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为师者
进则勇担时代之使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退则独守学术之寂寞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有这样一些老师
于他们而言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是一种幸福
课堂上,他们妙语连珠,寓教于乐
课堂外,他们潜心学术,身体力行
亦师亦友,至亲至善
胸怀天下,甘做人梯
官微推出“课堂内外”系列
通过视频与点滴记录
展示丰富多彩的课堂实景
分享经院学者的课外故事
本期“课堂内外”
让我们一起追随孙祁祥老师
走进她三十余年从教生涯的坚守与执著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
“我的职业是教师。”她笑着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充满着坚定与骄傲。
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以后的很多个岁月里,孙老师不乏去商界与政界工作的机会。但骨子里那份对校园的喜爱、对学生的喜欢和对那种相对来说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喜好,让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一些在许多人看来相当不错的“诱惑”。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份‘清醒’、‘坚守’与‘执着’,让我有幸能在高校度过与无数优秀学生相伴的岁月,有一份宁静能对专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由此为自己的人生带来许多的感动和感悟。”孙老师在她的个人文集《跬步集》中这样说道。
1986年,孙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台下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一刻起,课堂便成了她的主战场。
孙老师在《国际保险理论与实践》课堂上
多年来,她一直承担着本硕博各个层面的一线课堂教学任务,其创新性的工作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1999级博士生,现任北大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的郑伟教授说:“一门好课,不仅教你知识,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架起一座桥,让你看见更精彩的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孙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的课。”
2020年底,在她教授的《保险学专题》这门博士必修课程结束以后,参加课程的学生们为孙老师精心制作了一份礼物--《保险学专题(特别版)》,前后参加过这门课程的40多位同学代表为孙老师留言。在这个册子的前言中,学生们这样写道:
亲爱的孙老师:
时间的绝对价值大同小异,但时间的相对价值大相径庭。有一门课,二十年来,惠及一代又一代学生,有位出色的教师,用专业的视角、独立的见解,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保险学精英。这是金子般的二十年,这是内含价值极高的二十年。这门课就是您的《保险学专题》。您最爱说“可以随时打断”,这句话,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记忆。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怯懦走向勇敢,您见证了我们为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争得面红耳赤,您见证了我们因为经验不足抑或是准备不充分,被质问的黯然失声。但是,真理越辩越明,知识越辩越清。在您的带领下,我们对经典的理论和现实的热点,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二十年的《保险学专题》,成为中国保险学教育的一座丰碑,也成为我们每个学生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无论我们将来在象牙塔内教书育人,还是在象牙塔外勤于实践,“随时打断”所代表的独立思考态度,将成为我们内心的准绳。谢谢您的教诲,春风化雨,润物有声。
爱您的学生们
2020年12月27日
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之前已经修过这门课的,但他们每年都自愿再来参加,有的甚至从入校开始一直参加到毕业。2015级博士生、现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的刘淑彦说:“博士五年每年都参加《保险学专题》课程,每一次都有新收获。”
孙老师教学侧记
她为研究生开设的《国际保险理论与实践》课程已经成为北大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一门品牌课程。一些外校的研究生、已在国外获得学位的学生,甚至外国学生也都慕名前来旁听。
这门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并设置课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展示等环节。她说,希望以这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思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用中文展示已不是易事,更何况是用一门不是母语的语言!但随着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的尝试:第一次用英文发言、第一次做英文演讲、第一次用英文辩论...这门课让学生们学到了太多,由此,有学生也以这门课的关键词“insurance”中的每个字母为题,生动地描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心路历程。
“i” means “interactive”. Interactive class, interactive speech and interactive debate.
“n” means “novel”. Novel topics, novel forms and novel suits, sometimes.
“s” means “sincere”. Sincere communication, sincere cooperation and sincere friends.
“u” means “unique”. Unique professor, unique format and unique memory.
“r” means “rich”. Rich experiences, rich content and rich surprises.
“a” means “attractive”. Attractive tittles, attractive students and attractive professor.
“n” means “necessary”. Necessary knowledge, necessary skills and necessary practices.
“c” means “creative”. Creative work, creative innovation and creative group.
“e” means “English”. We experienced from terribly bad English to relatively good English.
——2004级学生在最后一节课上分享的关于insurance的新内涵
2021年春季学期最后一堂《国际保险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束时的师生合影
她主持的北大专业核心课程《保险学原理》先后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她撰写的教材《保险学》迄今已更新7版,重印30多万册,全国180余所大学的金融保险学专业在使用。该教材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推荐教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第五届优秀成果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大学优秀教材、首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第五届金融图书“金羊奖”等多项荣誉。有读者这样评价:“孙祁祥教授的《保险学》一版再版,我们也是一读再读,真的堪称经典,影响绵延致远。”
尽管从教几十年,对于“讲课”早已驾轻就熟,但精益求精的态度早已根植于孙老师的血液中。
每次课前,她仍然会认真备课,更新数据和资料;课堂上,她激情四射、深入浅出,让学生如沐春风、兴致盎然;课后,她会耐心回答学生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回复每一封邮件。她的博士生王瀚洋看完她修改后的论文后曾感慨道:“老师希望写出来的文章,都如抽丝一般,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孙老师用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任教,或在国内外著名企业机构工作,成为了学界业界的中坚力量!
经济学院风保系2021年毕业晚会
钻坚研微,顶天立地
早在1987年,孙老师就以一篇《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论文开始在经济学界初露锋芒。
1992年,孙老师的“模式转换时期的收入流程分析”的博士论文在有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的答辩会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部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论文。
在3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孙祁祥教授曾参与“八五”规划项目《股份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市场经济研究”;国家十部委联合调查组课题“香港回归后深圳的地位和作用”;担任北京大学重点课题“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的总负责人、担任中国原保监会重点课题“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的总负责人之一。
由她主持的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国家经济安全》的成果,作为向国务院高层汇报的重要研究资料,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作了重要的前期研究准备;由她共同主持的《中国保险业“十五”发展规划》课题成果经由中国原保监会发布,成为指导中国保险业2001-2005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由她主持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贸易强国战略与外贸风险管理》课题的主要成果,经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报送中央高层,引起政府对政策性保险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直接影响了国家关于出口信用保险运行模式的选择。
此外,她关于“处理转轨成本是个人账户从‘空账’转变为‘实账’、改革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六大警示”、“必须注重中国保险周期的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当重视宏观综合风险管理,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均衡与协调发展”等观点和研究在学术界和相关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科研成果获得各项奖励,包括“首届陈岱孙经济学论文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理论创新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曹凤岐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等。
除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以外,孙老师还不遗余力地推动国际理论研究和交流。
孙老师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金融年会(2007年)
作为国际保险学界的著名学者,孙老师身上有许多光环——
她是连续10多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学术主持人的唯一亚洲学者,并且是该学会董事会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学者;
她是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被外国同行誉为“具有将中国保险教育和西方保险教育完美结合的非凡能力”;
她是荣膺国际保险学会“约翰·毕克利创始人奖”的首位中国学者,也是该奖设立40多年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人。国际保险学会主席格雷格.伍德林先生这样评价她:“孙祁祥教授一直致力于前沿创新与相关研究,研究领域除商业保险之外,还涉及社会保障,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顾问和智囊。”
2014年7月,在国际保险学会于英国伦敦隆重召开的第50届年会上,约翰·毕克利先生的女儿专程从美国飞到伦敦,为孙老师亲自颁发这份以她父亲名字命名的大奖。面对来自全球的500多名公司高管、著名学者和各界名流,孙祁祥用流利的英文发表了即席演讲,赢得了数次掌声。之后,她被邀请参加查尔斯王子出席的一个小型座谈会。在20多位参会者当中,她是唯一的一位亚洲人。
孙老师荣获“约翰·毕克利创始人奖”
(2014年于英国伦敦)
如此多的唯一和首次,如此突出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声望,标示着孙祁祥老师在学界的地位。然而,面对荣誉,她更多的是感恩。颁发约翰·毕克利奖时,会场500多名外国学者和业界专家听她发表获奖感言。满场真诚的掌声,令她由衷自豪:“不是我个人有多厉害,是因为我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勇担使命,熠熠闪光
除了出色的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以外,孙老师还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1993年,北京大学顺应经济发展需求,设立了保险学专业。应组织安排,孙老师从经济系转入当时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保险研究领域,组建保险学专业。在她的带领下,短短20多年的时间,北大保险学科已经蜚声海内外,先后被评为高等教育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于2017年获得首批“全球优秀保险学科”国际认证。由她于2003年创立并担任主任的“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连续三届蝉联北京大学优秀科研中心;从2010年到2018年,孙老师成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余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长。在她卸任之际,北大党委组织部在给她的感谢函中写道:“尊敬的孙祁祥老师:感谢您在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期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为经济学院的发展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曾在《中国青年报》、《中国证券报》和《中国保险报》等报刊媒体上发表专栏文章;她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经济专家论坛》的特约主持人,对时事问题进行评述;同时,她还担任(或曾经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央电视台信息部专家组顾问、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经济、管理学科组成员、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发展基金会理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21-2022》顾问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工作。
孙老师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专家论坛》特邀主持人(1993年)
她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第十届党代会党代表;荣获“北京市高校‘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保险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等称号。2017年,全国妇联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妇女界的最高荣誉称号——授予了孙祁祥老师。优雅、独立、担当、自强,她用行动诠释了“女性的价值,就是自我存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孙老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7年于北京)
2017年3月8日,她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特别策划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她以“女子自立、方能更强”为主题,鼓励女性同胞要竭尽全力、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去迎接挑战,成就圆满的人生,为社会作出贡献。
孙老师作为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演讲嘉宾
(2017年于北京)
2017年9月,在北京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她以《珍惜》为题发表演讲:“请珍惜当下;请珍惜他人;请珍惜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健康;请珍惜你内心的渴望;请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一经典的演讲不仅打动了北大开学典礼现场的8000多名学子,更是引发无数国人的感动与思考。网络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的“刷屏”现象背后,是孙老师留给人们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思索。
孙老师在2017年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致辞
孙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以她的父亲—一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的名义设立讲学金,以奖掖后学,传承精神;她资助贫困生上学,不仅用物质、更是用谆谆教诲去鼓励学生不畏艰险,努力攀登;她为了一份承诺,不为“诱惑”所动,遵从内心,坚持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她用自己的良言善行,向学生传递蕴含价值、富有哲理的人生意义,在春风化雨中诠释着善良、正直与坚强。
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外表优雅,内涵坚毅。这是孙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孙老师从不把自己拘泥于某个标签之上。她的世界,丰盈而广阔。
国际学术会议上,她优雅睿智;三尺讲台上,她坚守初心;人生重大选择面前,她坦荡从容……但是,即使没有任何“头衔”笼罩,勇于挑战、追求极致的孙老师同样魅力四射——
她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为年龄所限,不因杂音困扰。她热爱诗歌、散文、唱歌、乒乓球……除此之外,在江河湖海的风浪中游泳、驾驶海上摩托艇、玩山坡滑翔伞、潜水、马球,也让她不断突破自我。
孙老师在海南岛驾驶海上摩托艇(2016年)
最美的风景,从来不会局限于书房一隅,走下讲台,孙老师热烈拥抱着生活的未知、触摸着广袤的天地,她说:“在人生中,我们常常给自己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我们会说这个事情我不行、我从来没有做过。但实际上,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时候给自己一些push,就能够冲出一片你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天地来。”
为了突破自我,她曾于60岁时挑战了憋一口气游25米,64岁攀上马背,这些都是孙老师冲破安逸的藩篱、挑战自我的尝试。
孙老师参加马球运动(2020年于天津)
白云苍狗,光阴如梭,一生做好一件事已是不易,多元发展的同时又在各个领域中出类拔萃更属难得。在孙老师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她所行走的每一步,都坚定而踏实,从容而优雅。她的人生轨迹,从来不因外界的杂音而停滞,不因缤纷错杂的诱惑而迷惘。她站在那里,便自成风景,由内而外散发着自信而从容的气息,闪耀着勇敢乐观的光芒。听从内心的声音,在课堂之外追寻对生活的热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束、影响更多人,这是孙老师自身价值的外化,更是其人格魅力的升华。
孙老师参加北京大学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中国美声”快闪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从青年教师到北大保险学专业首任主任,再到北大经济学院百余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院长,无论头衔有什么样的变化,她的内心始终认定自己的职业是老师——“吾道一以贯之”,这句孔子对曾参说的话,用在孙老师身上亦是恰如其分。
孙老师在2021年北京大学全国优秀中学生
暑期学堂开营仪式上致辞
从教几十载,这位“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简单而深刻:言传身教。她把对成功的理解分享给学生们:成功就是“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自身感到幸福”。
在孙老师看来,大学教育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发展奠定全面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孙老师除了日常的学生指导以外,还会花许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她经常受邀去高校、甚至中学分享她为人、为学、为师的经验;在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时,她开设了“院领导下午茶”活动, 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耐心解答学生们的各类疑问。她一直强调,学生应当秉持独立、求新、质疑的精神学习,全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情商优秀、智商超群、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正直善良的人。
孙老师与学生们交流
“作为一名上过山、下过乡、做过工、留过洋的杰出女性学者,孙老师阅历丰富且多才多艺,实现了女性气质和学者风范的完美结合,在专业领域和教育界广受欣赏和尊重。”“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
数十载辛勤耕耘、数十载“传道、授业、解惑”,孙老师深受学生喜爱。她先后被学生评选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北京大学“十佳导师”;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精品课程奖、北京市师德榜样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在一次央视的采访中,当被问及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感想时,孙老师眼含热泪地说:“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感到很幸运:因为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因为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职业,让我有幸得以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自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学习教育界的优秀前辈,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孙老师是我们的女神。”这是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的校友对孙老师的集体记忆。
一位1995级风保系的校友说:“那时候我们从天南海北汇聚到未名湖畔,十八九正青春的年龄,孙老师课堂教学的翩翩风度,对国内外行业发展的宽广视野,与国际保险巨头的侃侃而谈,与学生谈心的谆谆善诱,知性的智慧和优雅的谈吐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身边可观察可学习的鲜活榜样。”
另一位同学回忆说,当年国内保险行业刚刚萌芽,同学们对于刚开创不久的保险学科有憧憬也有迷茫。孙老师主讲并主持编写的保险学基础课程吸纳引入了国外保险教材的内容和国际保险企业实务,为我们在进入保险学科初始就打开了国际视野,奠定了重视数理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基础,“毕业后进入职场方知,孙老师和这段求学经历让我们少走了多少弯路,返头回望深感幸运”。
一位2003级风保系毕业生说,作为一名保险与风险管理专业的毕业生,04年选择专业的时候,是被孙老师一句话深深打动:“保险是朝阳行业,年轻人应该拥抱朝阳”。彼时,她一身黑西服,神采奕奕,讲话铿锵有力,简单明了。“我是年轻人,我要拥抱朝阳,我希望可以成为孙老师那样的优秀女性,对生活、对工作报有充沛的热情,人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毕业二十年的聚会上,一位就职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跃升高位的同学回忆说,要感谢孙老师当年和我们说的两句话,“一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另一句是‘夹着尾巴做人’”。特别是后一句,在顺境中要清醒,是作为北大人特别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也为此深深受益。
孙老师2017年开学典礼的演讲轰动全国,“北大61岁美女教授演讲刷屏”上了热搜。同学群里,大家都觉得“标题党”着实拉低了这个演讲的内涵,孙老师“五个珍惜”的建议发自内心,且身体力行,不仅激励了我们这届学生,也会让当下的年轻人受益无穷。另让我们感叹的是,孙老师奕奕神采更胜当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女神。
北大经济学院全体学生送给孙老师一幅字以表达对孙老师的感谢与祝福——“勤勉不辍,卓尔不群,经世济民,桃李芬芳”。
孙老师荣获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荣誉
在2021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孙老师作为教师代表,深情地对这届毕业生说:“4年前,我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举行的北大新生开学典礼上,以“珍惜”为主题,欢迎2017级的新生来到燕园,从这里眺望世界;四年后的今天,我很荣幸再次作为教师代表,在北大第一体育场举行的北大经济学院毕业典礼上,以“传承与超越”为主题,欢送你们暂别燕园,从这里走向未来。真是好难得的缘分!我希望你们永远葆有一种 ‘家国情怀’、恪守一种‘诚信精神’、保持一种‘感恩心态’;拥有‘卓越的前瞻力’、‘深刻的洞察力’、‘坚韧的意志力’、‘优秀的学习力’ 和‘非凡的协作力’。我相信,如果你能保持这些优秀特质,你将具有强大的进取能力,并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致辞被网友誉为“直抵人心的佳作”。有毕业生说“经院有您,是所有学生的幸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毕业典礼
(于北京大学第一体育场)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她微笑着走下毕业典礼的舞台,坚定又从容地踏上了另一条精彩纷呈的道路。
相关阅读
北大经院学者 | 孙祁祥: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
传承与超越 | 孙祁祥教授在2021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北大经院两会笔谈 | 孙祁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北大经院两会笔谈 | 孙祁祥:如何认识我们的体制优势
北大经院学者 | 孙祁祥:全球化时代的“隔离”与“拥抱”——新冠疫情留给我们的思考
原标题:《北大经院课堂内外 | 孙祁祥:她的世界,丰盈而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