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居住着11个民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文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全州各民族文化资源多达700余项。70年来,文山州文化活动由形式单一、单调匮乏发展到种类繁多、活泼生动,非遗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有序开展,传承队伍不断壮大,传承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命中情相系,梦里情缘牵。相会心欢喜,牵手情意绵……”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坡芽情歌——命好才相会》歌词大意。2011年,“坡芽情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06年,“坡芽情歌”发现后,文山州对其进行了全力打造:修建坡芽传习馆,出版发行壮汉互译版《坡芽歌书》,组建“坡芽合唱团”,设立坡芽民族生态文化村。特别是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2010年度CCTV青歌赛,荣获团队铜奖、单项优秀奖,坡芽情歌享誉全国,被权威专家赞为“天籁之音”,并相继受邀到美国、俄罗斯参加展演比赛。
2016年,坡芽歌书合唱团在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团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组无伴奏民谣组别金奖,赢得了最高荣誉。目前,“坡芽情歌”已成为文山州乃至云南省一张靓丽独特的文化名片。
壮族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蒙智刚出生于银饰制作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壮族民间银器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多年来他默默地坚守着银器制作。
为了不让壮族银器传统技艺在自己手中失传,蒙智刚筹划创建了传习馆,自主创业进行银饰品的加工与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蒙智刚认真研发新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结合民族传统特色饰品,开创了以掐丝、攒花、焊接、编结、铜胎掐丝珐琅、花丝镶嵌、錾刻等技术,将形态各异、深浅相间的浮雕工艺镶附在首饰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产品更具时尚和民族特色。
通过他“千锤百炼、万锤成片、精工生产、手工巧制”的精湛工艺锻造出来的银饰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欢。
白沙坡刺绣是砚山刺绣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奇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彝族妇女人人会刺绣,善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陆芬、杨树芬在传承白沙坡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民族刺绣的特点,创作的绣品种类繁多,创意巧妙,色彩绚丽,多姿多彩。
王陆芬,13岁学习刺绣,29岁时她已掌握了白沙坡传统刺绣的所有技法,并运用自如。王陆芬大胆创新,将白沙坡传统绣法与壮族、苗族的绣法相融合,绣出的作品立体感强,富有寓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饱受传统刺绣文化的渲染,一次无师自通的尝试,让杨树芬爱上了刺绣。
后来,杨树芬成立了砚山县白沙坡手工纸板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发展的思路,所掌握的技法,无私地传授给加入合作社的绣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非遗项目“女子太阳山祭祀”通过举办女子太阳节系列活动,和打造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剧《太阳鸟母》,在州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而“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壮剧”“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壮族纸马舞”“棒棒灯”等非遗项目,则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等平台,开展系列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着力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壮剧有富宁土戏、广南沙戏、文山乐西土戏三个分支。2008年,由文山乐西土戏、广南沙戏和富宁土戏组成的云南《壮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乐西土戏,自称“戏布傣”。为云南壮剧的分支剧种,是文山市唯一的壮族传统戏剧。乐西土戏产生流传于文山市德厚镇的乐西村,据《云南壮剧志》记载:“文山乐西土戏形成于光绪年间。从戏班第一代班主李贵枝到现在的第七代班主代正义的师承关系推算,文山乐西土戏距今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
壮族纸马舞是文山市壮族人民为了纪念先祖打仗胜利归来而作。纸马舞节奏明快,动作热烈粗犷、原始古朴。以鼓为伴奏。由过去几个人表演的祭祀舞蹈逐步发展成为几十人或上百人的集体舞蹈。
壮族纸马舞主要在壮族“小年节”“牛王节”“三月三”等节庆里跳。壮族纸马舞有征战、嬉戏、行走、打架、打滚、踢脚、刨地、奔跑、跳跃、嘶鸣等成套动作。开场和中间穿插民间小调和歌曲。壮族纸马舞具有独特的壮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它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发展过程。还是集民俗、诗歌、舞蹈、音乐、服饰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艺术价值。
文山市《苗族蜡染技艺》项目于2013年6月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民间传统的蜡染工艺历史久远,蜡染工艺过去的布料是自制的麻布,现在选用白色粗棉布。
工具:染缸、脱蜡缸、漂洗缸、蜡刀等。原料:蜜蜂蜡、蓝靛等。蜡染工艺流程:将选好的布料洗净晒干、滚压加密后卷成筒备用。生火化蜡。用蜡刀自由点画。染料调制。起缸着染。最后把染好的布料凉干、用开水脱蜡、漂洗、晒干后便可制作衣裙。
三眼土洞箫吹奏流传于文山市追栗街镇大兴寨彝族诺科支系,属于民间传统乐器。三眼土洞箫是民间的一种称谓,而在中华民族的乐器谱上叫“埙”。据文山《地方县志》记载:“三眼土洞箫,即“三孔陶埙” ,吹孔气鸣乐器,为文山县追栗街大兴寨彝族特有乐器。彝语称之为‘底劳’。”和流传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埙同属一类,是古老的吹奏乐器。多为陶制,故又称“陶埙”。也有用石、骨或象牙制成。其形有球状和椭圆形等数种,音孔一至三五个不等。
马关县壮族农民版画源远流长,它吸收了当地民间木雕、石刻的表现手法,取材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集生活、情感、造型艺术等为一体,内容丰富、造型丰满、刀笔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无论是壮族的“三月三”文化,还是苗族的踩花山文化,或者是彝族弦子舞文化,又或是瑶族的盘王节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都铸就了文山地域文化的个性品格,也推动了文山州非遗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和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充分展示了七乡大地传统文化的生动性。文山州拥有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文山的文化资源丰富,还在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卓有成效。
目前,全州有电子文档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441项,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16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3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2项,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328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07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4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25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301项。有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6个,州级传统文化保护区5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38个,文山州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2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县(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32人。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原标题:《跨越时光来见你,来自文山非遗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