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科普|带你重新认识茶组植物(一)

原创 杨世雄 中国茶叶学会 收录于话题#茶科普3个

茶、咖啡和可可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基于文献和考古证据,中国利用茶的历史可追朔到两千年前[1-2]。中国是茶叶的原料植物——茶树的分布中心,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茶树资源[3-4]。茶树的分类是植物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更为茶叶界所关注。1961年,陈文怀[5]曾撰文提出建立茶树分类系统的意见;1981年,庄晚芳等[6]提出了茶树的种下分类系统;2000年,陈亮等[7]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种的茶组分类系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芳赐[8-10]和谭永济等[11]描述了不少新的茶树植物,我国茶叶界学者也在茶树植物的分类上做过不少的尝试和探讨[12-29],也有一些综述性的文章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论[7,30-36]。基于作者的植物分类学研究背景,本文就植物学学者关于茶树植物经典分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以供茶叶界和植物学界学者参考和交流。

茶树的概念

01

狭义的茶树

狭义的茶树系指茶这一种(含变种、变型等种下等级)植物,其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该学名虽然出现于1887年[37],但这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新组合(New combination),来自于Thea sinensis L.这个“基名(Basionym)”。后者是双名法的创立者林奈(Linnaeus)于1753年在《Species Plantarum》中描述的[38],因此,茶作为一个合格发表的物种的历史始于1753年。

由于茶这个物种是基于栽培植物描述的,栽培环境的多样性、杂交分化、人工育种等多种因素的多重作用导致了大量形态变异,加上当时人们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条件以及对物种与品种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早期该植物在分类学上的极度混乱。1958年,Sealy全面修订山茶属时,归并在茶种下的异名多达60多个[41],张宏达和闵天禄之后做了进一步的修订[3,44-48]。2017年,Zhao等[49]就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合格发表、模式指定等命名学方面的问题做了更为深入和详尽的经典分类学处理,明确指出,该变种的“基名”是Choisy[50]于1855年建立的Thea viridis var. assamica,不是从前广为认可的Masters[51]于1844年描述的T. assamica,后者没有合格发表过,该变种正确、完整的拼写应该是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var. assamica (Choisy) Kitamura。

02

广义的茶树

广义的茶树系指茶组(Sect. Thea)这一群植物,这是目前广为接受的茶树概念。这个组含多少种植物,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结果和观点,后面将详细陈述。

我国茶叶研究者早期通常持狭义的茶树概念[5-6],庄晚芳等[6]于1981年曾明确指出“所有茶树是属于一个种——茶树”,这显然受早期国外学者的影响[43,52-54]。随着调查和研究的深入,广义的概念逐渐被接受[7,30-32,34]。

茶组的建立

1958年,Sealy[41]指出Dyer是第一个对山茶属植物进行分组的人,他在1874年出版的由Hooker主编的《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54]中,在山茶属下建立了山茶组(Sect. Camellia)和茶组(Sect. Thea),分别对应于林奈所建立的山茶属(Camellia)和茶属(Thea)。这一观点一直被学界广为接受[3-4,44,47-48,55]。

然而,Sealy[41]的这一陈述是不正确的。2017年,Zhao等[49]指出,最早的茶组是在Dyer的分类学处理之前20年由Griffith建立的。Griffith[56]于1854年在《Notulae ad Plantas Asiaticas》中将山茶属划分为茶组(Sect. Thea)和山茶组(Sect. Camellia),前者以“花萼小,覆瓦状排列,芽鳞(Gemmis)(此处“芽鳞”应该系指小苞片,下同)少而疏松”为特征,C. bohea(钝叶茶)、C. theifera和C. mastersia等3种被列入该组;后者以“花萼覆瓦状排列、逐渐过渡到花瓣,芽鳞(Gemmis)覆瓦状排列”为特征,C. caudata(长尾毛蕊茶)和C. simplicifolia等两种被列入该组。该研究为区域性研究,仅涉及分布或栽培在印度阿萨姆地区的山茶属植物,并未覆盖当时已经发表的所有山茶属物种,是一个很不完善的山茶属植物系统分类,但茶组(Sect. Thea)的建立始于此。

在现代的山茶属分类中[3-4,41],C. bohea(钝叶茶)和C. theifera分别被处理为茶(C. sinensis)和普洱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异名,C. mastersia和C. simplicifolia被归入落瓣油茶(C. kissi),长尾毛蕊茶(C. caudata)通常是毛蕊茶组(Sect. Eriandria)的稳定成员。

未完待续

SUMMER.TIME

参考文献

[1] 方健. 战国以前无茶考[J]. 中国农史, 1998, 17(2): 6-14, 39.

[2] Lu H Y, Zhang J P, Yang Y M, et al. Earliest tea as evidence for one branch of the Silk Road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18955. doi: org/10.1038/srep18955.

[3] 张宏达.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4] Ming T L, Bartholomew B. Theaceae [M]//Wu Z Y, Raven P H, Hong D Y. Flora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7, 12: 366-478.

[5] 陈文怀. 我对建立茶树分类系统的意见[J]. 浙江农业科学, 1961(10): 485-486.

[6] 庄晚芳, 刘祖生, 陈文怀. 论茶树变种分类[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1, 7(1): 41-48.

[7] 陈亮, 虞富莲, 童启庆.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J]. 茶叶科学, 2000, 20(2): 89-94.

[8] 张芳赐. 云南山茶属的二新种[J].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2 (3): 341-343

[9] 张芳赐. 云南山茶属茶组一新变种[J]. 云南植物研究, 1997, 19(4): 437.

[10] 张芳赐, 丁渭然, 黄毅, 等. 云南山茶属三新种[J]. 云南植物研究, 1990, 12 (1): 31-34.

[11] 谭永济, 陈炳环, 虞富莲, 等. 中国云南茶树新种和新变种[J]. 茶叶科学, 1984, 4(1): 19-30.

[12] 李斌, 陈兴琰, 陈国军. 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J]. 茶叶科学, l986, 6(2): 7-14.

[13] 杜琪珍, 李名君, 刘维华, 等. 茶组植物的化学分类及数值分类[J]. 茶叶科学, 1990, 10(2): 1-12.

[14] 刘维华, 李名君. 茶种质资源大、小叶种种群化学分类的判别分析[C]//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叶科学研究论文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27-131.

[15] 鲁成银, 李名君, 刘维华, 等. 茶酯酶同功酶的研究[C]//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叶科学研究论文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32-139.

[16] 鲁成银,刘维华,李名君. 茶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的酯酶同功酶分析[J]. 茶叶科学, 1992, 12(1): 15-20.

[17] 彭英. 蛋白质亚基的分离及其与茶组植物的分类[J]. 中国茶叶, 1992, 14(5): 10-11.

[18] 束际林. 茶树种质资源叶肉结构及花粉形态的鉴定与演化[C]//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叶科学研究论文集(1991-1995).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12.

[19] 束际林. 不同资源茶树叶肉结构及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C]//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叶科学研究论文集(1991).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2-69.

[20] 束际林, 陈亮. 茶树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J]. 茶叶科学, 1996, 16(2): 81-86.

[21] 束际林, 陈亮, 王海思, 等.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J]. 茶叶科学, 1998, 18(1): 6-15.

[22] 梁国鲁, 李晓林, 王守生, 等. 四川大树茶染色体核型分析[J]. 茶叶科学, 1993, 13(2): 121-126.

[23] 梁国鲁, 周才琼, 林蒙嘉, 等. 贵州大树的茶核型变异和进化[J]. 植物分类学报, 1994, 32(4): 308-315.

[24] 陈亮, 童启庆, 高其康, 等. 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J]. 茶叶科学, 1997, 17(2): 183-188.

[25] 陈亮, 山口聪, 王平盛, 等. 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J]. 茶叶科学, 2002, 22(1): 19-24.

[26] 陈亮, 王平盛, 山口聪. 应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10): 1186-1191.

[27]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应用RAPD标记进行茶树优异种质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分析与分子鉴别[J].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2(3): 385-390.

[28]Shao W F, Pang R H, Duan H X, et al. Use RAPD analysis to classify tea trees in Yunnan [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 2(11): 1290-1296.

[29]李光涛, 梁涛, 张如琼, 等. 茶组植物的核型研究[J]. 茶业通报, 2007, 29(1): 25-28.

[30]陈炳环. 茶树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中国茶叶, 1983, 5(5): 14-15.

[31]陈炳环. 茶树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II)[J]. 中国茶叶, 1983, 5(6): 8-9.

[32]陈炳环. 茶树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III)[J]. 中国茶叶, 1984, 6(1): 6-7.

[33]陈兴琰. 茶树植物学分类的历史和展望[J]. 茶叶科学简报, 1985(4): 8-18.

[34]陈亮. 茶组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J]. 茶叶, 1996, 22(2): 16-19.

[35]潘根生. 对茶树分类研究的商榷[J]. 福建茶叶, 1997(2): 5-8.

[36]龚万灼, 张泽岑. 茶组植物分类研究综述[J]. 福建茶叶, 2006(2): 9-12.

[37]Kuntze O. Plantae orientali-rossicae [J]. Acta Horti Petrop, 1887, 10: 135-262.

[38]Linnaeus C. Species plantarum I [M]. Stockholm: Impensis Laurentii Salvii, 1753: 515.

[39]Linnaeus C. Species plantarum II [M]. Stockholm: Impensis Laurentii Salvii, 1753: 698.

[40]McNeill J, Barrie F R, Buck W R, et al.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Melbourne Code) [M]. Königstein: Koeltz Scientific Books, 2012.

[41]Sealy J R.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Camellia [M]. London: 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1958.

[42]Sweet R. Hortus Suburbiensis Londinensis [M]. London: Printed for James Ridgway, 1818: 157.

[43]Cohen Stuart C P. Voorbereidende onderzoekingen ten dienste van de selektie der theeplant [J]. Mededeelingen van het Proefstation voor Thee, 1916, 40: 1-328.

[44]张宏达. 茶树的系统分类[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20(1): 87-99.

[45]张宏达. 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l: 108-128.

[46]张宏达. 茶叶植物资源的订正[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 23(1): l-12.

[47]闵天禄.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J]. 云南植物研究, 1992, 14(2): 115-132.

[48]闵天禄. 世界山茶属的研究[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0.

[49]Zhao D W, Parnell J A N, Hodkinson T R. Names of Assam tea: Their priority, typ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al notes [J]. TAXON, 2017, 66(6): 1447-1455.

[50]Choisy J D. Mémoire sur les familles des Ternstroemiacées et Camelliacées [J]. Mémoiresde la Sociétéde Physique et D’histoire Naturelle de Genève, 1855, 14: 91-186.

[51]Masters J W. The Assam tea plant, compared with the tea plant of China [J]. Journal of the Agricaltural & Horticultural Society of India, 1844, 3: 61-69.

[52]Seemann B. Synopsis of the genera Camellia and Thea [J].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1859, 22: 337-352.

[53]Pierre L. Flore Forestière de la Cochinchine [M]. Paris: Octave Doin, 1887.

[54]Dyer W T T. Ternstroemiaceae [M]//Hooker J D.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London: L Reeve & Co, 1874, 1: 279-294.

[55]Chang H T, Bartholomew B. Camellias [M]. London: Timber Press, 1984.

论文原文:茶叶科学 2021,41(4):439~453《茶组植物的分类历史与思考》

论文作者:杨世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

参考引用:杨世雄. 茶组植物的分类历史与思考[J]. 茶叶科学, 2021, 41(4): 439-453.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4.001.

往期精彩:

原标题:《茶科普|带你重新认识茶组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