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坊里的故事

土梁压榨菜籽油工艺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工艺生产出的菜籽油澄黄清透,醇香浓郁。岐山县老土梁榨油是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粮油加工的早期形态,属于作坊形式,榨油的地方叫做油坊,榨油的师傅被称为“油婆师”,土榨油必须在特定的房子里进行,其设施有油坊车间,内设油籽料准备作坊和榨油作坊。备料坊有风车、砂锅、石磨等附设用具,榨油作坊内设蒸锅(蒸油籽),油梁(长约15米,直径0.6米左右)、制油坨的模子、包坨布、木槌等榨油工具。其工艺主要有清理油菜籽,炒油籽,蒸油籽、包坨、上榨,加屑子,开榨及出油等工艺。土榨油使用的是原始的机械和工具,每次榨取菜籽油较少,适用于农村人家自榨自用,土榨油技艺费时费力,且出油率低,已逐渐被现代榨油技艺所排挤,这种流传千年的榨油技术一般需要5-6名壮汉巴式,近年来人们人们开始崇尚“绿色”土榨油因为没有添加剂而备受欢迎,现在部分土榨油作坊因此复活,若加以保护,土榨油这种工艺不至于失传。

 

岐山县的老土梁压榨菜籽油工艺是宝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就是油坊的老板——老范。

 

将炒好的油菜籽放进风车吹尘,去除杂质,进行精选。

 

将经过炒制、吹干净的油菜籽倒进石磨里。

 

利用石磨进行碾压,将菜籽磨成细腻的粉末,方便后续的加工。

 

压榨过的油饼和油坊里的劳动工具。

 

将磨好的粉末放进蒸笼,蒸制一般需要30分钟。

 

磨好的粉末放进蒸笼,这是蒸制过程中。

 

将蒸好的粉末放入上下无底的铁箍中,再用麻绳缠紧,将菜籽粉末做成油坨。

 

将蒸好的粉末放入上下无底的铁箍中,再用麻绳缠紧,将菜籽粉末做成油坨。

 

将蒸好的粉末放入上下无底的铁箍中,用木槌反复捶打压实。

 

捶打菜籽粉末的“油婆师”一定要身强力壮。

 

用木槌反复捶打压实。

 

用力的用木槌反复击打压实。

 

将菜籽粉末做成油坨。

 

将制作好的油坨放入土梁油槽,再利用杠杆原理,运用木梁进行压榨,压榨出菜籽油。

 

将制作好的油坨放入土梁油槽,再利用杠杆原理,运用木梁进行压榨,压榨出菜籽油。这是在等待过程中。

 

将制作好的油坨放入土梁油槽,再利用杠杆原理,运用木梁进行压榨,压榨出菜籽油,等待出油。

 

这是压榨好的油坨从土樑下抽出。

 

经过第一次压榨的油坨,将其粉碎,继续上锅蒸制,反复三次,榨油全过程才算结束。

 

一道工序下来,“油婆师”已经大汗淋漓。

 

老板也很关心“油婆师”,替“油婆师”擦擦汗。

 

压榨出的菜籽油。

 

将压榨出的菜籽油放进储油器,经过五天以上的自然沉淀后进行过滤、罐装为成品油即可销售。

 

老油坊搞销售也有新招数。

 

津门网作者:宋喜良;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文联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