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需谨慎
辨明真假平台
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
稍微不留神
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近日
端州一男子
被同一名网友连骗两次
共损失14万多元
长点心吧兄弟
(小编对此表示很无语……)
2021年9月22日,端州反诈中心接到群众X先生报称:其通过某交友APP认识了一名网友,短暂交流后,该名网友有意无意透露自己是做公益彩票投资的,平时可以赚不少“外快”,现在想找合作伙伴,问X先生是否有兴趣加入。听闻有赚钱的机会,X先生心动且马上行动,与该名网友商定了一个最终合作投资计划。
根据网友指引,X先生点击指定链接进入某“投资平台”,先后共转账充值了7万多元,不久系统显示账户内资金总额达60多万元(本金+盈利)。此时网友“善意”提醒X先生及时提现,随后平台客服以“提现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理由诱导X先生向平台多次转账共5万多元。所有操作完成后仍无法提现,X先生此时反应过来自己被骗,遂前往端州反诈中心报警。
了解所有情况后,接警警员向X先生明确此类手法是典型虚假投资平台类诈骗,提醒X先生要提高警惕,不要再轻信骗子说辞转账,以免损失更多钱财。
殊不知
距离报案时间不过三天,X先生再一次“光顾”反诈中心报警求助。原来,X先生上一次报警后不久,网友再次联系上他,称上次提现不了是因为网站在维护,且X先生没有及时缴纳相关税费,目前网友已经“好心”帮缴了部分。
因此前损失金额较大,X先生始终心有不甘,急于提现挽损,在如此“话术攻势”之下,X先生再次相信,遂按对方要求转账1.5万元。结果呢?如大家所想那般,X先生再次被诈骗,人和钱都石沉大海,消失不见。
投资理财诈骗手段分析
一、社交平台找目标
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Soul等社交软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者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帖、投广告,称有投资门路吸引受害人主动上门。
二、高收益背后藏陷阱
聊天过程中,犯罪分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话题引到投资理财上,以自己为例使受话人对赚钱方式产生兴趣,顺理成章把受害人引入陷阱。
目前已知的投资理财诈骗类型:
1、零风险炒股,骗受害人将钱交给“炒股高手”;
2、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骗受害人下载非法APP;
3、虚拟货币升值快,骗受害人大量购买。
三、先给甜头再骗大钱
前期犯罪分子会让受害人少量投入,期间受害人能顺利获得高收益,等受害人尝到甜头后加大投入,犯罪分子就要开始“收割”了。
已知的收割的方式有:
1、忽悠受害人频繁交易收取高额手续费;
2、提现失败需充值才能提现;
3、直接后台更改数据,想让你亏多少就亏多少;
4、直接删除好友卷款消失。
如何识别投资理财诈骗
1、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犯罪分子塑造的投资项目无一例外都是超高年化收益,甚至高达30%-50%,而且稳赚不赔。
2、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的,都是黑平台。犯罪分子制作的非法APP是无法在官方应用市场上架的。如果对方推荐给你的投资项目,只能通过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下载,千万不要相信。
3、向个人账户转账一定要警惕。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签订协议,资金将自动扣划,绝不会转账到个人账户。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或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都是诈骗平台。
警方提示
1、交友要小心,投资需谨慎!不要轻易听信陌生网友的指导和承诺,遇事要和亲人朋友沟通后再定夺,更不要轻易相信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
2、理财投资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不要轻易相信社交软件或投资平台里所谓的“老师”“专家”,更不要直接充值投资,很多APP或网站都是骗子搭建的虚假平台,可以随意修改数据。
3、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这极有可能是预设好的局,群里可能除了“你”以外,其他全部都是诈骗分子!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参与平台投资的,请立即开展自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捂紧钱袋子,不听、不信、不转账,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如遭遇疑似电信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端州反诈中心电话0758-2255110或110及时咨询或报警。
来源:端州发布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网站:http://www.zqdzfy.gov.cn/
原标题:《【全民反诈】端州一男子被同一名网友连骗2次!共损失14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