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作者李天南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生于1984,深圳政经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市。启动初期,2225家发电企业将参与碳排放交易。
此次深圳共有8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分别是:
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部电厂
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
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
上午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据悉,首批参与交易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就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
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来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企业每年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碳排放量减少为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
而其他企业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配额不够用,就可以在市场上购买这些被出售的额度。这样既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又能鼓励企业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等手段实现减排。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市场,那就是:减少的温室气体可以卖,多排放的温室气体需要买回来,遵循“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用资本的力量保护环境。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十年
深圳进展如何?
2011年,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由此拉开了一场漫长的探索之路。
截止到2021年6月,这些试点省市的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2013年6月18日,深圳作为试点率先启动交易。到目前,全市共有706家企业纳入碳市场管控,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
这些年来,深圳在碳市场方面的表现备受全国乃至全球关注。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所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教授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曾联名发表文章:《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英国要走将近80年,中国如何30年走完?》,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行观察。
文章以深圳为例,特别提到,深圳碳市场是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深圳市还计划在2022年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值得中国其他城市借鉴。深圳就是一个积极实践低碳发展、产业绿色转型的例子。
作为全国碳交易试点城市,深圳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由深圳排交所代表深圳参与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和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并出资入股。
截至今年3月31日,自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累计配额成交量5828万吨,交易额13.80亿元。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殷表示,深圳碳市场的配额自2013年启动以来,连续7年配额的流转率居全国第一,交易量居全国第三,交易额全国第四,也是国内率先突破1亿元和10亿元交易大关的交易平台。
数据显示,自碳市场启动以来,深圳共实现二氧化碳绝对减排640万吨,相当于10600万棵树生长10年、少烧240万吨煤、少烧28亿升油,减排效果显著。
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近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深圳在碳达峰、碳中和上也加速布局。今年,深圳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今年6月,世界环境日前夕,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深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要以先行示范标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6月10日,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有不少亮点,比如拟设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对政府配额有偿分配的收入进行管理。
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优化碳交易顶层设计,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今年已新增纳入51家高排放、高污染工业企业,接下来还将对250家工业、服务业企业开展历史数据核查工作,压实更多行业、企业减排主体责任。
同时加快推出创新碳普惠交易品种,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建立以碳市场推动公众践行低碳行为的碳普惠机制,新增碳普惠市场交易品种,为大型活动、公共建筑、组织、个人碳中和提供渠道,推动全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李天南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原标题:《刚刚,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这8家深企参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