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夯实“硬基础”来提升“软实力”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于1994年成立,2012年被市经信委命名为上海市机器人产业园(宝山),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园区。2014年成为上海市首批转型升级试点区。2018年获批授牌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机器人研究与转化功能性平台。2020年授牌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成为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在全市小型园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8名,在全市108个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28名。2021年授牌宝山区经济数字化转型十大示范场景。
目前园区17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亿元的开工启动类产业项目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掀起建设高潮。园区重点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这一稳增长“压舱石”,日本发那科、德国赛赫智能、奥地利伏能士等多家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鑫燕隆、快仓(宝山)全球智能机器人研发总部、联东U谷、汽车产业互联网等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体的总部型企业都已落户园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生态链日臻完善。
做金牌“店小二”,
解决企业痛点难点
在顾村工业公司看来,解决好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是园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在围绕解决企业需求方面园区做了大量工作,并实现了“4个第一”。一是大陆汽配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登合一”(同步办理验收和不动产登记)拿到不动产证的项目,极大缩减企业验收程序和取证时间。二是宝禾仓储项目是宝山区第一个通过联审平台批复的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后,实现了企业“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三是中交数据中心项目成为宝山区第一个实施节余土地分割转让引进的项目,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集体土地。四是联东·宝山机器人创新港项目成为宝山区2021年第一个“拿地即开工”案例,项目方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当天,获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另外,在疫情期间,发那科三期项目在进行开工准备时发现工地电力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园区协调区发改委等部门,主动对接上海市北供电公司,将临时用电接电项目从现有10千伏架空线取电,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电、送电,解决了企业开工用电难题等。
顾村工业公司表示:我们一方面是园区发展的招商员,另一方面,园区更要做好产业链的链长,为企业架桥,引进更加优质的企业、更加优质的人才,融合园区企业产业资源,在赋能传统企业升级的同时,更好地帮扶中小企业,更大的开放应用场景,营造科创氛围,扶持企业成长,不仅需帮扶企业做大做强,更要培育园区自己的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今年我们还将努力创建上海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区、知识产权应用示范区,为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保护,打通绿色通道,保护好、服务好园区企业。着力推行公共工厂、公共实验室。
做有温度的园区,
为企业留才减压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如何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思考的问题。园区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配套了78间人才公寓,租金实行“三六制”,即园区、企业、员工各承担600元租金,公寓配套设施齐全,员工可以直接领包入住。并在人才公寓附近配套了中央厨房和配餐中心,不仅面向人才公寓的租客,还面向园区所有企业,菜品丰富,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价格实惠,日供应客饭量可达2000客。
↑↑ 多措并举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助推企业发展
园区聚焦硬环境建设,更注重软实力打造。自去年6月,园区与上海电信宝山局合作,全面推进5G数字孪生园区建设,结合电信5G通信技术和IT技术的优势,在新基建建设、5G+智慧制造,园区精细化管理层面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今年7月,园区被授牌“宝山区经济数字化转型十大示范场景”。通过5G、云、AI新技术场景应用和智慧园区建设,打造“1+1+N”(即1个基础设施+1个运营服务中心+N个智慧服务)的管理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有高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云上产业链服务,力求在服务管理、安全运营、能耗管理、产业数字化四个方面实现重塑和突破,推进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建设。
↑↑通过5G技术,
加速智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步伐
刚刚闭幕的上海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市委对宝山下一步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打造成为全市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点明了宝山新一轮发展的关键处、发力点,赋予了宝山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的历史性机遇。
智能制造产业是21世纪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宝山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战略引领下,机器人产业园锚定宝山科创主力军坐标定位不动摇,打响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这一副特色鲜明的“产业牌”。
↑↑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园区企业负责人有话说
通讯员:陈海娇
原标题:《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