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把10月15日定为“全球洗手日”,呼吁全世界重视“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提醒公众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洗手有什么好处?
洗手,这样一个每天必做的简单动作,竟然也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疾病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的双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手是最常接触物体的部位,非常容易沾染大量病菌。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可以预防约30%-47%的儿童腹泻,以及23%的儿童呼吸道感染。
什么时候要洗手?
怎样洗手?
1. 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 取适量洗手液于掌心揉搓起泡。
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20秒,注意清洁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尖、指背和指缝。
4. 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 擦干双手关水龙头。
请记住,正确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
小贴士:
免洗手消毒剂并不能代替洗手,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流动水+洗手液/肥皂”。
近期,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小习惯大健康”世界洗手日科普系列宣传活动正在本市开展。
你会正确洗手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科普小视频吧!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科普来源:
@上海疾控
原标题:《20秒拥有一双干净的手 | 全球洗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