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竹头炮楼群:不倒的炮楼述说“红色印记”

明末清初

沈、凌、张、罗四姓先祖来到丹竹头村

在梧桐山下、沙湾河畔

开辟农田,辛勤耕耘

曾经的村庄。

然而,此处地薄田少

清末动乱时,村民尤为贫苦

许多村民迫不得已

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

他们始终心系故乡

赚到的钱全都想方设法捎回家乡

先后建造了7座外形威武壮观

又能保家御敌的炮楼

历经抗日烽火洗礼和改革开放的浪潮,如今丹竹头村还留存4座炮楼,它们是国弱民困之际村民艰苦创业的缩影,是硝烟炮火中广东人民抗争的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蓬勃发展的亲历者。

大型文史项目《龙岗记忆》

第二季“乡愁印迹”第四十八期

带你了解丹竹头炮楼群的故事

名片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现存4座炮楼,其中丹竹头西炮楼院于2012年被列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

这些炮楼均为民国时期海外华侨出资兴建,既有保家御敌的作用,又是家族兴旺的象征。民国时期,丹竹头村的炮楼多达7座,形成了较为壮观的丹竹头炮楼群。

抗日战争时期,丹竹头炮楼多被日军伪军占领,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围绕炮楼与之展开了长期斗争,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记忆。

远渡重洋谋新路

心系故土建炮楼

丹竹头是远近闻名的侨乡,目前有姓名可查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就有300多人,分布在法国、马来西亚、牙买加等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祖辈有不少是为谋生路不得不远渡重洋的华工,其移民史是一部满含血泪的奋斗史。

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东南部,有一座名为丹竹头的古村落,有着300多年历史。立村初期,村前开阔地及河边有一片茂盛的丹竹林,因而此地被称为丹竹头。后来由于村中人口增长,村民不断毁竹耕种、扩建屋居,丹竹林逐渐消失,不过村中长者回忆,至民国初期,在村门楼、月池、塘边还能看见丹竹残根。

丹竹头西炮楼院。

清朝末年,政局动荡。鸦片战争爆发后,丹竹头所在的新安县因毗邻香港,成为广东民众武装抗击英军的前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孙中山领导的三洲田起义爆发,正是在距离丹竹头村不远处的兰花庙(现已拆除)大败清军,是庚子首义的重要战役。

腐败的清政府摇摇欲坠,村民们的生活却未见曙光。列强欺侮、山匪横行、天灾人祸不断,许多村民被迫踏上了远赴东南亚、美洲做血汗劳工的道路。他们九死一生,艰苦奋斗,赚到钱就想办法送回故乡购置田产、建造房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当时,一方面受西洋文化影响,一方面因时局混乱、山匪横行,炮楼院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显得既气派又实用,居民平时在平房和院落中生活,遇到危险就躲进炮楼中。在村民眼中,炮楼既有保家御敌的作用,又是家族兴旺的象征。一时间,在海外打拼发家的村民纷纷在故乡兴建炮楼,一些家族合力兴建,丹竹头先后建起了7座炮楼。

其中,民国初年前往中美洲国家牙买加打工谋生的村民沈国桢,虽然跟万千华工一样,在异国他乡遭受了许多苦痛和不公,但他最终凭借着勤劳智慧,种植贩卖甘蔗发家。他不断捎钱到香港,家人用扁担和竹筐一筐筐挑回丹竹头,建起了丹竹头西炮楼院。

如今,丹竹头西炮楼院仍伫立在塘尾南区,整体保存完好,占地约1000平方米,由一座炮楼和三排房屋构成,炮楼高四层,呈四方形,由三合土夯筑,四面均有瞭望台和射击孔。即使置身今日现代化气息浓厚的丹竹头,每每端详这座典型的客家炮楼院,也能感受到高墙深院的威严,不难想象当时它在小小村落中拔地而起的气势。

精美绝伦八角楼

平地惊雷成传奇

丹竹头7座炮楼中,有座八角楼别具一格,在当时看来极为精美。抗战时期,它被日伪军侵占后毁于战火,同时还炸死了七八个伪军,当地百姓拍手叫好。

据丹竹头村八旬老人沈文香回忆,在村里的7座炮楼中,有一座八角楼形制特别,外表相当华美。八角楼紧邻现存的西炮楼院,就位于丹竹头社区塘尾南区80号房屋所在地。八角楼有五层高,楼顶是八角形,八面均有彩绘,楼下有立柱支撑,形成了走马楼,这种“头重脚轻”的布局显然借鉴了西洋建筑的特点。纵然当时村村建有炮楼,丹竹头村内更是有7座炮楼,但八角楼的样式和精美程度绝无仅有。

上世纪70年代的丹竹头,高耸的炮楼格外瞩目。

沈文香还记得,在自己小时候,这里住着一位名叫黄满的女人,其丈夫姓沈,带着儿子常年在海外务工,只有黄满和儿媳巫氏留在丹竹头。她们从广州一户举家逃难的人家那里收养了一名女婴,在八角楼中抚养长大——这便是沈文香的妻子沈子琼。

然而,美丽的外表也给八角楼带来了多舛的命运。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大亚湾登陆,随后占领了交通位置极为重要的沙湾片区,日军伪军进驻丹竹头。他们不仅在村口设卡,还强占了村中最美的建筑——八角楼,黄满一家只好搬到西炮楼院生活。

一日凌晨,年仅7岁的沈文香正在睡梦中,忽然被一声巨响惊醒。“感觉整个地面都跟着震了一震!天亮了,我才听说是地下党把八角楼炸了。”沈文香说,地下党来无影去无踪,伪军气得直跳脚,却也没办法。伪军从村里抓了几个村民去清理炮楼,把炸死的伪军运到草堆岭(现丹竹头草堆街)埋掉。那几个清理炮楼的村民中就有沈文香的宗亲,据说当时炸死的伪军中有几个只是被炸晕了,被村民们一起拖到了草堆岭,醒过来的伪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村民直接打死埋掉了。“村里人早就恨透他们了。村里男女老幼都知道,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我们自己人。”沈文香说。

十几年后,沈文香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才得知,当初指引游击队炸掉八角楼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游击队员梁才好。梁才好告诉沈文香,当时丹竹头村中多个炮楼有伪军驻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权衡再三,决定炸掉八角楼,是因为考虑到其他炮楼周边都有民居,一旦爆炸,很可能会炸死炸伤无辜的村民,而八角楼背后是农田,再加上它上宽下窄的结构,从背后爆破能确保其朝农田一侧倾倒,不会伤到普通百姓。

“八角楼爆炸的时候,炸死七八个伪军,我们村的人全都没事,大家拍手叫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事无巨细都替群众着想!”沈文香反复强调。

夜袭丹竹头炮楼

缴获枪支毙伪警

丹竹头处于当时的深圳镇和横岗镇之间,由于交通位置重要,长期有日军和伪军驻守。他们在当地为非作歹,制造恐怖,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频频出击,更是在1943年6月3日夜袭丹竹头,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92岁的老党员刘建雄回忆起日军设在丹竹头村口的岗哨还愤恨不已。当时,村民出入都要朝日军鞠躬行礼,饶是这样,年幼的他往来时还是常常挨打。“反正高兴也打你,不高兴也打你,抓去干活还打你,无休止地压迫、骚扰、威胁,村民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

1941年前后,驻扎在此的日军却出了一回“洋相”,令村民们记忆犹新。当时,丹竹头村口有一炮楼,紧邻着沙湾河上的丹竹头桥,地形易守难攻,也易于设卡盘查。1941年的一天,丹竹头桥被地下党炸毁了,日军一时间无法出入丹竹头,只得慌忙寻找新的板材搭桥。然而,当时家家户户难寻大件板材,日军急得直跳脚。

后来,他们发现炮楼的横梁狭长坚固、楼层隔板平整厚实,便强行拆除了村中竹头吓炮楼的层板和梁木,临时铺设丹竹头桥。如今,竹头吓炮楼内空空如也,正是日军抢掠的无声见证。丹竹头桥虽然几经修缮,但始终留存着广东人民抗日救国的记忆。

1942年起,日伪军驻扎在丹竹头,利用村口老围和炮楼做营地。他们在当地吃喝嫖赌,横行霸道,老百姓私下都叫他们“荷荷鸡”,意为“发瘟鸡”,但面对他们的真枪真炮,也只能咬牙忍耐。终于,在1943年夏天,发生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村民们奔走相告:“荷荷鸡”的军营被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打了个“底朝天”,40多人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共产党的队伍以少胜多,神兵天降!

丹竹头村门楼旧景。

岗头村村民、东江纵队队员陈德和参加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他生前曾向晚辈详细讲述过这场战斗。1943年,伪军的一个中队驻守丹竹头,仗着日军之势,在丹竹头一带经常骚扰百姓,因此宝安大队决定消灭这些敌人。当时游击队再次派出了熟悉当地的女游击队员梁才好进行侦察,查清了敌军人数为40多人,也摸准了敌军军营的位置。

1943年6月3日,宝安大队部的一名通讯员找到了陈德和,交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德和兄:请即前来我处,有要事商量”。接过纸条,陈德和立即从岗头村出发赶往大队部所在的鲤鱼塘村。原来,大队首长们已经召集了两个小队的负责人,正在部署当天晚上的突袭行动。

按照部署,由宝安大队的两个小队攻打丹竹头,其中小队长刘培带一小队攻打伪警一分队的一小队,小队长黄介带二小队攻打位于丹竹学校的伪警三中队,陈德和带短枪队作为突击队。深夜突袭与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许多战役一样:敌军的人数远远超过游击队,武器装备也精良得多。因此,这场战斗必须利用夜幕掩护,速战速决。

根据陈德和老人回忆,6月3日晚饭时间过后,部队立马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夜行军, 3个小队均到达丹竹头村外。游击队迅速排兵布阵:第三中队派出小队,负责警戒深圳至横岗的公路;中队部指挥主力,掩护突击队冲锋;突击队摸索前进,接近敌营。

就在突击队接近敌军所在的炮楼时,敌军哨兵发现了他们,并大声呼喝,突击队的邬进祥只得开枪把哨兵打倒。由于已经暴露,突击队队员立即一跃而起,向敌营猛冲过去。这时,宝安大队中队部也指挥主力集中火力,封锁了敌军炮楼。机枪、步枪子弹就像一阵流星雨,纷纷射向炮楼的枪眼。在主力的掩护下,突击队和两个小队的其他战士一阵猛冲,全部冲入敌营。顿时,战士们喊出的“缴枪不杀”响成了一片,许多伪军吓得魂飞魄散,马上缴械投降,负隅顽抗的伪军则被战士们当场击毙。这一仗只打了30多分钟,击毙10多个伪警,缴获枪支30条、子弹800多发。

这场胜仗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其中就包括刘建雄。正是这场仗,让刘建雄意识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拿起枪来保家卫国。不久后,15岁的刘建雄和3名村民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狠狠痛击日军和伪军。

岁月更迭,硝烟散去,丹竹头作为深圳一隅,早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茁壮成长。当地现存4座炮楼,它们见证了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也见证了这片土地变得更繁荣美丽。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尹萌)

原标题:《丹竹头炮楼群:不倒的炮楼述说“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