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谭乔的后网红生活

谭乔在流浪猫狗救助中心。本社记者黎志飞/摄

记者|陈和秋 黎志飞

责编|王 蓉

正文共3343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

在四川成都,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交警谭乔。2005年—2018年,他主持的四川地面频道节目《谭谈交通》备受当地观众喜爱。而在互联网上,谭乔和他的《谭谈交通》早已火出圈。节目中关于“二仙桥大爷”的片段被单独剪成视频,在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上收获了1000多万的点击。

在网友心中,这档旨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交通节目早已超越普法初衷,更像一部展现人生百态的硬核喜剧。如今,节目停播了。谭乔也已年近半百,不复当年意气风发,但他时常想起那些节目拍摄的日子,回想那些高光时刻和背后的激情与焦虑。

热度未减

《谭谈交通》从未过气。今天,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谭谈交通”,马上会跳出关于这档节目的各种片段和合集。

这些视频里的大部分内容,粉丝小利(化名)都看过。今年是她在美国留学的第六个年头。做饭的时候,她常常打开《谭谈交通》,把它当作背景音乐,边听边忙手里的活儿;饭做好了,她就坐下来边看边吃。

这个习惯养成已有近十年了。在家乡成都读本科时,每到饭点,她就喜欢守在电视机前收看《谭谈交通》。出国读研后,她更爱看这档节目了。在美国,周围人都卷着舌头说英语,只有《谭谈交通》里的“川普”让她倍感亲切。有时碰到同样来自川渝的同学,一说起《谭谈交通》,气氛马上热络起来。

尽管这档节目已于2018年停播,但节目里的“名梗”成了川渝留学生聊天时的经典话题。今年4月,小利和朋友还在国外某聊天网站上专门建了个临时聊天室,起名“二仙桥大爷和谭Sir”。这源自《谭谈交通》流传最广的一个片段。

聊天室里,有同学用语音模仿这个著名桥段,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个网友进入聊天室,兴致勃勃地聊“谭Sir”和这档节目。

其实,《谭谈交通》不仅是川渝留学生的心头好,谭乔的留学生粉丝来自全国各地,留学地点也几乎遍布各大洲。对他们来说,轻松逗趣的《谭谈交通》不仅是绝佳的下饭节目,更是他们一腔思乡之情的寄托。

大约在2015年,谭乔接到一通电话,朋友的儿子从美国留学回成都,说是谭乔的粉丝,想请他吃饭。见面那天,一共来了20多个留学生,有在日本留学的山东人,有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河南人……他们只因为喜爱《谭谈交通》而汇集到成都,想亲眼见一见陪伴自己度过异乡孤寂生活的偶像。

那是谭乔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的节目有这么多年轻观众。时隔多年,回忆起那一天,他依然深受感动。

在学生们的建议下,谭乔入驻了B站。他常在上面发《谭谈交通》的节目片段。这些都是他精心保存下来的资源,原本只是想留给孩子看,现在公开,其实是为了给网友的二次剪辑提供素材。他并不介意网上关于他的鬼畜视频,在他看来,如果这些二次创作能提升网友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二手主持人”

小利第一次亲眼见到谭乔,也是在2015年前后。在小利看来虽然是“网红”,但谭乔没有一点架子,路上碰到求合照的路人,也都一一答应,只是话不多,远没有节目里活泼。

其实那时候的谭乔正处于节目制作的瓶颈期。他觉得自己几乎江郎才尽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的眼里容不下一点瑕疵。特别是主持《谭谈交通》时,他对自己的要求尤其严格。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安慰他,节目只要能做到60分就可以了,谭乔觉得不行,80分才是他心中的及格线。

别看节目轻松有趣,但主持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对谭乔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主持人来说,他需要从头学起。

为了练眼神和口播能力,开始的一两个月,他常常在下班后打开摄像机,对着镜头找感觉,学习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从容自信。为了能持续不断地产出亮点,私下里,他努力拓宽知识面,从诗词歌赋到网络流行事物,都要有所了解。

谭乔常自嘲是个“二手主持人”,但在他严格的自我要求下,原本的交通节目被生生做成了广受网友喜爱的普法节目。

节目的成功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交通节目热,其他地方台陆续推出交通说法的同类型节目,但没有一档节目能做到前者的流传之广、热度持续之久。

谭乔很快引起了其他媒体的注意。2006年,有媒体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的条件很丰厚,高薪、有房,但谭乔拒绝了。他说自己更喜欢成都,那时候又刚开始谈恋爱,不想离开。而在内心深处,他其实觉得自己不够格。

实际上,一直到2008年,谭乔才对自己的主持水平稍稍满意了些。如今,再回看自己的节目,他依然以严苛的眼光加以审视:“大部分节目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合格品。”即便看到那些令无数网友捧腹、被奉为经典的片段,谭乔也从不觉得好笑,他只遗憾,当时的自己为什么没能说得更好。后来,他干脆不再回看,免得徒增烦恼。

危难时刻 挺身而出

谭乔的完美主义并不止于自我要求,入职交警后,他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谭乔认为,身为党员,应当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毫无瑕疵。所以,他向往成为党员,又时常觉得自己不够格。直到2008年,终于如愿以偿。

2008年汶川地震,都江堰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谭乔正在附近做节目,他立即向上级请求前往都江堰支援救灾。

地震发生次日凌晨4点左右,谭乔就到了都江堰。白天,他作为交警,根据组织安排展开救援。而夜里,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着车,在附近灾区自发组织救援。

他们在自己的车里塞了满满的零食和饮用水,多到后备厢盖子都关不上,趁着夜色向灾区进发,一路上见到受灾群众就停下来分发食物和水。

要说惊心动魄,还是在什邡县帮忙转运伤员。2008年5月14日凌晨,天降瓢泼大雨,在什邡县人民医院四楼的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约摸40岁的男人,一根腿骨已被砸断,皮肉之下,白骨森然可见。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当地医疗系统几乎陷入瘫痪,没有开展救助的条件。

谭乔和一些志愿者就帮着转移医院里的伤员。谭乔对着伤员喊了声大哥,背起人就往楼下走。然而,刚到楼梯口,脚下又传来震动。顿时,所有人都僵在原地。

其实所谓楼梯,就是几块木板搭成的。余震袭来,简陋的楼梯也跟着晃动,“咯吱咯吱”的声音在哗啦啦的雨声中格外清晰,刺人耳膜,仿佛轰塌巨响的前奏。

“大哥,我们可能要死在这里了。”谭乔几乎要绝望了。“运气没有那么差吧。”背上的大哥操着当地方言,一口气说了好几遍,好像这样就能赶走霉运似的。

他说对了,楼没有塌。余震停息,谭乔以最快的速度下了楼,冲向自己的汽车。里面已经坐着两名伤员,一个包扎着头,一个手受了伤。安置好第三名伤员,谭乔轻轻松了口气,对着他们说:“如果我死在这里,记得是谭乔救的你们。”七分戏谑,三分坚定。说完,他转身冲进医院,寻找下一个救援目标。

那一周多的时间里,谭乔就过着白天做救援者、晚上当志愿者的日子,只有中午的时候,在交警队工作大楼前的空地上打个盹儿。

也因为尽心救援,谭乔被批准“火线入党”。条件所限,他和另外3名同事,就在废墟上宣誓入党。很多年以后,谭乔依然记得当时的自己热泪盈眶、满腔激情。

他始终牢记,党员要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作贡献。

“出了名的有爱心”

《谭谈交通》停播后,谭乔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慈善活动上。从年轻时候起,他一直坚持公益。“谭乔是出了名的有爱心。”一位成都媒体人告诉记者。

他常去福利院给残疾儿童上课,讲道路交通安全法,或者用手语给孩子们表演歌曲《爱》,和他们一起“唱”跳。

前不久,他在成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下成立了“谭Sir星星儿童助残基金”,用来帮助残疾儿童。

公益之外,因为节目的热度,这些年,谭乔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回答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感觉要被各大媒体掏空了。”他开玩笑说。但碰到相似的问题,他还是尽力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这样强大的共情能力和细腻心思也被谭乔带进了节目里。碰到家庭困难的违法者,谭乔总是自掏腰包、慷慨解囊,当着受赠者解释说,钱是过去执法时碰到的一名交通违法者捐助的,希望留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句话半真半假。谭乔确实碰到过一个留下500元捐款的交通违法者,后者希望通过他把钱捐给浙江温州一个重病女孩儿。但女孩儿的家人婉拒了,他们告诉谭乔,捐款已经足够,不需要更多了。找不到捐款人的谭乔只好决定,将钱留给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后来,他经常慷慨解囊,捐的金额早就超过了500元。这笔总也“花不完”的捐款被节目弹幕中的粉丝一语道破:“就是谭Sir的钱。”其实,谭乔的善意谎言是为了避免让自己显得高高在上,他怕受助者感到有压力、被怜悯。

“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谭乔说。

原标题:《人物 | 谭乔的后网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