部分创作者来说,6年没有作品产出,几乎等同于被时代抛弃了。“那6年我尝试写了4个项目,但最后没有一部进入拍摄,挫败感非常强。”

张珂称自己的“信念感”是一种持久的、不断试探、不断做取舍和平衡的信念。这种持久的“信念感”,让他一边密切关注行业的变化,一边注重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受父亲的影响,张珂对党史、军史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他说:“我是一个从14岁开始就喜欢军事的军迷,我父亲是中共党史教授,所以小时候别人在看《童话大王》的时候,我就在看文史资料选集。我阅读资料时不会觉得枯燥。”

2018年11月,他抓住机会,受管虎导演邀请参与《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篇章的创作。凭借对政治历史军事题材的积累和天赋,他迅速在圈内找准自身定位。“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慢慢就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前夜》篇章情节紧凑,内容环环相连,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好评。很快,抗美援朝战争片《金刚川》,建党100周年献礼片《革命者》的邀约接二连三找上门来。

过去的主旋律剧较多采用说教体和歌颂体,已经不适应当今电影市场的需求了。如今的新主流电影,越来越关注小人物的故事,也越来越尊重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原则。主旋律剧要想“破圈”就必须“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正”。

张珂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直秉承“有底线的虚构”的原则。正如他所说,“虚构是方法,史观是底线。”在创作《革命者》时,他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和传记,通过严谨的资料对比,来还原出一个真正的李大钊。

最后电影所呈现的李大钊,是革命的“播火者”,也是一个真实落地的“普通人”。当你看到一个英雄的多面性的时候,他不只是这课本上的一张纸,而是一个立体的人,就更容易产生共情。

《革命者》的最后一个镜头,少年李大钊爬上火车扳动刹车,说自己要去远方了。“当一个孩子说自己要去远方,但你又知道他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怜惜和尊敬的复杂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升起。”

保持好奇,保持热爱

创作本身,其实非常依赖编剧的知识结构。

也有导演邀请张珂写悬疑类或都市底层人物的剧本,但张珂都拒绝了。“我平时的阅读和学习范围里,没有包含这些类型。”因此,他对学弟学妹们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看片,通过看片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上大一的时候就买了DVD光驱。”他笑称自己大学的一半生活费都在买碟。“不开玩笑地说,我认为大学四年的阅片量应该不低于1500。”这1500部电影最好囊括中外电影史的所有经典,因为电影艺术的独创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无数前辈所创作的套路和意向,都能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看片不仅对创作极为有用,在和导演的沟通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张珂分享了自己和陈凯歌导演沟通的情形。“每次导演和我聊天,我们都能聊得比较愉快。他的看片量非常大,但大部分我都能接住。”

接触张珂本人你会发现,他对青年流行文化抱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他追女团,玩剧本杀,研究直播,最近还学了德州扑克。

“我对一切流行的文化都很好奇,我是那种天生喜欢研究所有东西的人。”因为影视行业的主流受众是青年,不了解青年文化就落后于时代了。“我可能不会做这个,但我会想弄清楚它流行的规律。”

张珂今年37岁,他说希望把“海绵里的水”挤干,重新学习,重新出发。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好奇心重又信念感强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太差。”

文字:杨万淑

图片:刘子涵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指导:赵深艳 唐帆

原标题:《张珂:从纪录片导演到主旋律电影编剧,被“信念感”支撑的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