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经开区“十四五”档案工作规划发布→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确定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将初步建成档案治理、资源、服务、安全四大体系,推进北京经开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为北京经开区各项事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图

档案工作作为北京经开区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在记录北京经开区建设历史、支持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保障工委管委会日常运营、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园区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档案工作“十四五”规划,瞄准当前北京经开区档案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遵循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共享、走向现代化,加强制度设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档案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北京经开区各项事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依法治理当基石,服务为本为宗旨,改革创新生动力,科技引领强支撑,“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档案工作聚焦八大方面任务,即档案治理体系、制度标准、资源体系、服务体系、安全体系、信息化体系、数据运营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

“十四五”期间,在档案治理方面,北京经开区将着力建立“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职能融合”“档案管理与数据管理融合”的档案管理体制,形成以档案数据中心为核心、工委管委会各部门专兼职档案员为基础的档案组织体系,强化对北京经开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与服务,厘清档案部门与业务相关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解决北京经开区档案工作“历史欠账”,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档案制度标准建设方面,夯实基础,制定档案制度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国家档案法规标准宣传贯彻,并健全北京经开区档案制度标准。

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方面,拓展档案收集范围,实行存量档案清理移交、增量档案及时移交,同时鼓励园区企业将档案自愿寄存档案数据中心,依法接收破产、关闭企业档案,多措并举实现档案应收尽收、能收尽收。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重点。将通过实体档案数字化,建立数字档案馆平台等举措,全面实现档案在线利用服务,探索建立管理集约、系统集成、数据集中、服务集聚的档案服务新格局。通过制定档案数据共享利用程序和方法,构建档案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系统档案数据共享利用。

在档案精细化管理、知识化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将“死档案”变成“活数据”,将“档案库”建成“知识库”,实现从档案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跨越。加强档案编研展览,利用档案讲故事,推进档案编研展览成果数字化、在线化传播,留存北京经开区历史记忆。

安全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推进符合安全要求的实体档案馆建设,落实档案保密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健全档案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探索档案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为档案工作加装"安全锁"。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推进档案队伍专业化、建立档案专家库、激发档案人才队伍积极性和创造力。

“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基础平台、推进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建设北京经开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北京经开区档案智能管控系统、支持园区高科技档案数据公司发展、建立企业档案服务平台等举措,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档案工作方式。在数据运营体系建设方面,探索档案数据运营的“亦庄模式”,探索北京经开区档案数据共享平台,健全档案数据治理制度体系。

到2025年初步建成

具有“亦庄特色”的档案工作四大体系

打造具有“亦庄特色”的北京经开区档案治理体系,初步形成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特色,“数字档案馆、实体档案馆融合发展”的机构运行特色,“档案数据化、数据档案化”的资源建设特色,“企业档案寄存、开放数据交易”的利用服务特色。

打造资产化、资本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部门、全流程、全类型的档案资源体系,探索档案资产的登记、评估、审计。实现所有档案数字化、数据化,基本实现重要数据档案化、资产化。

打造共享化、智慧化的档案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北京经开区档案的知识化开发利用,基本建成北京经开区档案数据共享平台,档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打造长效化、常态化的档案安全体系,推进符合国家制度标准、满足档案保护和数据保密要求的实体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和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体系。

原标题:《最新!北京经开区“十四五”档案工作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