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柴”作为七件事中头一件,是有道理的。因为,把生的烧成熟的靠的就是“柴”(燃料)。过去乡村百姓做饭自然是用“柴”,城市居民做饭的“柴”就是“煤”。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上海棚户旧里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
煤球工业诞生在上海
生煤炉、倒马桶,平常人家清早起来的两件事
上海最早使用煤炭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200年历史。当时都是湖南、江西生产的土煤,以杭州为集散地,上海煤炭商人从杭州采购,运来上海供居民、商家炊事之用。清咸丰七年(1857年),摊贩起家的煤商郁复在上海煤炭弄口(北京东路石潭弄)开设敦大成煤号。至光绪六年(1882年)上海已有煤炭店70多家,于光绪八年(1882年)在南市福佑路建殿屋三进,成立上海煤炭公所。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麦根路(今淮安路)华丰厂,用白煤屑掺黄泥做成价廉、耐烧的煤球。但由于手工操作,产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民族资本家刘鸿生得知当时市场滞销的白煤屑可制成市场热销的煤球,就派员出国考察机器制造煤球的技术。1926年11月,刘在上海创办第一家机制煤球厂——中华煤球公司第一厂。从此,煤球在上海居民、商家中才得以普遍使用。
紧贴苏州河的万航渡路2452号煤球八厂原址上的DOHO创意园 (摄影 姚志康)
DOHO园区门前第八煤球厂简介铭文与旧照 (摄影 姚志康)
计划经济时代煤球定量供应
居民日常做饭靠煤球炉子,烧煤球最麻烦的事莫过于天天生炉子。人们清晨起床后,就把炉子拎到门口,或是弄堂口的通风处,先掏净隔夜燃尽的煤球灰,接着用废纸点着引火的刨花之类的小柴爿(劈柴),而后加几块大一点的柴爿,同时往柴爿上放一层煤球,顿时浓烟滚滚。随后,赶紧扇动大蒲扇,以防熄火。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整条弄堂被浓烟笼罩,过往行人熏得直流眼泪。
当年,清早起床生煤炉,煤烟伴着晨雾飞扬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上海市区居民用煤实行“划片定点、凭证记数”供应。到1969年又推出定量供应,城镇居民1~2人户供应l00市斤;3~4人户供应140市斤;5~6人户供应160市斤;7~8人户供应180市斤。
当年上海县燃料公司颁发的居民煤制品购买证
上海市燃料公司颁发的居民煤球购买证
笔者家10口人,供应200市斤。而我家却很少买煤球,而是买下脚料。下脚料是成堆煤球卖到最后的碎渣粉末,价格是煤球的一半,很经济。我家对应古北路天山支路口上的那家煤球店。家父将碎渣买回家后,兑上水和匀了,再用一把旧饭勺,做成形似水饺的“煤饺”。这煤饺不能放在地上晾晒,必须放在废旧门板上晾晒,一旦变天便于搬回家。儿时,遇上好天气,跟着父亲做煤饺。
蜂窝煤不用天天生炉子
1964年起,上海推广圆柱状煤饼,因中间12个孔,形似蜂窝,亦称蜂窝煤。长宁区自1966年后,蜂窝煤年销量逐年上升。
扁圆形的煤球,也称“鸭蛋煤”
12孔的蜂窝煤饼
用煤饼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天天生炉子,晚上换上一块新煤饼,关上炉门一夜不灭。如果,家里蜂窝煤炉几天没生火,想生火了,带上一块煤饼到邻居家换取一块正燃烧着的煤饼,放进自家炉子,上面再叠放一块,不一会儿,火苗上窜。
供应煤饼后,长宁区燃料公司辟有12个煤饼加工场,18台煤饼机生产。但每到月头门店还是出现居民排队情况。为解决月头供应量大、平时供应量小的“不均衡”问题,门店采取增加半成品供应的措施。半成品即已经拌好尚未压制成型的原料,居民买回去自己压制。家父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节约家庭开销的办法。花钱请人做了一个煤饼模子。同样,把压好的煤饼放在旧门板上晾晒。
煤球厂粉碎的煤粉拌上黄泥送往各供应站,图为供应站生产煤饼场景
曾担任长宁区燃料公司经理的陆锡民先生回忆道,当时上海居民“买煤难”,难就难在上海不产煤,全靠国家从产煤省调拨。运煤大船到黄浦江后,通过驳船从苏州河里运到三角场的长宁煤球厂。驳船从黄浦江苏州河口一路驶来要穿过十多座桥,因为都是拱形桥,船一路顺畅。唯独到了长宁区,受到凯旋路沪杭铁路桥的阻碍,因为铁路桥桥孔是平的,一遇涨潮,运煤的驳船无法穿过桥孔。要等到退潮后,船才能穿过桥底,将煤运到厂里,这就造成窝工等料、门店断货的窘境,这座铁路桥成了当年全区市场供煤的咽喉要道。
凯旋路沪杭铁路2号桥(现已拆除),当年是长宁燃料供应的咽喉要道(来源 区地名办)
实现了“燃气全气化”的目标
1987年,上海使用煤饼的居民共有l04万户,年耗煤炭100多万吨。据市环卫部门介绍,1987年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最大的组成部分竟然是煤炉烧下来的煤灰残渣,占上海城市垃圾近40%。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当时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决不能把上一个世纪遗留下来的落后生活方式,带到下一个世纪”。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上海的煤气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绿色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
从1986年起,上海市委、市政府把居民煤炉逐步改为煤气或液化气列为“爱民工程”,8年时间80多万户居民告别煤球炉。截至1999年的8月,上海16个城区的平均气化率已达到98%,完成了上海城区燃气全气化的目标。
2010年代后,上海天然气使用逐步取代煤化气 (摄影 姚志康)
从煤球到煤饼,从煤饼到罐装煤气,从罐装煤气到管道煤气,从管道煤气到管道天然气,上海市民“开门七件事”中的第一件事“柴”之变化实现“四级跳”,这一变化过程折射出国家发展给人民带来的福祉是真真切切的。
猜你喜欢
原标题:《【记忆】“生煤炉”,是四十年前上海每家清早的“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