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我国首座“地阱炮台”!口径233毫米,射程10000米

以下文章来源于爱来刘公岛 ,作者威海刘公岛

爱来刘公岛

威海市刘公岛景区信息平台

#01

风云档案

揭秘档案:刘公岛公所后炮台

主讲嘉宾: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研究员 隋东升

所在地点:山东威海刘公岛

作为清末北洋海军基地的刘公岛,现遗存有6座近代海防炮台遗址。在近代中国沿海所建海防设施之中,威海炮台虽然名气不及虎门、大沽等炮台,但论及炮台建筑精良、台炮配置标准化,堪称国内第一,代表了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最高成就。

▲图中并非原地阱炮

炮台遗址是威海甲午战争纪念地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近代中国的第一座地阱炮台——刘公岛地阱炮台,也称“公所后炮台”,就在这里。

刘公岛地阱炮台是清末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在岛上建造的第一座永久性炮台,位于刘公岛的西北部,炮台建筑精良,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仍然保存完好。

说起地阱炮台,可能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地阱炮台属于暗炮台,与普通露天明炮台相比,地阱炮台的显著特点是炮位较深、炮位设于地平面以下、隐蔽性强。地阱炮以液压机械升降,并可360度全向射击,是当时欧美西方各国较为新式的岸防炮械装备。

▲炮位较深,隐蔽性强

公所后炮台的建设历史要追溯到1888年,根据清末海军史料《李鸿章奏察勘各口海防折》中记载,李鸿章至威海卫察勘防务建设时,确定了在刘公岛“岛北需建地阱炮台二座,威海南口之日岛矗立澳心,须建铁甲炮台一座……”的防务建设计划。1890年,公所后炮台竣工,造价约为20000英磅。

▲晚清威海卫海防设施分布图

▲威海卫港一般兵备图(部分)

▲刘公岛及黄岛炮台掩堡一览地图

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刘公岛地阱炮台,炮台整体建筑为欧式风格。根据萨承钰《南北洋炮台图说》等资料考证,设计源自于德国陆军要塞工程师汉纳根,他在炮台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通体以荣成当地的石岛红花岗岩为主材,在保证了炮台建筑坚固的同时还让建筑表面呈现出一种淡红色的基调,炮台内部兵舍、弹库、药库等设施一应俱全。

▲西式风格的公所后炮台建筑

由于地阱炮的口径是9.2英寸,也就是约为233毫米,已属于大口径岸炮的范畴,炮弹装填时弹体和发射药是分装的,需要炮台的兵勇以人力输送至炮位上。地阱炮的理论射程可以达到10000米。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炮弹运输图

▲装填、发射炮弹演示图

甲午威海之战时,由于主战场位置在刘公岛东端,这座防守威海湾北口的地阱炮台所处位置在岛内西北部,受地形所限,射界不如刘公岛东口各炮台,故甲午战时,与日舰交火的机会很少。

甲午威海之战结束后,日军占领刘公岛,地阱炮台内炮械、弹药等物资均被日军缴获,地阱炮随后被拆解,连固定炮架的地脚螺栓也全部被凿出带走。两尊地阱炮于1895年5月21日由日本商船观音丸运送至日本横须贺,后配设于日本淡路岛由良要塞的高崎炮台。

▲刘公岛地阱炮台遗址

▲运输炮弹的轨道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研究员隋东升认为,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所建大小各类炮台之中,地阱炮台的建造数量极其稀少,保存至今的仅有威海湾的刘公岛、日岛两座,论及建筑规模和建设时间,刘公岛地阱炮台都当居榜首。刘公岛地阱炮台作为岛内开建的第一座炮台、威海湾第一座具备战力的炮台、近代中国第一座地阱炮台,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炮台建筑本体未经大的破坏和改造,原貌基本得以保留,是研究中国近代海防历史的鲜活标本。

目前,刘公岛地阱炮台已完成文保修缮,炮台内设有炮勇蜡像,通过全息投影展现炮台战斗场景,此外还增设了炮台体验展馆,游客可以模拟炮台射击操作,这里也将成为刘公岛景区旅游的一个新的景点。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孙美玲

文字:王璐瑶

摄像/后期:时志成、刘思冰

摄影:刘彬

视觉:张博然

原标题:《揭秘!我国首座“地阱炮台”!口径233毫米,射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