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精品,即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中国古代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显示其高贵和尊严。它融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既有实用价值,又赋予屏风以新的美学内涵,绝对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艺精品。
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了一件玉屏风,为东汉时期器物,现藏定州博物馆。通高16.9厘米、最宽15.6厘米。由4件乳黄色和褐色玉雕琢而成,由两侧支架座及中间上下两层雕刻玉片组成。
玉料呈黄绿色,局部有灰白色浸蚀。器由扁平且镂雕各式纹图的两个支架和两块屏板卯合而成。两块屏板两端各有一长方形扁榫,榫端各有一圆形穿孔,两个相连的圆璧内各透雕一龙,缠绕于圆璧正中的长方形孔中。中央两屏片有榫可插入两侧支架的孔内,上层玉屏片正中透雕神话“东王公”的形象,盘膝高坐。左右两边透雕一个跪着的一女子,周围透雕凤、鸟、麒麟、鸭、兽等形象。下层玉片正中透雕一妇人形象应是“西王母”,头部两侧日月相照,似乎象征着西王母与日月同存,两侧各跪一妇人,四周透雕龟、蛇、熊等形象。
东汉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使用新疆和田玉雕制,采用了透雕、镂刻等多种琢玉技艺,人物、动物还加饰了浅刻线。
东汉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全屏雕神话故事,正与汉画像艺术的题材相似,形象组合不受时空、环境的制约,手法颇为自由。整个画面神采飞动,超世脱俗,表现为一种特有的浪漫主义遗风。
东汉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上的图案,虽属神话内容,但它是玉器中将人物、景物、动物组合在一起的最早实物,也是塑造最早的群像,这可能受到东汉石刻的影响,在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美术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此器为迄今所见最早,且为汉代玉器中唯一一件玉座屏,屏风至迟是在西汉时期出现,玉屏风和座屏也常见于记载,但出土的仅此一件。 其上所饰的纹饰为迄今所见物种最多和饰有东王公、西王母像者,在玉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记者:杨晓君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