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吸毒的人,最后怎么了?

文 | 张小乙

审稿 | 韩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医典”(ID:Dr_TXyidian),原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3日,原标题为《那些吸毒的人,最后怎么了?》,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最后,还有一些我们想告诉大家的事。

1、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毒品有哪些,以及如何分辨?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K粉、大麻等。

鸦片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俗称大烟,一般呈黑色或褐色,味苦;

海洛因是吗啡类毒品总称,俗称几号、白粉、白面,白色晶体粉末,本身是酸味;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 ;

摇头丸,冰毒的衍生物,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

K粉学名“氯胺酮”,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大麻,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有毒大麻和无毒大麻。有毒大麻主要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

而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毒品,初次的接触往往都比较隐蔽。因此,请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零食、糖果,拒绝诱惑,对任何形式的毒品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的好奇或者尝试。

2、如何科学地戒毒?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针对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的诊断治疗指导原则,戒毒主要有五步:

第一步:“替代法”。

就是让戒毒者用美沙酮、盐酸丁丙诺啡等药理相似,且毒性、依赖性较低的药物替代原吸食毒品,并逐渐减少直到停药,一般可在20天内帮助戒毒者平稳度过戒断反应期。

第二步:治疗戒断症状。

主要为对症治疗,具体方法为:

(1)睡眠和情绪障碍:对于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小剂量镇静催眠及抗抑郁药,应避免大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以防止其产生依赖;

(2)全身乏力、四肢关节和肌肉疼痛:可对症治疗或使用具有缓解戒断症状的中成药。

第三步:药物维持治疗。

对于戒毒治疗后反复复发的阿片依赖个体,应进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主要方法包括:美沙酮维持治疗、丁丙诺啡(复方丁丙诺啡)维持治疗。药物维持治疗并非是单纯服用替代药物,而是包括患者管理、医疗干预、心理/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等的综合干预方法。

第四步:药物防复发治疗。

简单来说就是防止复吸,避免与复发相关的因素:物质触发,即再次用药获得奖赏而触发;情景触发,看到同伴、用具、场所等所触发;应激触发,即由负性或正性情绪改变触发。避免上述这些可唤起患者对既往使用阿片类物质的记忆。

第五步:心理社会干预。

心理、社会干预主要是针对影响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对个体心理、行为及家庭、社会环境多个方面的干预,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3.请永远不要接触毒品。

2019年,我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万名,缴获毒品49.1吨。

而这些案件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个隐姓埋名的缉毒警察,据统计,缉毒警察的牺牲数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

为了避免被毒贩报复,他们接受采访时要打马赛克,牺牲了也只能留下无字墓碑,是真正守护我们的无名英雄。

请点一个在看,多一个人知道毒品的可怕,就可能少一个牺牲的缉毒警察。

参考文献

[1]Tallóczy Z, Martinez J, Joset D, et al. Methamphetamine inhibits antigen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and phagocytosi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PLoS Pathog. 2008 Mar;4(3).

[2]Prakash MD, Tangalakis K, Antonipillai J, Stojanovska L, Nurgali K, Apostolopoulos V. Methamphetamine: Effects on the brain, gut and immune system. Pharmacol Res. 2017;120:60-67. doi:10.1016/j.phrs.2017.03.009

[3]Hser YI, Hoffman V, Grella CE, Anglin MD. A 33-year follow-up of narcotics addicts. Arch Gen Psychiatry. 2001;58(5):503-508. doi:10.1001/archpsyc.58.5.503

[4]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http://www.gov.cn/xinwen/2020-06/28/content_5522443.htm

[5]卫生部《阿片类物质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http://www.nhc.gov.cn/yzygj/s3573/201712/d97b1676239542eea151227bc993315b.shtml

延伸阅读

宋冬野喊冤,网友怒了

文 | 邓睿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ID:guanchacn),原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2日,原标题为《宋冬野喊冤,网友怒了》,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1日晚,涉毒艺人宋冬野在演出被举报致取消后,发文“喊冤”,情绪激动。文中诸多观点引发巨大争议,遭到众多网友的批评和反驳。

12日,宋冬野的微博账号被禁言。在此之前,他曾用过激言语回复网友评论,目前已被删除。

宋冬野,1987年生,曾活跃于内地歌坛。2016年因吸食大麻被北京警方控制,此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微博长文中的争议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直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大喊“冤枉”: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冤枉,我没有杀害缉毒民警,也恰是缉毒民警告诉我,吸食毒品属于违法行为,贩毒才是犯罪行为,吸食毒品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

用错误的逻辑掩盖自己的过错:

“哪有什么无需就无供。在毒品这件事上,‘供’一直单方面创造着‘需’!杀人的一直都是贩毒者,不是我!”

以艺人工作不好干为由,为吸毒找借口:

“艺人这个行业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重灾区,而往往就在这种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贩毒者有预谋的出现了...谁能扛得住这个被伪装成糖的毒药呢?”

从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演出被取消”,到质疑法律公正:

“到底是相关法律法规算数,还是个别人只言片语的举报算数?”

“为什么在‘三年禁演期’过去由两年后,还要禁止我演出?如果恶意举报的‘群众’会左右法律的公正,那么买了票等着看演出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又算什么?”

对以上几点,众多网友进行了反驳和批评(宋冬野曾在部分评论下过激回复,目前已经删除)。

首当其冲的,是其“受害者”的言论。

禁毒民警是公安队伍里最危险、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2017年以来全国有30余名禁毒民警牺牲、60余名禁毒民警负伤。与毒贩交锋中,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这些伤痕,成为一道道无法抹去的“勋章”。

有网友引用2020年7月@中国警方在线 的微博,指责其言论不负责。“在这条罪恶的利益链上,吸毒者也是一环。特别是一些知名艺人缺乏自律自重,没有负起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那些为吸毒而花出去的钱都变成了毒资买了子弹,打在了缉毒警的身上!”

没想到,宋冬野随后竟回复,“觉得(委屈)”,被网友截图(目前这条回复也被删除)。

这则回复以及宋冬野此前的言论,使得不少网友、媒体站出来呼吁对涉毒0容忍,尊重、珍惜缉毒警察用伤痛、生命换来的禁毒成果。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针对其“艺人苦”的言论进行反驳。

其实大多数网友都持有相似的态度,即“可以重新做人,但别想再当公众人物”。

事实上,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2016年涉毒事件之后,宋冬野的音乐工作并没有停止。今年3月,他还在北京办过演出。

9月初,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艺人经纪。严格执行演出经纪人资格认证制度。

研究制定演员经纪机构、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等管理办法。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职业道德委员会职能,积极开展道德评议,及时对违法失德人员和纵容违法失德行为的经纪公司、明星工作室进行行业抵制和联合惩戒。

“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12日发文称:

大家不是不让他工作,而是不希望他以偶像和公众人物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涉毒的艺人,他们可以戒毒,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但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吸毒行为不只是个人恶习,更会在传播中被放大,尤其会对青少年的防毒意识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吸毒艺人可以复出,那些长眠地下的缉毒警察该怎么“复出”呢?对沾染毒品的公众人物说不,拒绝对毒品一切形式的美化和洗白!

原标题:《那些吸毒的人,最后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