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来!
江门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于2021年8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郭景坤院士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祖籍新会棠下(今蓬江区棠下镇大林村)。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863”新材料领域第二届首席科学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郭景坤主要从事陶瓷材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功适用于多种陶瓷与金属的封接,解决了我国电真空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研究成功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极好的耐热冲击和耐烧蚀性能。他研究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用材料与部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进行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的国家之一。近年从事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研究。
△郭景坤院士
郭景坤院士访谈录
2012年9月7日,
江门日报记者曾来到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许路
郭景坤院士家中。
小编整理了其中一些访谈内容,
带大家走近郭院士!
“你们好,请进。”郭院士的夫人李昆英女士一边热情地招待记者,一边向书房内唤道:“先生,你家乡的媒体朋友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矮个子老人出现在记者眼前。“欢迎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尽管通过发音器传出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看得出郭院士的精神与心情都不错。李昆英女士告诉记者,自2003年郭院士因喉癌接受全喉切除手术后,开放式的呼吸口极易受外界感染,他已基本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但此次听说是家乡的媒体要来,他还是当即答应了,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
看到记者带来了家乡的陈皮,
郭院士十分高兴,
言语中多次流露出对家乡的眷念。
当日的采访,
一共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尽管要借助发音器才能发声,
但郭院士还是
尽量满足了记者的采访需求,
令人感动万分。
△进行全喉切除手术后,郭景坤院士要通过发音器才能发声,但仍坚持抽出一个多小时时间,接受记者采访。
尽管出生在上海,郭景坤院士心中对家乡江门却始终保留着一份浓浓的眷念。至今他还保留着一些家乡本地的饮食习惯,近年曾两次回乡,对家乡的稀土矿藏资源保护开发,也做过一些思考。
当记者提及家乡的人情风貌及发展变化时,郭院士总是带着微笑入神地听着;当听到家乡人民随时欢迎他再次回乡看看,记者愿意全程充当向导时,他顿时乐开了怀,还通过发音器念叨了近期工作安排,计算何时有空能第三次回乡。
曾当过保险公司业务员
青年时期,郭景坤曾为养家糊口到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其后经过努力,考上了复旦大学化学系。1958年8月,毕业后的郭景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属下的冶金陶瓷研究所,具体安排在该所的硅酸盐室,从此便与陶瓷材料结下不解之缘。从这些经历中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郭景坤已是一个目标明确,并有决心、有能力实现目标的人。
江门日报:听说您在考上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之前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保险公司业务员,能为我们讲讲这段经历吗?
郭景坤:家父郭柏龄16岁就来到上海谋生,原是首饰行当中能独当一面的人物。1950年,我高中毕业,当时父亲已经失业。因为他干的那个行当,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没有市场的,店铺都歇业关门。家中收入全无,尽管我那时只有16岁,但一心只想去找工作。
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有一广告,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公司要招聘人员,看了后很高兴,于是决定去报名,经考试后被录取了。来到福建,做了4年保险公司业务员。在这4年里,我都没有谈女朋友,虽然也羡慕那些有女朋友的同龄人,但一来我还是想回上海,二来还想念书。当时我觉得保险业务并不适合我的性格,便请父母将我中学时的书寄来,复习考大学。让我很感动的是,公司经理邓超很支持我的想法,不但批准了报告,还给我一个月的假期复习考试。直到现在,我依然很感激邓超同志,是他给了我改变人生历程的机会,没有他的支持,焉有我的今天?
△当年,没有公司领导邓超的支持,或许就没有郭景坤院士考上大学,走上科研路的结果。2007年12月,郭景坤院士来到福州探望邓超。
当时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化学系,后来也如愿被复旦大学化学系录取,这样就奠定了我的终生方向。我搞的是无机材料研究,每一项成果,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大学4年,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到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时,我和其他5位同学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的化学冶金室实习。一个月后才回到学校开始做毕业论文。尽管时间短促,我还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这是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最高的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属下的冶金陶瓷研究所,具体安排在该所的硅酸盐室。年轻学子能够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诚然是为人们所羡慕的。我得到了充分发挥我才能的机会,当然很珍惜它,暗下决心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它,要好好地干出些名堂来。
无机材料研究
上世纪60至90年代,郭景坤都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其中的重大科研成果。他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从高铝氧质瓷的制造与封接工艺到纳米陶瓷,在无机材料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与汗水。
江门日报:翻阅您的学术简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每一个10年您都有新的科研成果。能为我们简单讲述一下吗?又是什么推动您能在科研路上走得这么远?
郭景坤:1960年,我们国家需要研制一种长距离通讯用的装备——速调管,我在其中负责两种高铝氧瓷与无氧铜环的封接研究。当时我了解到北京电子管厂有一条滑石瓷与可伐金属封接的生产线,便打报告到该厂生产线上实习,了解到该厂使用的Mo—Fe金属化工艺。当然,这个跟我们的研究还不相同,回所后,我开始自己探索能适合于高铝氧瓷金属化的工艺和配方,先后提出和研究了Mo—MnO金属化法和MS—2金属化法,并完成了大型陶瓷与金属封接件的研制。后来“高铝氧质瓷的制造与封接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还得到了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做过一段时间的“闲人”,搞过“大串联”,直到1972年,周总理提出“科学院的工作应往高里提”的建议,我受到鼓舞,立即向所里提出要做“改善陶瓷脆性”这一研究课题。期间,我们比较系统地做了各种纤维和丝与各种陶瓷的化学和物理相容性研究,从这个研究中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纤维/陶瓷系统,并研制出一种新的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丁肇中教授(中)访问硅酸盐研究所,右为郭景坤院士,左为严东生院士。
当时我们用独特的工艺,把碳/石英复合材料做成有用的大部件是一种独创,而且把它实际用到关键领域中的重要部位上,它与国际上所通用的完全不同,更是我国的创举。同时,我们还做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各种飞行环境对材料的考验,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因此这个材料还应用于我国某些型号的卫星和飞船上。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陶瓷发动机及其相应材料在国际上是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国际上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均纷纷上马,我们单位也向国家科委建议安排这一研究项目。我参加了这个项目组的专家组工作,我们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概念延伸为复相陶瓷,研究出氧化锆陶瓷和莫来石陶瓷制作成发动机的活塞顶,都通过了台架试验。我们所氮化硅研究组所研制成的氮化硅活塞顶和其他部件,被确定为陶瓷发动机的主要更换件。最后用一台C6105柴油发动机改装,将其中所有高温部件都换成陶瓷件,成为一台陶瓷发动机。它的工作温度高,效率就高,又无需水冷,故称为无水冷陶瓷发动机。将这台发动机安装在一辆大客车上,从上海到北京再返程,成功地进行了行车试验。此外,还安装了二台在沙漠中行驶的救援车,在南疆的沙漠油田中经历了寒冬酷暑,行驶了1万多公里。这一攻关研究项目的完成,使我国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武装了相应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支研究队伍,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郭景坤院士(左二),在安装有无水冷陶瓷发动机的大客车前拍照留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与严东生、冯端两位学部委员一起,向国家科委提出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的建议。我们较多地集中进行陶瓷纳米粉体的合成,效果不错。在一段的时间里,在国外有关的杂志中,几乎每期都有我们的文章发表。
△1997年9月6日,郭景坤院士代表硅酸盐研究所接受第三世界科学院颁发给该所1997年度的科学技术奖。颁奖者是当时的巴西总统费尔南多。
江门日报:当时的条件跟现在相比怎样?
郭景坤:回想当年,条件是很艰苦的。但是一来,我从初中时就喜欢上化学课了,高中时的化学实验课,我总是抢着去做实验。有些同学怕做实验时会烧起来、会爆炸,而我丝毫不怕。高中毕业后,我曾在一所广东同乡会办的义务夜校中当过化学教师,自己准备各种药物器皿,做示范实验给学生看。他们眼瞪瞪地看着,听到他们欢呼的时候,自己感到很带劲。二来也是存着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光耀门楣,报效祖国的心思。
虽然当时的条件比不上现在,但是我们做科研的作风是很踏实的,也没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做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时候,知道研发成功并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时,这种喜悦的心情哪能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啊!但这个工作前后做了9年,从基础研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来不得半点马虎。
曾两次回乡寻根
1998年底、2009年,郭景坤曾两度回乡。过去。他关于家乡的所有了解都是从长辈处听来的,回乡一趟,自然感慨很深,他还在供奉先人骨灰或照片的建筑“长春苑”内,认购了两格,其中一格是为自己日后所准备的,落叶归根之情足见一斑。
江门日报:您是在上海出生的,曾经回过家乡大林村看过吗?
郭景坤:1999年元旦前一天和2009年,我曾两次回乡。第一次回乡感触最深的是交通的变化。母亲曾告诉我,从广州到家乡只能乘船,要花一两天时间,当然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这次回乡,从广州开始一路是高速路或宽畅的公路,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棠下。祖屋还在,母亲曾说祖屋前是一条小径,这次回来已经是一条很漂亮的水泥路了。祖屋内东面一间房子是我父亲的,房间靠北是一张古老的旧床,坐上去感觉摇摇欲坠,但这就是我父母结婚时的大床了。
△1948年郭景坤院士与父母兄长合照。右二为年轻时的郭景坤院士。
不少家乡人此前出外谋生,如在外有所收益,总会为家乡建设做点贡献。在大林村有二位著名的侨胞,一位是郭玉玲,是南洋的企业家;还有就是我的堂兄郭功武夫妇。一个古老的乡村,被改造成今天的模样,不仅是要花钱,而且要花很多心血。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但同时又感到有些愧疚,自己虽然是院士,但没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为家乡做点什么。
在大林村边缘还有一处被称为“长春苑”的建筑,是专门为乡亲们安置已故亲人的骨灰或照片的。我认购了其中的一格,供奉着父亲、母亲、大哥景乾和已过世的妻子宝珠的照片。2009年我第二次回乡时又认购了一格,这是为我和现在的妻子日后准备的,“叶落归根”嘛。
第二次回乡时去游览了“小鸟天堂”,风景很美,又到院士路走了一圈,看了自己的塑像。老实说(笑),塑像跟我本人不是十分像,感谢家乡对我的厚爱,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希望家乡保护好稀土矿产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开采和出口的大国,对于一些国家不开采自己国家的稀土矿,却到处进口别的国家的稀土资源,郭景坤很不满,曾多次呼吁要提高我国的稀土国际话语权。获悉江门也有一定资源量的稀土矿,他就希望家乡人民一定要妥善保护。
江门日报:有媒体报道,近年来您曾大力呼吁提高我国的稀土国际话语权,这是为什么呢?
郭景坤:2010年时,我国相继出台多个关于稀土出口的政策,明确表示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
出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目的,中国推出稀土出口配额管理政策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早就应该这么做。中国曾以较低的价格大量出口稀土原料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总体来说是吃了大亏,如今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不应该再走这条老路。中国稀土出口应该由原本的粗产品向深加工转变,提高稀土的科技含量,以此获得更高的附加值,而经过半个多世纪时间探索稀土开发的中国也应该有信心做得到。
长期以来,稀土储量占全球30%左右的中国,却在支撑着全世界稀土的绝大多数需求,为全球提供了超过90%的贸易产量。这是中国稀土业对于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有所削减但幅度并不大,却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不满,给我们扣上“资源民族主义”的帽子,这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中国对自己国土上的稀土资源应该拥有完全的、独立的经济主权,中国的资源就应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没有任何理由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尤其在定价权上应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稀土出口国,为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牺牲环境的中国,完全有理由占据主动地位。
江门日报:近年来经过勘察,发现江门也有一定资源量的稀土矿,您是怎么看的呢?
郭景坤:是的,我知道这件事情。经过勘察,预测江门有50多万吨的离子型稀土矿。这是家乡宝贵的财富,更是祖国宝贵的财富,希望家乡的政府、人们一定要加以妥善保护,连同周边的环境一同保护下来。
△2012年9月,郭景坤院士为家乡题字。
晚年与病魔抗争
从2002年开始,由于喉癌等疾病的影响,郭景坤身体状况渐渐不如以前。在顽强对抗病魔的同时,也让他有时间去思考一些东西。
江门日报:能跟我们说说您现在的身体状况吗?
郭景坤:在2002年以前我的身体总体还是不错的,有些小毛病,但不是很严重。到2002年底就发现发音嘶哑,一直到2003年8月才查出来患了喉癌。当时妻子昆英没敢告诉我,那年8月29日还做了“碳纤维补强石英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的报告,殊不知,这竟然是我用自己的嗓音所作的最后一次报告。9月进行全喉切除手术后,我就再也无法正常发音了。
失去了声音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很沮丧的,但昆英给了我勇气和毅力,我也就接受现实了。
不料到2004年又发现在颈部锁骨下面有一恶性肿瘤,出于对我身体的考虑,最终没有动第二次手术,而是转为做化疗和放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左颈部的肿瘤块已缩小到2毫米的分辨范围之内。谁知道到2004年10月期间,我又摸到左颈部表面有一肿块,似有长大的感觉。瑞金、肿瘤和铁道等医院初步诊断,都认为可能是原来癌变的转移复发。到了那年11月,我进行了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是将左边淋巴全部清除,但在颈部迷走神经还有3公分的病灶无法清除。后又继续同时进行化疗(在第二次手术时曾将癌变部分做过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了对病灶的有效药种)和放疗(适形调强)。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但我还是挺过来了。到了2005年11月做全身检查时,已没发现有癌变的迹象。
这是奇迹吗?不!这是积极治疗的结果。尽管需要负点债,看来也还值得,这两年的苦头也没有白吃。昆英的辛苦、照料和奔波有了结果。我能不由衷地感谢她吗?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位好妻子。愿我们再健康地高质量地活它几年!老天曾多次向我招手,我都婉言推辞了,我想他再不会主动向我招手了吧!
在治疗期间,我手头上还有研究项目在进行,还有八名在读研究生需要指导。
直到现在我还是硅酸盐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名誉院长。按最近5年的统计,我平均每年发表被SCI收录的文章还有约30篇左右,当然其中很多是由我的学生参与,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这几十年来,我亲自执笔的文章约有40篇。
我想,要做的事情多着呢,我哪能就此罢手不干?只要我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光不在于强,有热则明。只要我那微弱的光能为国家、家乡和祖先前的长命灯中添上一点油,吾愿足矣!
回想起来,也得反思一下,我为什么会这样地频频地发病?也许和我长期的饮食习惯和抽烟(1998年才戒掉)有关。在饮食上,我素来爱吃腌渍、烧烤、油炸和辛辣的食物,偏爱荤腥而不喜吃素菜。我想,食欲是人的一种享受,横加抑止,那真是太没人情味了。吃重要还是命要紧,难道两者不可兼得吗?我想不那么绝对吧。其次,那就是一个人的心情了。
郭院士走了,
但他为大家留下的
精神财富却将永垂千古!
永远怀念郭院士!
江门孕育出34位院士
江门五邑是院士之乡,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面积孕育了34位院士,涉及社科、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其中包括著名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植物学家陈焕镛,有机化学家黄乃正,水稻遗传育种专家黄耀祥,普通外科专家黄志强等。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是“梁门三兄弟”:大哥梁思成、老二梁思永、老五梁思礼,他们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儒梁启超。
△院士路两旁分别设立江门五邑籍院士艺术塑像。周华东 摄
据研究侨乡文化的专家称,江门之所以涌现出如此众多的院士和其他科技名人,据研究侨乡文化的专家称,这得益于江门市是中国第一侨乡,有众多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与境外人员、信息交流频繁,开风气之先。
为纪念江门五邑籍院士的杰出贡献,表达家乡对院士们的敬意,2004年10月,中国第一条以两院院士为主题的“院士路”在江门市区北新区命名,并在这条“院士路”两旁分别设立江门五邑籍院士艺术塑像,每个高两米多,由胸像、基座两大部分组成,基座上刻有院士的简介健在的院士每人还刻制了一对手印。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
原标题:《国失栋梁!江门籍巨星陨落!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醉心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