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两省三地 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布最新发展成果

一个示范区,牵动两省三地。2018年11月,《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是首次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

“苏皖示范区构建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畅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在三级运作机制下,三地将围绕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规划等领域,搭建政府、民众、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平台,平等协商各项合作事项,以备忘录、计划表等形式落实具体事项。”近日,苏皖合作示范区对外发布了自成立以来的最新成果,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三地党委政府持续深化示范区建设,目前,示范区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趟出了一条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新路子。

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显示,2020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5444.7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53%、56%;财政收入达438.72亿元,较2015年增长67%。示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溧阳市经济总量迈进千亿,广德市和郎溪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3%、7.6%。

随之而来的是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显著增强,溧阳跃升至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5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24位、中国未来投资潜力百佳县(市)第5位;广德市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创新 “四个百强”,跨入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郎溪县获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最具投资营商环境价值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等称号。

不仅如此,示范区的产业比重还实现新的突破,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9.8:52.9:37.3调整为2020年的7.6:50.4:42,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溧阳市形成以七大百亿项目领衔的先进制造业四大支柱产业,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广德市重点培育打造电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唯一的电子电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获评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郎溪县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郎溪经济开发区顺利进入国家级培育期,被评为省绿色发展试点园区。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旅游业发展新业态。2015-2020年,示范区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次从186亿元、2086万人增至256亿元、2234万人,旅游总收入增加21.4%,打造了一批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和商业购物等互补型、差异化旅游产品。

同时,长三角一体化也为交通建设带来新机遇。示范区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已然形成,外部大通道方面,商合杭高铁、郎溪南站及广德南站建成运行,芜广铁路和宣杭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工程,宁杭高铁二通道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更加有力推动示范区东向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补齐“末梢路”、畅通“循环路”、拓展“产业路”,目前,溧宁高速已正式开工建设,宁杭高速溧阳东互通、曹山互通先后建成投运,360省道溧阳段、广宁高速、建平大道建成通车,溧阳、郎溪、广德三地主城区交通网络更加畅通,更加便捷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快车”。

在生态共治方面,示范区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日渐向好,2020年示范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6%,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1.9%、14.7平方米,较2015年分别提高2%、2.03%。

民生福祉方面,居民收入水平同样得到持续提升,2020年示范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达3.5万元,较2015年提高近40%。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示范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达13.9%,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46%,较2015年降低0.5%,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727元/人。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省三地将持续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等方面的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加快辐射和延伸优质公共资源,增强群众对示范区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来源:交汇点

原标题:《牵动两省三地 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布最新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