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的书亭:有的大师需要时间沉淀出他的独特魅力

斯特林的书亭:有的大师需要时间沉淀出他的独特魅力 原创 郭驽 北京开卷 收录于话题 #郭驽书店设计巡礼 2个内容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十九世纪杰出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曾在他的长篇著作《双城记》中这样慨叹时代。

对于今天我们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句名言仍然适用。

这个时代“最好”,它让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快速被世人认识;这个时代也“最坏”,它使“网络空间”无限挤压“个人空间”,以致于今天的人似乎难以再长期专注于一件事。

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英国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和他设计的书亭,在那个时代却还没有机会感受互联网时代的烦恼。

他被称作“前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位建筑大师”,而这座书亭则仿佛是那个时代的时光胶囊, 成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最好的注脚之一。

01 两个怀抱:自然“怀抱”书亭,书亭“怀抱”人

斯特林设计的书亭位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个在世界建筑格局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城市。

1980年代末,已过花甲之年的斯特林,开始着手为阿森纳的威尼斯花园设计书亭。

作为永久性的书籍销售亭,书亭位于汽艇站和当时展览场地交叉点的战略位置上。整个书亭轮廓呈细长型,总占地约200平,长度约30米,宽度异常狭窄,只有6米。

因为亭身形状酷似一艘倒扣在地面上的船,书亭也被许多参观者称作“书船”。

斯特林为什么将书亭设计成船型?

后代建筑师对此揣测不断。在我看来,书亭的船型设计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寻找线索。

首先,船作为水中之物,与项目所在的水城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其次,作为阅读和售卖书籍的书店,将书亭设计成船型,也寓意书店承载着在其中徜徉的人们向知识和精神的海洋进发。

书亭突出的斜屋顶呈圆形,像极了树林中下垂的树冠。而建筑师用红木覆盖屋顶内、外部的材料选择,则使书亭与周围的树木更加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屋顶的突出部分在连续的玻璃条前面还恰好形成了一个保护区。如此一来,那仿佛是从城市商店中挪过来的橱窗,在屋顶之下,显得分外安详。并且,突出的屋顶设计还起到了保护展出书籍免受阳光照射的实际功用。

当然,室内仍然需要正常的自然光。因此,书亭特意设计了天窗,以保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自然光总能遍洒书亭内部空间。

而在这样的日子,透过树木间隙,参观者也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神奇的景象——用眼光远远探照,有时那一本本隔着玻璃橱窗展示的书籍,恍惚间竟像悬浮在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一样。

不仅是在赶赴书亭的路上远观,人们能看到大自然“怀抱”书亭。走进书亭内部,在被沿着圆圈摆放的书籍和橱窗外的树林风景包围时,人们也会再次产生一种置身书籍和大自然怀抱中的感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怀抱书亭,大自然和书亭里的书又同时怀抱游客,两个“怀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蕴无穷。

02 一个独行者:“没有固定风格”的建筑大师

詹姆斯·斯特林(1926~1992)

这样一座弥漫着遗世独立气质的书亭,究竟出自一个怎样的建筑师之手呢?

这是每个参观书亭的游客最好奇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得从20世纪说起。

如果把人类社会的演进比作一次长跑,那么进入20世纪后的它,在一系列具有飞跃性质的科技加持下,则开始进入冲刺阶段。

20世纪同样是世界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师极力宣扬自己所属的风格流派,有的甚至直接打起了形形色色的主义之仗。

但一探到底,各路“建筑英雄”斗志昂扬,无非为抢夺建筑领域的话筒,而背后考量又不外乎“名利”二字。

然而,作为20世纪的建筑史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的建筑大师,斯特林却是个显著的例外。

詹姆斯·斯特林正在绘图

如果把1945年进入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作为他建筑生涯的开始,至1992年逝世,斯特林一生在建筑设计领域耕耘了40多年。

我们知道,任何人在一个领域积累如此长的时间,都难免熬出所谓“经验”。但我以为,对于建筑设计这门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实践性艺术来说, “经验”很多时候意味着能够较快地按照已有的模子,大差不差地完成任务,却也时常意味着失去新意,落入平庸。

显然,斯特林一生都在警惕自己陷入建筑设计经验的牢笼。他的确有着自己独有的设计风格——“没有固定风格”其实也是另一种风格。

与许多建筑师不同,斯特林并不会先事先在心里给自己一番暗示——“我是某某风格流派的建筑师”,然后才开始自己的设计工作。他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设计手法,也几乎从不标榜自己或把自己归类于某一风格流派。

这从斯特林本人的主要作品中也能得到印证。

Leicester University: Faculty of Engineering with James Gowan

St Andrews University: Andrew Melville Hall of Resid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Faculty of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The Queen’s College, Florey Build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Fogg Museum Sackler Galleries (extension)

正如普利兹克奖(建筑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1981年斯特林获得该奖)的评委们所评价的那样:“詹姆斯·斯特林是在通过自己的力量与成就,推动着世界建筑事业的发展。他的建筑作品没有固定的风格,只要符合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一切可以调动融合的元素、样式都是可行的。詹姆斯·斯特林独特的风格,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也为后现代建筑开辟了新的方向。”

评语的字里行间,足可见大师成就之高。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据说生活中的斯特林是个对自己体型十分“佛系”且不修边幅的人。还有传言,斯特林生前对媒体不大友好。

个人认为,一个建筑风格如此“捉摸不定”的建筑大师,生活中某些举止言行有特异之处,倒也不足为奇。

斯人已逝,今天的我们或许应当更多关注大师的作品,从中去体味一代世界顶级建筑大师对建筑艺术的坚守与开拓。

03 一份尴尬的诗意:密林成稀疏草地

然而,令人感到尴尬的是,书亭所在花园中的树林早已逝去于历史之中,仅剩寥寥两三棵。

因此,今天的书亭只能矗立在一片稀疏的草地上。

也因此,从前那种穿越重重树木,终于在茂林中觅得一世外之境般的书亭的诗意感,也尘封在了历史之中。

对此,我也曾在造访书亭时驻足冥想:密林深处搭一书亭,这或许是斯特林最后的诗意。然而,当时过境迁,时代吵吵嚷嚷地碾压过我们每一个人,往日密林终成稀疏草地,曾经的诗意也难逃如今多少有些尴尬的境地。

斯特林曾说:“我从来不会想到什么风格,我只会尽力去找出什么是完成每个委托最合适的方法” 。

或许,面对时代的变迁,面对在这变迁中“诗意”成“尴尬”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该学学大师的工作方法论,不苛求一个特定模样的时代,而是去找出适应每个时代、也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哲学。

最后,我想说: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建筑设计大师,有的大师为后世留下了明确的设计技法和风格,而有的大师则需要在历史的进一步沉淀中,才会渐渐显露他创作的独特魅力。显然,斯特林属于后一种。

专栏作者介绍

郭驽,AUD Design Consulting Inc.创始人及设计总裁。

郭驽先生为当代知名建筑师,曾主持或参与多项重量级文化及观演类公共建筑设计,如获得美国建筑师联合会奖的北京天文馆新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洛杉矶中城的标志性建筑的LA LIVE! ,重庆湖广会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辽宁出版集团锦州北方新生活书城、广西大学漓江书院,深圳书城中心城改造等。在商业建筑领域,郭驽先生主持设计了华润重庆万象城一期及二期、青岛万象城一期及二期,上海自贸区森兰东靖路TOD等重量级城市综合体项目。

郭驽先生于2006年参与创办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津大学建筑硕士跨文化设计课程(UCLA-TJU Cross-Culture Design Studio),任课程导师。又曾获邀担任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建筑学院设计课程评委,并于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发表学术演讲。

原标题:《斯特林的书亭:有的大师需要时间沉淀出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