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足球运动员喝水后立刻吐出来?原来不只漱口这么简单

原创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乐活

东京奥运压轴大戏男足决赛上,巴西和西班牙两个足球王国的较量在加时赛决出胜负,最终经过120分钟鏖战,巴西2∶1逃出生天,卫冕夺冠。

从7月刚结束的欧洲杯到8月如火如荼的奥运会,这个盛夏属于足球。而绿茵场上有一个有趣的风景令人好奇——运动员们各种花式喝水的镜头。

有五娃式

(来源:腾讯视频)

有浇花式

(来源:腾讯视频)

有洗牙式

(来源:腾讯视频)

甚至人间雾化器式

(来源:腾讯视频)

究竟是赞助商爸爸的饮料实在拉胯、难以下咽,还是运动员们在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背后的科学奥妙……

虽然,足球场上各位球星喝水姿势各有不同,但总结下来,其实都是像用漱口水漱口一样——把水喝到嘴里然后吐出来,并不下咽。这种喝水方式,还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称——“碳水化合物漱口”。

(巴西球星阿尔维斯奥运决赛带球突破。来源:澎湃新闻)

足球场上竞争激烈,运动员们满场飞奔,体力消耗极大,一个高速的攻守转换、往返奔跑,就会变得大口喘气起来。

而使用碳水化合物溶液漱口,这一方式实际上是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科学外挂”,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表现、缓解运动疲劳。

足球场上,运动员们用来补水的碳水化合物溶液,实际上就是富含糖类的溶液,如碳酸饮料、果汁、运动饮料等,其中碳水化合物漱口用的多为运动饮料或自行配制的溶液。(毕竟C罗说了肥宅快乐水不行)

(C罗发布会取下可口可乐。来源:腾讯视频)

要知道,赛场上多选择运动饮料,可不只是因为背后有金主爸爸的支持那么简单。运动饮料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组成,是一类标准的碳水化合物漱口水。

同时,作为一种现成的饮料,它也是懒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是决定出发去运动这件事,就已经耗费了十二分的精力。配制漱口水,必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答案是:大写加粗的不行。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碳水化合物来无情地欺骗大脑,这一点其它成分可替代不了。

一项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的受体接收到碳水化合物的刺激后,会激发与奖赏相关的大脑区域,包括前扣带皮层和纹状体[1]。激活这些大脑区域,将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2]。

(来源:BBC纪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

也就是说,通过让碳水化合物溶液在口腔中转一圈充分接触受体,可以欺骗大脑而释放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给,可以放心分解储存在肌肉内的肌糖原来提供能量,爆发“洪荒之力”了!

此时,运动员们的身体会暂时忘却疲劳,继续赛场冲杀一阵。

(来源:里约奥运会上,运动员赛后采访)

不好意思,答案依然是:不行。

可以试想一下,我们刚喝完一瓶运动饮料马上就去跑步,那恐怕胃里是会掀起“惊涛骇浪”(突然对铁扇公主表示理解)!

(来源:《西游记》)

短时间喝下过多运动饮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跑步速度和可以持续跑步的时间,更会使我们的胃肠道感到不适,轻则恶心、胀气,重则呕吐都不无可能。

荷兰消化内科医生Nieuwenhoven等人做过一个试验,通过98名训练有素的受试者(其中包括90名男性,8名女性,年龄41+/-8岁)在8天内完成的3场18公里跑步比赛情况,证实了饮用运动饮料比水和添加咖啡因的饮料更容易导致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产生不适[3]。

因此,既能够避免使用胃肠道、又能使运动饮料产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漱口法”应运而生了。

(来源:《碳水化合物依赖,运动引起的胃肠道不适》)

如此神奇的科学外挂,估计很多小伙伴看到这已经跃跃欲试啦~

不要着急,让我们最后再熟悉一遍这份外挂的使用方法!

最后,需要提示的是,不是职业足球运动员,没有必要一定学这样“赛场浇花”,特别是疫情当前,最近尽量减少聚集活动,能不在球场漱口最好,上场后也量力运动即可。

参考文献

[1]Chambers ES, Bridge MW, Jones DA. Carbohydrate sensing in the human mouth: effects on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brain activity. J Physiol. 2009;587(Pt 8):1779-1794.

[2]Kringelbach ML. Food for thought: hedonic experience beyond homeostasis in the human brain. Neuroscience. 2004;126:807–819.

[3]van Nieuwenhoven MA, Brouns F, Kovacs EM. The effect of two sports drinks and water on GI complaints and performance during an 18-km run. Int J Sports Med. 2005 May;26(4):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