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舌尖上的非遗 | 不连条、不浑汤的面 你要来上一碗吗?

“应山奎面”(应山魁面)又称“银丝贡面”是湖北广水当地传统美食之一。其工艺特点:必须手工制作,采用当地上好面粉、土鸡蛋、小磨香油、食盐等为原料经过制面师傅调配,在“拌”“和”“揉”“搓”“拉”等工序下,制成“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的空心奎面。

相传“应山奎面”是明朝初年从四川夔县传入应山,由吴太盛(1613—1688年)老人对其工艺进行加工和改良,历经六代心手相传,在不断地工艺革新和原材料更新调配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吴氏“应山魁面”制作工艺严谨,其工艺程序大致为面粉30斤,水10余斤,盐4两,香油2两,20个鸡蛋蛋清。于晚20时和面直至拍打面团似有鼓声为止。盖上湿布醒1小时,21时30分,将醒好的面上木案,擀至三公分厚。再用刀将面割开,条状面如盘龙出现,接着扯条搓圆,放于盆中,状如草帽,再扯条搓圆置于另一盆中,接着再扯条搓圆回到和面盆。

面放在木案上割开后,两人操作,主搓互盘如游龙翻腾于案板左右间,由粗变细随心所欲,约23时左右盘卧回盆,盖上湿布再醒面。

和面时,不时变换手法,力度均匀有力,醒面时,用温棉纱将面盆盖实,保湿保温,防风防尘。于次日4时左右开始在羊角上上筷子上箱,也就是将土筷子厚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而后分签,再将分签后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这道工序在八时左右完毕,醒至上午十时开始出面,风干后包装出售。

“应山奎面”在工艺制作上极为严格,面粉“拌”必均,“和”必柔,“揉”必慢,“搓”必匀,“拉”必沉。十五字方法完美结合,才能做出细如丝,色如银的成品空心魁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记者:何杰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