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做好人,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社会风范。”近年来,夷陵依托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广泛挖掘选树身边典型,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夷陵好人评选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夷陵榜样”,他们相继获得各级命名表彰,成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响亮品牌。从今天起,《夷陵发布》特推出“文明典范·夷陵榜样”系列,让我们一起汲取榜样的力量!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李广佳
人物简介
李广佳,男,1946年生,宜昌市残联退休干部,三斗坪镇雾河村“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领办者。从1965年起,化名“谢臣”捐款助人,捐款达30多万元。为筹钱助人,他出租自己的住房,自己搬到更小、更便宜的房子租住,先后搬家32次。2003年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协会,现有11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13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募集爱心基金1200多万元,资助40多万困难群众。2006年退休后创办了全国首个民办救助站——“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和宜昌市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两个基地累计接纳救助残疾人3896人次。被誉为“当代雷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模范军转干部等称号。于2017年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详细事迹
当代雷锋李广佳
李广佳50年坚持学雷锋
为筹款助人搬家32次
捐款30万资助800人
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协会
志愿者达13万人
自创残疾人生活园和救助中心
救助残疾人3896人次
被誉为“当代雷锋”
32次搬家只为半个世纪的坚守
2003年,李广佳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协会,志愿者有13万多人,他被誉为“当代雷锋”。↑↑↑
我很贫穷,因为多年来为扶贫解困我已付出我大部分的钱财;可是我很富有,因为我心中所固守的那片精神家园仍是那么充实和美丽。
——摘自《李广佳日记》
1964年12月,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18岁的李广佳参军入伍,成为全国“爱民模范”谢臣生前所在部队一名战士。谢臣“看人民高于自己、爱人民胜过自己、学人民改造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崇高精神,在李广佳心灵中烙下了永远的印记。从战士到“谢臣营”营长的20年间,他共捐款2000多元。
1985年5月,身为“谢臣营”营长的李广佳转业回到宜昌,继续隐姓埋名以“谢臣”的名字扶贫济困……谁是“谢臣”?1996年初,宜昌市委成立专门调查组,与媒体一道寻访“谢臣”。历经一年多地寻找,“谢臣”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李广佳。
转业回到家乡的李广佳,无论是任办事员、保卫科长、宜昌市残联副理事长,还是退休,李广佳将自己每月工资的80%和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拿出来资助困难群众和刑满释放人员等,资助300多名贫困孩子圆了读书梦,帮扶500多个贫困户摆脱了贫困,有记载的扶贫济困款项达30多万元,为困难群众募集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
西陵区肢残人王芹,头部动了四次大手术,身体瘫痪,母女俩靠低保金过日子,女儿面临辍学,李广佳先后资助12000多元帮助完成大学学业。
1997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李广佳在风雪弥漫的宜昌街头遇到刚出狱的刑满释放人员谢险峰,将他带到家里住到大年初五班车开通。李广佳每天给他讲雷锋的故事,讲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谢险峰回到家乡五峰县后,种烟养猪养狗养兔,成为致富一方的带头人,并将他所掌握的技术免费传授给20多户邻里乡亲,2000年6月28日,谢险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50多年做好事,李广佳一家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为了设法筹钱助人,他将自己在繁华市区的3室1厅房出租,然后再租便宜的房子住,哪儿房子便宜就往哪儿搬。多年来,先后搬了32次家。
有人喊李广佳为“李搬家”,有人称李广佳做的是“鲍包”、“苕坨”(宜昌方言“傻子”之意)做的事。然而,李广佳却说:“助人为乐,终生不悔,我愿做一辈子的傻事。”
10年家人未团年只为残疾人有个“家”
李广佳为收养的精神残疾人韩中良剃胡子↑↑↑
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摘自《李广佳日记》
2006年,年满60岁的李广佳光荣退休。家人高兴:李广佳该享受天伦之乐了。
残疾、智障、流落在街头的精神病人,却依然牵动着李广佳“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心。
李广佳在宜昌市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将自已的房子与点军郊区一农户的一栋四层楼房交换,创办宜昌市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家人住一层,其它三层用来接纳社会残疾人。
那一次,妻子胡凤玲哭了:“别人的房子是越住越宽敞,我们却越住越差!”她不同意搬往郊区,但最终还是依了李广佳。
身患软骨病瘫痪在床的肢残人黄元华住进救助中心后,吃喝拉撒全要人伺候,李广佳不仅分文不收,还每月拿出500元钱请人护理黄元华,每天坚持给他按摩和疏通大便。半年后,黄元华脸长胖了、肤色好了、腿变灵活了,前来看望黄元华的亲友们为此非常感激。
残疾人不仅在救助中心得到救助,同时,李广佳还免费为残疾人进行电器维修、种植业、养殖业培训等1300多人次,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
2006年8月,李广佳更是倾其所有,利用夷陵区三斗坪镇雾河村无偿支援的荒山土地、两层废弃楼房,兴办全国首个民办救助站——“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残疾人建起一个“家”,让他们结束了吃垃圾、住屋檐的流浪生活。李广佳招聘了两名工作人员,专门照料这些精神残疾的“武疯子”——除对收留的精神残疾人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组织他们开展简单的生产劳动,进行康复治疗。李广佳的“农耕疗法”让精神残疾人享受到了“家”的温暖,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
10年来,李广佳创办的两个基地先后接纳救助各类残疾人达3896人次。现在,“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两个基地生活着72名各类残疾人。
10年来,每年春节,李广佳在“南泥湾”残疾人生活园、妻子胡凤玲在三峡残疾人救助中心陪残疾人吃团年饭、喝辞岁酒、放迎新鞭,一家人却没吃过一次团年饭。
实现一个夙愿只为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李广佳帮收养了瘫痪残疾人黄代新洗脸。↑↑↑
为弱势群体踏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路,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站着就要像一棵树,为群众挡风遮雨;弯下腰就要像一头牛,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
——摘自《李广佳日记》
李广佳对自己的两个女儿一直心怀愧疚:女儿小时候,伴着女儿们度过了童年的玩具,是李广佳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别人扔掉的玩具,因为实在没钱买啊。
几年前,大女儿高中毕业,找了份酒店的工作,要交一万元押金,李广佳没有,只得放弃;不久又找了一份工作,要5000元押金,李广佳还是没有;最后,女儿决定摆摊做生意,要1000元本钱。这回李广佳有,但他却将钱资助了别人。
后来,生气的大女儿去南方打工,两年没给李广佳打过一次电话。那两年,痛苦的李广佳头发白了一片。
两年后,打工归来的女儿说:“爸,这两年在外打工,我终于理解了你,你做得对,以后我来帮你。”李广佳泪水盈眶。
理解的是李广佳的女儿,感动的是宜昌这座城市。市民黎开仕,默默无闻地用他的退休工资、捡拾废品收入资助需要帮助的人,50元、100元、200元,每次的汇款人是“薛光甲”,意思是“学习李广佳”。
2003年,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开展学雷锋活动,李广佳发动10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协会,并担任会长,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如今,协会拥有11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13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协会成立12年来,坚持弘扬雷锋精神,发动广大市民和基层组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使宜昌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常态。
宜昌市学雷锋协会先后组织大型送温暖活动18次,募集爱心基金1200多万元,募集各类衣物、棉被、学生用品、各类书籍100多万件,为40多万困难群体解决燃眉之急。
在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走进李广佳创办的残疾人生活园,奉献爱、传承爱——他们送来的不仅是物资和款项,更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强大力量。
来源:宜昌文明网、夷陵区委文明办
原标题:《文明典范·夷陵榜样 |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李广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