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 北林大近期科研进展扫描

北京林业大学新增一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温带森林生产力形成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组织力量赴山西吉县开展暴雨灾害科学考察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团队系统解析松树形成层季节变化对其次生木质部形成影响的细胞学基础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在农药雾化机理方面取得新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研究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再生水灌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北京林业大学新增一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名单,北京林业大学申报的“内蒙古林草过渡区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获得批准。

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新形势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重要战略安排。

此次获批基地位于大兴安岭森林向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带,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区位的独特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基地将立足于当地森林、草原与湿地资源特色与优势,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8年组织开展长期科研基地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我校已获批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其余两个分别为“南方集体林区(福建三明)现代林业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和“京津冀林草生态修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温带森林生产力形成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林学院森林经营教师团队以涵盖东北温带天然林的网格状布局样地为基础,研究阐明了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维度对生产力的影响机制。

调查样地分布及区域群落尺度定义

温带森林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温带森林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风险,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生物多样性会对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局域尺度,在更宽泛的区域群落尺度上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尚不清楚。

森林经营教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三个维度与生产力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尺度依赖性。生产力对分类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回归的斜率随区域群落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生产力对系统发育多样性回归的斜率随区域群落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较大,而气候和地形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这些非生物因子对生产力的相对重要性随区域群落尺度的增加而下降。

不同区域群落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三个维度对生产力的相对重要性也随着区域群落尺度而变化。例如,当N="5时,系统发育多样性是生产力的最佳预测因子。当N="15时,分类多样性成为生产力的最佳预测因子。

不同区域群落尺度上分类、功能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关系

森林经营教师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多个维度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率先揭示了区域群落水平上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影响的尺度效应,明确了区域群落生物多样性在调节森林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提高区域群落尺度上解释和预测温带森林生产力的能力,深化局域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整合生物多样性的多个维度有助于发展普适性理论来阐明二者之间一般模式和作用机制,同时也为未来探讨跨尺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成果以“Unravelling Bio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s across a Large Temperate Forest Region”为题,发表在一区TOP期刊Functional Ecology(影响因子5.61)上。

林学院乔雪涛博士、张乃莉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森林经理学科张春雨教授为通讯作者。林学院赵秀海教授、吉林省林科院张忠辉研究员、德国哥廷根大学von Gadow教授参与了该研究。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共同资助。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组织力量赴山西吉县开展暴雨灾害科学考察

自10月2日以来,山西省突遭强降雨侵袭,多地打破了往年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的记录。为查明此次暴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科学评估植被恢复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的调控作用,进而为当地后续生态恢复决策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积极组织力量,就此次极端暴雨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淤地坝损毁以及梯田、林地、农地等侵蚀沟分布开展专项考察。

考察队伍到达灾区后,随即与当地林业、气象等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了此次暴雨中心总体分布概况;同时,通过无人机拍摄和人工现场复核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地就灾害集中点进行摸底,为下一步滑坡易发区地形地貌条件量化、雨量阈值条件、植被防灾功能定量评估、淤地坝综合服务功能和定位奠定基础。调查期间,师生同心协力,踩着泥泞的山路,爬山涉水,深入滑坡现场,充分体现了“泥腿子”精神和“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此次调查在充分收集了植被、土壤和水文、气象等多方面第一手数据的同时,有助于协助当地做好灾后重建和规划工作,为今后当地植被恢复、滑坡应急防范和预测提供宝贵经验和理论依据。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将认真总结此次灾害考察结果,研究具体方案,尽快完成专项调查咨询报告,为当地灾后重建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团队系统解析松树形成层季节变化对其次生木质部形成影响的细胞学基础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林金星、赵媛媛团队在针对我国重要的针叶树种油松形成层季节变化与木材形成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油松活跃期、转换期和休眠期形成层细胞为材料,对三个时期形成层的形态、细胞壁组成、形成层分裂和次生木质部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系统地分析,揭示了油松形成层从活跃到休眠期季节转换过程中木质部分化的细胞学、生理和分子水平的变化规律。

共焦拉曼成像和光谱分析形成层(a)和木质部(b)细胞在活跃期、转换期和休眠期 主要成分分布

油松成层季节变化对木质部形成影响的模式图

研究成果以“Seasonal changes in cambium activity from active to dormant stage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xylem in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为题目,发表在林学领域Top期刊《Tree Physiology》上。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生物学院博士后郭亚玉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许会敏老师、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鸿洋和博士研究生沈微微参与了该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和树木发育与基因编辑研究院林金星教授团队赵媛媛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在农药雾化机理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林业装备与信息化学科精准植保课题组在农药雾化机理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康峰教授带领精准植保课题组对市面上使用的喷头进行调研,并选取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三款喷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300多个喷头进行内部结构测绘。在此基础之上,历时一年对喷头雾化场进行试验与仿真,深入剖析药液雾化规律,构建喷头内部结构与雾化角的理论模型,对不同参数下雾化场液滴粒径进行排序,筛选不同粒径区段最优参数配合。

据了解,农药污染已被列为全球生态危害,其影响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位列第三。该项研究填补了精准植保领域对喷嘴研究的空白,对改善农药沉积效果,减少农药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术文章“Construction of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fan nozzles with precise atomization angles for plant protection”和“Analysis of droplet size uniformity and selection of spray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optimum particle size theory”分别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环境类)《Chemosphere》(影响因子:7.086)和二区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影响因子:6.498)上发表。

林业装备与信息化学科博士研究生陈冲冲为上述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工学院王亚雄讲师和康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研究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张盼月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关于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玉米秸秆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过程中微生物群落、酶和代谢途径变化的论文在工程技术类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影响因子:9.642)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梁劲松,北京林业大学为文章第一完成单位。

瘤胃微生物在厌氧发酵产VFAs过程中微生物群落、酶和代谢途径的探究对生物质高值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供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碳水化合物酶组成和VFA代谢途径的动态变化的新认识,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的进一步实际应用。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068)、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高精尖学科((GJJXK210105)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01100008220013)的资助。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题组在再生水灌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前,环境学院马伟芳教授课题组针对再生水长期灌溉条件下低环和高环多环芳烃在水-土壤-黑麦草复合介质系统的归趋、生物代谢和环境风险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水-土壤-黑麦草多介质系统中两种多环芳烃的归趋命运主要包括土壤吸附、生物降解、根际效应、挥发、渗透和植物吸收。然而,双环萘(Nap)与五环苯并芘(BaP)的归趋途径和环境风险有显著差异,且BaP的环境风险水平明显高于Nap,其风险水平接近BaP阈值。从再生水长期灌溉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长期考虑,本研究提出了改善再生水质量、提高植物根际和微生物降解等策略。

据了解,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绿地面积的增加,再生水灌溉已成为缓解园林景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处理后的再生水存在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经灌溉后进入水-土-植物多介质系统,对植物、土壤、地下水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环境风险。因此,了解多环芳烃(PAHs)这类检测频率和浓度高、毒性大的持久性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归趋路径、生物代谢特性,并评估处理再生水长期园林灌溉对环境造成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十分必要。

研究成果形成关于再生水园林灌溉过程中低环和高环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地下水-黑麦草多介质系统中的归趋和环境风险评价的论文“Fate of PAHs in treated wastewater reused as irrigation water: Environmental risks in water-soil-ryegrass multimedia system”在环境类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10.588)上发表,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嘉蔓,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1678052)和北京市科委资助项目(No. Z201100008220013)的资助。

推/荐/阅/读

| @全体北林人:加强防护,科学战“疫”!

| 欢迎“回家”,如期赴约!北林大69岁生日,补办了这场学位授予仪式!

| 推开这扇窗,遇见北林的秋

-bjfu1952-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新媒体联盟

出品 | 北京林业大学新媒体中心

来源 | 各单位

原标题:《科研动态 | 北林大近期科研进展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