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各乡镇(街道)名称由来,你了解多少?

威宁,取“威镇安宁”之意。1954年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威宁县,是贵州的西大门,总面积6298平方公里,共有乡镇(街道)41个。现将全县乡镇(街道)名称来源逐一考究,并进行归类,管窥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

威宁县城(何欢 摄)

一、现有41个乡镇(街道)建立的时间及名称溯源

(一)最年轻的街道。201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五里岗街道析置开华和雄山两个街道。

1.开华街道。辖开华社区、梨银社区、骑龙社区、红山社区、和平社区。“开华”由辖区内“开华社区”地名升格代管,源于1958年创办“开华社”,当地成片的野木瓜树鲜花绽放,又值社会主义建设的春天,各族群众眼见开花结果,遂取“开花”为社名。因“花”与“华”同意,“开华”比“开花”文雅,后定“开华”为社名。

2.雄山街道。辖平山社区、寒洞社区、白岩社区、中塘社区。“雄山”源于辖区内“白岩社区雄山组”,“雄山”本是张家坪子附近的一个小山包,又名营包包,传旧时山下考取一秀才,其认为这山俊秀、风水好,遂美其名曰“雄山”。由“雄山组”到“雄山街道”,是地名的扩大代称。

(二)最早成立的街道。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草海镇析置六桥、海边、五里岗和陕桥四个街道,并将小海镇和平村、羊街镇棒木村、骑龙村、梨坪村、红山村划归五里岗街道管辖。

1.六桥街道。辖星光社区、威昭路社区、建设东路社区、中山路社区、民享路社区、解放路社区、威宣路社区、县府路社区、南泉路社区、人民中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和龙凤村、响塘村、前进村、塔山村、富民村、鸭子塘村、大马城村、草海村,“六桥”源于辖区内古迹六洞桥的简称,1991年建镇撤区前原草海镇的“六洞”办事处同样出此。《威宁县志》记载:“六桥烟柳堤,威宁八景之一,在城东南1公里草海中,由六洞桥、柳堤、望海楼、川祖庙、松坡亭组成”。

2.海边街道。辖西海村、海边村、下坝村、大洼塘村、普山村、燕山村、银龙村、黄仓村。“海边”源于辖区内“海边村”的扩大代称,加上本街道所辖区域在草海北边,其最大的观海公园草海北坡让人流连忘返,主街滨海大道也有“海边”之意,给人无限美感。

3.五里岗街道。刚成立时辖11个村,析置开华、雄山街道后,管辖区域缩小为五里岗社区、梨坪社区、棒木社区、磨石塘社区、燎原社区。清道光《大定府志》写作“五冈”,民国《威宁县志》写作“五里冈”,即城北五里之山冈,形成地名后泛指毛家山以北大片区域,2011年规划建设五里岗工业园区。

4.陕桥街道。辖新坪村、阳关村、赵山村、板仓村、高坪村、孔山村、新河村、新义村、新发村、新林村、陕桥村、天龙村、大山村。“陕桥”取自辖区内“陕桥村”,原写作“闪桥”,源于附近清水沟上旧时建有木桥,人马过桥闪动得名。

(三)最年轻的镇。201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同意玉龙、兔街、海拉、岔河、黑土河、金斗、哈喇河、斗古八个乡改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玉龙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玉龙乡,即1991年撤销原玉龙乡、田坝乡、王寨乡、合并建立的新玉龙乡。“玉龙”地名源于“境内有一山似龙形,故称玉龙”,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玉龙乡。

2.兔街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兔街乡,即1991年撤销原兔街乡、雨科乡、高原乡,合并建立的新兔街乡。“兔街”是十二生肖地名,即逢兔日赶的街子。民国时期设有兔街乡,1958年成立兔街人民公社。

3.海拉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海拉乡,即1991年撤销原海拉乡、枧槽乡、新村乡,合并建立的新海拉乡。“海拉”是彝语地名“海拉洛”的省写,汉译为海拉家居住的寨子。1952年建立大鸦乡,1957年改为办事处,驻“海拉洛”,遂以“海拉”为名。

4.岔河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岔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岔河乡、恰西乡、银厂乡、大寨乡、合并建立的新岔河乡。“岔河”名称“因论河、坝口河流于此汇合”而得名。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岔河乡。

5.黑土河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黑土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黑土河乡、新华乡、白磨乡,合并建立的新黑土河乡。“黑土河”为彝语“侯吐烘”音变而来,意思是从草海边搬来的土目,迁入地又有一河,慢慢变音为“黑土河”。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1953年建立黑姑乡,1963年更名为黑土河乡。

6.金斗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金斗乡,即1991年撤销原金斗乡、黑泥乡、围帐乡、合并建立的新金斗乡。“金斗之名,源于当地箐林掩荫,有一铺站,名箐头铺。后由‘箐头铺’谐音变为‘金斗’”。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金斗乡。

7.哈喇河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哈喇河乡,即1991年撤销原哈喇河乡、小米乡,合并建立的新哈喇河乡。“哈喇”系彝语音译,意为回族居住的地方。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61年合并小米、马脖管理区,改称哈喇河公社。

8.斗古镇。辖区范围为2015年前的斗古乡,即1991年撤销原斗古乡、关口乡、水塘乡合并建立的新斗古乡。“斗古”系彝语“斗仆”谐音而来,即彝族“德斗”家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斗古镇坪子小学附近。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斗古乡。

(四)最早的乡改镇。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同意秀水、双龙、麻乍三个乡改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秀水镇。辖区范围为2013年前的秀水乡,即1991年撤销原秀水乡、清水乡合并建立的新秀水乡。“秀水”名称“因境内中部坝子出水,水面常浮现有红锈,故称锈水,后改作秀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8年成立秀水人民公社。

2.双龙镇。辖区范围为2013年前的双龙乡,即1992年撤销原双龙乡、耿家乡、凉山乡合并建立的新双龙乡。“双龙”是“双龙桥”的省写,在今双龙政府南6公里,旧时在杨旺河上游支流上河建有石桥,上刻双龙,在桥边赶集;民国时将“双龙桥”街子迁至姬家营,“姬家营”地名逐渐被淡忘;1996年双龙乡政府迁小平滩,增设小平滩集市,遂称姬家营为“老双龙”。“双龙桥”作为村寨名和集市名,民国《威宁县志》均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8年改双潮乡为双龙乡。

3.麻乍镇。辖区范围为2013年前的麻乍乡,即1991年撤销原麻乍乡、得磨乡、戛利乡、富乐乡合并建立的新麻乍乡。“麻乍”系彝语音译,即杜鹃花盛开的冲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麻乍乡。

(五)最早成立、辖区范围缩小的镇。1991年建镇,2013年析置六桥、海边、五里岗、陕桥四街道,划出部分区域归街道管辖,涉及三个镇。

1.草海镇。即1991年撤销原草海镇、白马乡、东山乡、保家乡、小山乡、北镇乡建立的新草海镇,2013年析置四街道后,管辖区域缩为郑家营村、东山村、吕家河村、石龙村、白马村、中海村、同心村、卯关村、民族村。“草海”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不管其区域如何变更,始终围绕在草海湖的周围。1962年合并葡萄、新关管理区,改称草海公社。

2.羊街镇。即1991年撤销原羊街镇、辅处乡、兴隆乡、蛇街乡、严家乡、松林乡合并建立的新羊街镇,2013年将棒木村、骑龙村、梨坪村、红山村划归五里岗街道管辖。“羊街”即“羊街子”,十二生肖地名,即逢羊日赶的街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羊街乡。

3.小海镇。即1991年撤销原小海镇、朱戛乡、松山乡、三道河乡、金海乡合并建立的新小海镇,2013年将和平村划归五里岗街道管辖。“小海”即“小海子”的省写,雨水多时积水成海子得名,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建国前设小海乡,1958年成立小海人民公社。

(六)最早成立、辖区范围至今无变更的镇。从1991年撤区建草海镇,至1993年二塘镇组建完毕,威宁全境共有镇19个,草海、小海、羊街三镇因析置街道行政区域缩小,其余16镇行政区域至今无变更。

1.么站镇。即撤销原么站镇、抱都乡、香厂乡合并建立的新么站镇。明代设有“腰站铺”,介于“乾海子铺”和“箐头铺”之间;“腰站”概元代设置的站赤,位于乌撒站和普德归站的中间而得名,供官兵休息和换马;民国《威宁县志》手抄本写作“南么站”(北么站在盐仓),威宁县志办点校本写作“南幺站”;新中国成立后写作么站沿用至今。1955年将第一区改称么站区;1953年建立瓜拉乡;1985年,“撤销瓜拉乡,建立么站镇”。

2.金钟镇。即撤销原金钟镇、夸都乡、文昌乡合并建立的新金钟镇。“民国九年,境内一小山形似古钟,故定名金钟”。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0年建立金钟乡,1959年改为金水管理区,1985年“撤销金水乡,建立金钟镇”。

3.炉山镇。即撤销炉山乡、结里乡、腊寨乡,合并建立的炉山镇。“炉山”是“香炉山”的省写,“因附近有一小山形似香炉,故取名香炉山”。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建立炉山乡。

4.龙场镇。即撤销原龙场镇、柳树乡、河块乡、长海乡、开戛乡合并建立的新龙场镇。“龙场”彝语为“火母嘎鲁秋”,意为竹林边逢龙日赶的街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龙场乡。

5.黑石头镇。即撤销原黑石头镇、贝古乡、蜜蜂乡、河边乡合并建立的新黑石头镇。“因境内公路旁的山腰有一块大石头,叫黑石头,故定名黑石头沿用至今”。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民国二十六年,威宁设九个区,黑石头是第九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黑石头乡。

6.哲觉镇。即撤销原哲觉镇、海田乡、居乐乡、铁厂乡合并建立的新哲觉镇。“哲觉”系彝语音译,即彝族“哲觉”家支居住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哲觉乡。

7.观风海镇。即撤销原观风海镇、果化乡合并建立的新观风海镇。“观风海”由“官防海”音变而来。“官防海”历史悠久,清雍正朝鄂尔泰的奏折中就提到过“官防海子”,其名盖明隆庆六年设赵班巡检司后,官府在塘房海子设防而来。《大定府志》载:“官防海子,在城西”;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有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5年威宁第六区改称观风海区。

8.牛棚镇。即撤销原牛棚镇、白碗乡、雨朵乡、红岩乡合并建立的新牛棚镇。“牛棚”即“牛棚子”,清朝时,云南昭通人在当地白洋柳树湾开煤矿,用牛运输,搭建许多牛棚子得名。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牛棚乡。

9.迤那镇。即撤销原迤那镇、麻窝乡、仙马乡,合并建立的新迤那镇。“迤那”系彝语音译,意为水很深,清魏源《圣武记》中写作“倚那”,在今迤那镇西北的破沟、催住及木营山一带。从勺哦住海子至破沟、催住一带区域,均是水源丰富的地方。迤那地名向东南方向移动,源于设立市集,先是“清朝一个叫陆长头的在毛集寨(今迤那火车站北端,叫塘房的地方)拉一街子,后出名”,这里依稀还有老人记得称“老迤那”;民国时期,金德祥将迤那街子迁至今迤那一小。总之,迤那地名起源后,向东南方向迁移了一段距离。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迤那乡。

10.中水镇。即撤销高坎子镇、中河乡、出水乡、仙水乡合并建立的中水镇。稻田坝有三条河,由东南至西北分别叫前河、中河和后河,“中水”是“中河”的古称。“在古代‘河’指的只是黄河,‘江’指的只是长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汉水、渭水、洛水等等”。受北方文化的影响,西南地区由“水”改“河”现象比较普遍,如“大渡水”改“大渡河”、“涂水”改“牛栏河”、“羊街水”改“羊街河”。尽管作为河流的“中水”变成了“中河”,但作为地名的“中水”却流传了下来。民国时期设中水乡。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8年将第八区驻地从黑土河迁高坎子,改称中水区。

11.龙街镇。即撤销原龙街镇、龙河乡、天桥乡、马踏乡合并建立的新龙街镇。“龙街”即“龙街子”,彝语“鲁秋节节”,指龙日赶场的热闹街子,说明龙街过去曾经是威宁北部片区非常繁华的中心地带。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5年改威宁第九区为龙街区。

12.雪山镇。即撤销原雪山镇、新街乡、法地乡、妥打乡、灼圃乡合并建立的新雪山镇。“雪山”原名“狗街”,自1953年建乡起,至1984年称“狗街”;1958年建水库时,山上积雪融化,汩汩清泉流入库区,遂定名为雪山水库。因“雪山”纯洁无污,加上该地为威宁北部高原,冬季常积雪,一些新单位弃“狗街”而用“雪山”命名,遂有“雪山牧场”“雪山中学”“雪山民族小学”,使用范围逐渐扩大。1985年,“撤销狗街乡,建立雪山镇”。

13.盐仓镇。即撤销原盐仓镇、高峰乡、么站乡合并建立的新盐仓镇。“盐仓”地名历史悠久,《明史·土司传》载:“安氏居盐仓”,《威宁彝族辞典》载,盐仓是“乌撒(俄索)苴摩(即君长)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方舆纪要》载:“府有盐池、银矿之饶”,《赫章彝族辞典》载:“明代以设盐库而改称盐仓”。后称盐仓府家,驻地因之称盐仓坪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盐仓乡。

14.东风镇。即撤销原东风镇、草坪乡合并建立的新东风镇。“东风”即“春风”之意,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1966年,鲁章、拱桥两公社合并后更名东风公社,当时有“东风压倒西风”之说,带有浓浓的时代特征。

15.二塘镇。即撤销新合乡、梅花乡合并建立的二塘镇。“二塘”即“二个水塘”之意。清朝嘉庆年间,在狮子山下有两个水塘,一路相隔,后来何姓人家迁居至此,将上塘填土种地,下塘填石建房,因此得名二塘。民国二十六年,威宁设九个区,二塘是第二区。1968年,威宁县二塘区三合、二塘两个公社划归水城矿区管辖,但威宁县二塘区公所机关一直驻水城大湾区二塘公社境内。1991年建镇撤区后,六盘水市钟山区将三合、二塘合并建立大湾镇;威宁县二塘镇政府驻原二塘区公所旧地中兴路居委会,故沿用“二塘”为新建镇名。形成钟山区大湾镇嵌入威宁、威宁二塘镇中兴路居委会嵌入大湾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飞地”现象。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0年设二塘区。

16.猴场镇。即撤销原猴场镇、人民乡、联合乡合并建立的新猴场镇。“猴场”彝语为“发窝诺秋”,意为石岩下逢猴日赶的街子。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录有“猴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猴场乡。

(七)建成后未变更的乡、民族乡。1991至1992年开展并乡工作,威宁共建乡16个,2013年改镇3个,2015年改镇8个,至今还剩5个。

1.石门乡。即1991年并乡撤销原石门乡、女姑乡、云炉乡合并建立的新石门乡。“石门”即“石门坎”的省写,昭通至镇雄的古道穿境而过,有栅子门立于两山之间,中凿石级为门坎,遂称石门坎,“上有绝壁千米,下有深壑百尺”,“东西来往客人非经此,别无道路可走”,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收录。民国二十六年,威宁设九个区,石门坎是第七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石门乡。今所谓“天然石门”,乃上世纪开山取石所致,非石门坎真正来源。

2.云贵乡。即1992年并乡撤销原云贵乡、新民乡合并建立的新云贵乡。“云贵”之名乃“地处云贵两省交界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云贵乡。

3.大街乡。自1959年大街与大松合并为大街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街公社,1984年改称大街乡,1992年规格升为科局级,大街乡所辖区域62年未变更,成为辖区固定历史最久远的乡。“大街”源于旧时集市名,逢虎日赶场,“当地习俗以‘虎’为大,故称大街子,此名一直沿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大街乡。

4.板底乡。即1992年并乡撤销原板底乡、登底乡合并建立的新板底乡。“板底”系彝语音译,即高山下的坳地。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名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1953年设板底乡。

5.新发布依族乡。即1991年并乡撤销原新发布依族乡、坪子乡、响水乡、开坪乡合并建立的新新发布依族乡。1956年成立原新发布依族乡,合并新寨、松发、拖海、乐居(倮基)4乡,取“新寨”之“新”、“松发”之“发”,寓“在新社会大发展”之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

二、威宁县乡镇(街道)蕴涵的文化意义

威宁县41个乡镇(街道)地名,历经沧桑而不变,按照数量多少排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一)地理特征类:草海、海边、五里岗、雄山、金钟、炉山、二塘、黑石头、中水、小海、岔河、秀水、玉龙、雪山、云贵、石门。通过这些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威宁大好河山的千姿百态、所处位置和气候特征,高山河谷、风霜雨雪、清泉浊水应有尽有,巨大的海拔差距,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正含义。

(二)民族文化类:黑土河、板底、哲觉、迤那、麻乍、海拉、哈喇河、斗古。威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各民族互为邻里,守望相助,创造了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通过这些地名,我们可以想象到各民族先辈在深山密林间穿梭狩猎、种地营生的劳动场景。

(三)社会习俗类:猴场、龙场、羊街、龙街、兔街、大街,废弃未作为乡镇名称的还有牛街、马街、蛇街、狗街等。威宁传统的集市以十二生肖命名,十二日一遇,可见旧时人员的稀少和交换物资的匮乏;同时,旧时的街子由当地豪强所控制,收取交易税,行商百分之三,坐贾百分之二;设置街子的人家没落后,新兴的豪强会将街子迁至自家地盘,引起地名的转移。

(四)军事交通类:么站、金斗、观风海。自秦开五尺道过境,威宁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日益紧密。从元代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设置的站赤,到明代的卫、所、哨、驿、铺,清代的营、迅、塘等,驻兵与邮传地名相互交织,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大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民族融合和中华一统作出了贡献。

(五)基础建设类:六桥、陕桥、双龙。桥梁具有联结各方的纽带作用,修桥补路是最传统的善举。或为官主政一方,或经商富甲乡里,均会以修桥补路的方式体现善举,方便行人。随处可见和经久耐用的是石拱桥。各种各样的“桥”汇集成我国地名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如云贵红军桥、观风海李子沟大桥、牛栏江老桥、东风拱桥、黑石头大桥、牛棚小石桥、双龙大石桥(杨旺桥)、羊街双拱桥等等,无一不人人称道、享誉四方。

(六)时代特色类:开华、东风、新发。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地名特色,如乌撒土司治下的“官寨”;都司卫所治下的四十八屯;富含封建王朝“教化”色彩的清威宁“十里”;民国时期的保甲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人的威宁各族人民取了大量富有革命色彩、体现幸福生活的新地名,如二塘区红旗公社、观风海区新村公社、中水区新华公社;村级就更多了,如炉山光明,迤那五星、合心,龙街红星、金星,草海前进、星光、富民,牛棚红旗、新华、和平,玉龙团结、和平、工农,小海银光、和平、新光,麻乍幸福、新光、红卫、红星,海拉卫星、火箭、东风、红光、新村、幸福等等。

(七)生产经营类:牛棚、盐仓。威宁矿产资源丰富。《宪宗成化实录》记载,明代乌撒卫就办有天生桥、稻田坝、奈童场等处银峒;《贵州通史》记载,威宁是清代贵州铜业中心,全省21个铜厂有16个在威宁;《大定府志》记载,清朝中期威宁境内的大型铜矿有陈家沟、铜川河和哈喇河。《方舆纪要》记载,乌撒“府有盐池、银矿之饶”,如迤那、龙街、雪山三镇接壤之处,有彝汉双语合成地名“粗都岩”,“粗都岩”下是汉语地名“盐井”,附近还产雄黄和石膏。解放后龙街公社、新街公社都在这里办过石膏厂,增加集体收入。自古以来,矿业开采、盐业运输等均能使参与者获得巨大的财富。

三、威宁县乡镇(街道)地名扩大、缩小和转移

地名作为汉语词汇,遵循汉语名词的总体特征。在指代和包含范围方面,有地名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形式。

(一)地名扩大。以村名为乡镇(街道)名,以公社(乡镇)名为老区名,这种形式最多,如开华、陕桥、牛棚、观风海、黑石头等;由组名跃升为街道名,有“白岩社区雄山组”一例。

(二)地名缩小。由老区所辖区域缩小为乡镇,所有老区均是这种形式,如中水区缩小为中水镇,牛棚区缩小为牛棚镇,大街区缩小为大街乡;由公社(乡)名缩小为村名,1991年后并乡,有的乡撤销了,原乡名缩小为村名,如原观风海区果化乡变为观风海镇果化村。

(三)地名转移。因街子、行政机构搬迁等原因,地名随之转移。如双龙,由“双龙桥”起,民国迁“姬家营”,1996年再迁“小平滩”,今又建新集镇;斗古由“斗古坪子”迁“三营”;迤那由牛棚邓家营、催住一带迁迤那塘房山(火车站北端),再迁今迤那小学附近;岔河,1994年乡政府迁结嘎,外地人遂以“岔河”取代“结嘎”。自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以来,因政府搬迁地名转移的乡镇不少。

地名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刻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威宁先民在改造环境、开发资源、建设家园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地名遗存。通过威宁现有41个乡镇(街道)地名,不仅能了解威宁地域区划的时代变迁,也能了解威宁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

参考资料:

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名录[Z].秦皇岛市资料印刷厂.1986(06)

2.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办公室点校.威宁县志[Z].1996(12)

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07)

4.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1990~2010)[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05)

5.什么是河,什么是江,什么是湖,三者的区别是什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9)

6.刘砺.漫谈六百年古镇幺站[J].乌蒙史话.?2016(01)

7.龙正清.赫章彝族辞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09)

8.禄绍康.威宁彝族辞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2)

9.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六盘水市地名录(水城特区)[Z].1982(12)

通讯员 马勋建

原标题:《威宁各乡镇(街道)名称由来,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