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传媒场中的 20 年:主流媒体助推女性发展

原创 陈泰瀚、蔡展 时代数据

上个世纪末,中国媒体领域的女性工作人员仅占总人数的 1/3 左右。如今,中国持证记者男女比例已达五五开,女性占据传媒职场“半边天”成为事实。

伴随女性力量崛起及性别意识唤醒,传媒职场两性间的显性差距得以一点点抹去。但长久以来大众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呈现与隐性歧视,反映在一篇篇报道背后的新闻生产工作者心中,或许才是女性传媒人在职场中更深层的发展困境。

这值得我们深思:二十多年来, 女性媒体从业人员真实的生存发展情况如何?主流媒体对女性权益的呈现与态度是否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女性传媒人的“半边天”,

主要仍在“下半边”

1994-1995 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对全国女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在我国新闻队伍中约占三分之一,平均学历和工作年限均比男性新闻工作者低。[1]

二十多年后,女性在媒体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到 2019 年,中国持证女性记者超十万人,占总人数的 49.38% ,男女各占“半边天”的行业局面已经形成。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男女性传媒人各占据的“半边天”并非对称分布。

1995 年的研究表明,女性新闻工作者进入中高级决策层的占 14% ,而男性则超过 30% 。同时,相应于男性,她们在如经济、政法和体育等硬新闻报道领域的人数比例也较低。[1]

即使到今天,女性传媒人进入媒体管理高层的人数依然寥寥,在媒体中仍缺少话语权和决策权。

2014 年,上海市记协发布《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虽然女性新闻工作者基本占据半壁江山,但进入高层管理层和顶层决策层的女性数量依旧很少,只有 32.2% 的人认为进入部门领导岗位和单位决策层“男女机会平等”或“女性机会更多”。[2]

女性新闻工作者职业生涯的“天花板”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女性权益议题受到重视

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传播权下放,女性失声与被书写的局面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场域中得以颠覆,女性权益话题成为网络舆论版图里的巴尔干半岛,时刻点燃身处简体中文互联网中的各方情绪。

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有人感慨中国女性似乎比男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或许只是人们刚走出女性长期沉默后不习惯的反应。但近年来主流媒体在呼吁关注女性权益的进程中,确实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2017 年 8 月,《中国妇女报》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剩女”“泼妇”等词语被纳入禁用词库。同时,《中国妇女报》每年还发布“性别平等十大新闻事件”和“妇女儿童热点舆情观察与分析”,积极推动媒体中性别平等议题主流化。

《中国妇女报》作为由全国妇联主办的唯一一份全国性女性大报,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平均每 5 期便有一篇对女性权益的关注报道,而《南方都市报》与《财新周刊》两家受众广泛的市场化媒体也紧随其后。

具体到每年篇数占比的话,《南方都市报》在 2010 年以前便对女性权益议题保持长期关注,其余五家媒体在 2011-2015 年间也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报道数量。

2011 年的时候,政府曾具体地提出,要想抵制和消除社会文化中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 积极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就必须加强对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监督。[3]

不过随着近两年社交媒体舆论场中的性别议题每每引爆全网,或许是有意降温,六家媒体的报道数量较往年均有所下滑。

但这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降低对女性议题的关注,它们采取了另一种方式表达对女性议题的重视,即增加了相关报道的字数。

近十年,除了《人民日报》的报道篇均字数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环球时报》略有下滑外,其余四家媒体均显示了上升趋势。

女性权益得到多维度呈现

主流媒体给予女性权益议题更高的关注,虽然足以说明行业内媒体人的性别意识正在不断提升,但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呈现和传统定位才是对女性更加隐秘的束缚。[4]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主流媒体有关国内女性权益的报道都集中在文娱新闻。以《南方都市报》为例,2013 年至 2017 年,提到“女权”一词的 422 篇报道里,就有 176 篇出现在文娱新闻版块,占比超过四成。

早在 2001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1991-2000)》的时候,就曾认为,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趋利倾向,会强化了部分人群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传统观念,而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5]

如今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女性赋权,女性拥有了更加积极发声的渠道。冲击之下,女性在主流媒体中的形象呈现是否发生改观了呢?

在我们观察的六家媒体中,《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有关女性权益的报道秉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把“经济”、“发展”及“平等”放在首位。

例如《人民日报》在一篇《佛山南海妇联维护“出嫁女”权益》的报道中谈到出嫁女性经济权益保障的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反对‘出嫁女’及其子女享受村集体经济的股权收益。”

《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在聚焦女性权益时,则更注重切合日常,在报道中往往会提及女性生活中的权益,“孩子”、“家庭”等关键词频频出现。《财新周刊》则更积极为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权利发声。只有《环球时报》在谈及女性权益时,几乎完全把落脚点放诸国际,少谈国内问题。

应该说,在传媒场中,不同主流媒体立足自身立场,都在替自己受众所看重的女性权益发声,而并非所有媒体都把关注点投向单一维度。

主流媒体举起

捍卫女性权益的大旗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还鲜明地举起了捍卫“女权”的大旗。2011 年以来,六家媒体整体表现出对女性权益正面的看法,平均积极态度也在逐年上涨。

更具体来看,《中国青年报》与《南方都市报》基本在中性线附近徘徊,《人民日报》与《财新周刊》情感起伏较大但仍趋向积极,《中国妇女报》的情感态度则稳步提升。

但与六家媒体报道篇数的趋势相似,近两年各家媒体对女性权益报道的情感态度都有所下滑。

如果我们持续观察每篇报道的具体情感评分,将看到这一小小偏向里更细致的景观。

六家媒体各自表现出各自微妙的立场。《南方都市报》与《环球时报》从一开始情感就倾向于两极分化。但在最近五年,《南方都市报》的重心开始偏向正面分布,而《环球时报》则略微倾向负面。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财新周刊》与《中国妇女报》虽然都大量地集中于情感中性报道,但《中国妇女报》的报道感情重心一直有日趋积极的倾斜态势。

女性权益:政府的关注和努力

总的来看,主流媒体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总体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呈现的议题面向也更加多元,并且在情感上保持积极,我们有理由相信媒体场中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环境正在向好。

这种进步的背后,也离不开政府方面对媒介与女性发展的关注。国务院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完善传媒领域的性别平等监管机制,加强对传媒的正面引导和管理。

从 1979 年到 2021 年,40 多年来政府在促进各行各业男女平等的问题上,着实也做出了非常切实的努力。

我们重新梳理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发现在这 40 年里,妇女问题总共被提及了 92 次。从 2001 年至今,政府强调要“切实保障妇女权益”的次数,就已经达到了 23 次;其次则是在 2008-2012 的五年间,用了 13 频次重点聚焦女性的健康问题。

1995 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向世界的一番致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妇女还为人类的繁衍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她们哺育了一代代的新生命, 培育了千百万的英雄、学者和诗人。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妇女长期处于同男子不平等的地位。歧视妇女的偏见,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着人们的心灵。这种陈腐的观念, 早就应当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早就应当改变。”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课题组. (1995).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女记者工作委员会. (2014). 2013年上海市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 新闻记者(03),35-42.

[3]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2011).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妇女研究论丛(06),5-15.

[4] 杨霞. (2017). 新媒体视域下女性形象呈现与话语建构.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5]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 (2001).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妇女研究论丛(05),4-12.

作者 | 陈泰瀚

原标题:《“她”在传媒场中的 20 年:主流媒体助推女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