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淦,男,1956年出生,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五届“银蛇奖”特别荣誉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0年获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4月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岐黄学者,情系针灸
上世纪80年代末,吴焕淦来到浙江中医学院,师从高镇五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他在实践中发现艾灸中脘、气海、足三里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结肠炎患者慕名求治,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为之后围绕“肠腑病症,从脾论灸”开展系列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吴焕淦到上海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陈汉平教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肠腑病症,形成了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难治性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创建了疗效确切的3项针灸特色技术:“温养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艾灸技术”、“温养脾胃、补肾通络艾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技术”、“温养脾胃、疏调肠腑气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技术”,创新了中医针灸对肠腑病症的认识,建立并系统论述了“灸补脾胃、调和阴阳的理论与治法”,显著提高了中医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临床疗效,相关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流派传承,创新发展
2009年,吴教授牵头申报的“陆氏针灸疗法”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教授在“陆氏针灸疗法”的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力倡温针、“伏灸”,临床疗效显著,并定期召开研讨会积极推动“陆氏针灸疗法”在全国的推广和应用,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还被推举为上海市非遗协会理事。
在传承的基础上,吴教授不断进取、创新发展,在灸法应用与研究方面取得显著业绩。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总结出艾灸疗法温通温补的临床效应规律,科学地证实了“人体对艾灸的温热刺激及其生成物的反应是灸效的科学基础”之学术观点;形成了“隔附子饼灸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特色治法”、“艾灸温补脾肾、活血通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特色治法”、“温补脾肾、镇痉熄风、扶正通络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帕金森病特色治法”等系列针灸特色疗法。并首次发现艾灸、针刺响应的脑区不同,为艾灸、针刺精准治疗提供了研究资料,还科学地回答了艾烟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安全使用艾灸疗法的临床策略。
开拓进取,永攀高峰
吴教授大力推动针灸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影响力。2007年,吴教授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科组织者及学术带头人牵头申报并中标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吴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第二期、第三期上海市针灸推拿重点学科建设,验收评估结果均为优秀。2009年,吴教授创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多年来致力于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建设,研究水平达到同领域领先水平,多次被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室创立至今,已培养出了1位岳阳医院名中医、2位岳阳医院中青年名中医,2位上海领军人才,以及4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优秀中青年人才。
作为首席科学家,吴教授先后完成2项国家973计划针灸项目(科技部专家组验收均为优秀),主编学术专著10余部,任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2017年度和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2019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2019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刺法灸法学》课程联盟理事长,人卫十四五重点图书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针灸学》主编。
【门诊信息】
吴焕淦 教授:擅长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面瘫、桥本甲状腺炎、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帕金森病等。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六下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医疗门诊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微信订阅号二维码,欢迎扫码关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二维码,欢迎扫码关注!
原标题:《【名医传承·风采篇】岳阳医院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