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千千万万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艺工作者为英雄人物树碑立传、传神写貌,所塑造的经典文艺作品经久不衰、深入民心。其中,将声乐艺术与戏剧艺术相结合、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品格的经典民族歌剧铭记英雄功绩、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史鲜活起来,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
今天,沿着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足迹,小艺带你重温六部经典红色歌剧,在革命英雄们曲折动人的故事中,一起被他们的青春、热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激情与深情“圈粉”吧!
01
《洪湖赤卫队》
故事发生时间:1930年
1927年至1934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水乡湖北洪湖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难忘的红色故事。
洪湖岸边的瞿家湾镇,曾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红二方面军的摇篮,也是洪湖赤卫队的故乡。1938年,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历史上,洪湖赤卫队是活跃在洪湖沿岸和水上的几支党领导下的群众武装力量,他们利用河湖港汊的地理优势开展水上游击战争,配合红军开展“反围剿”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苏区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
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就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作品讲述了1930年,湖北沔阳地区的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捍卫洪湖家园,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故事,凸显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与广大百姓的鱼水情深。
1959年10月,《洪湖赤卫队》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首次进京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好评,从此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都欣赏过该剧的精彩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剧中的著名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成为六十多年以来铭记于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而后,根据歌剧改编的同名电影《洪湖赤卫队》,也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的荣誉。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演于2012年,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之作。导演张继钢携手青年歌唱家王庆爽、王凯等一众演员带领观众回望峥嵘岁月、重温红色记忆,感受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王小京 摄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王小京 摄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王小京 摄
02
《长征》
故事发生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国家大剧院版史诗歌剧《长征》就是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真实历史改编,由印青作曲,邹静之编剧,吕嘉执棒,田沁鑫、杨笑阳执导,歌唱家阎维文、王宏伟、王喆、龚爽等主演,首演于2016年7月1日,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委约创作的原创歌剧。
剧目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通过普通红军战士与群众的视角和感受,串联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性事件,忠实地再现了那段“苦难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队规模上百人,一气呵成地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红军将士迎难而上、坚韧顽强,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歌剧《长征》剧照 凌风 摄
歌剧《长征》剧照 凌风 摄
03
《党的女儿》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战争年代为人民打天下,执政之后为人民治国家。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党进行了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孕育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使陷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江西这片革命热土上的感人事迹。故事讲述了 1935年江西山区杜鹃岭的白色恐怖下,女共产党员田玉梅与叛徒斗智斗勇、顽强战斗,最后怀着革命理想慷慨就义。她那不朽的革命精神,化作了满山盛开的杜鹃花。
歌剧《党的女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于199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创排演出,从1991年首演至今,已演出数百场,备受好评。剧本根据1958年同名电影《党的女儿》文学剧本改编,由阎肃(执笔)、王俭、贺东久、王受远编剧,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作曲,是我国众多优秀艺术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剧中的经典唱段如“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万里春色满家园”“杜鹃花”等被广为传唱。
2021年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点击作品名称查看复排详情),将于7月13日至18日上演。由指挥家李心草执棒,原总政歌剧团导演汪俊执导,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雷佳、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领衔主演。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项目,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项目。
2021年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版《党的女儿》海报
2021年国家大剧院《党的女儿》复排建组会合影
2021年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版《党的女儿》排练花絮
2021年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版《党的女儿》排练花絮
2021年国家大剧院复排新制作版《党的女儿》排练花絮
04
《白毛女》
故事发生时间:二十世纪30年代末
歌剧《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诞生的一部大型民族新歌剧。
1944年冬天,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回到延安,带回了在河北阜平一带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随后,鲁艺院长周扬筹集全院精英,决定把“白毛仙姑”的故事改编成一部大型民族新歌剧,为党的七大献礼。当时的创作团队相当年轻,担任剧本主要执笔的贺敬之还不到20岁,在创作和排演过程中,剧组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每写完一幕,就谱曲,谱完曲就试排,排练时请鲁艺师生和桥儿沟的百姓观看、点评,连鲁艺的灶房师傅也发表了意见。
1945年,鲁艺为七大献演《白毛女》。当喜儿披麻戴孝扑倒在杨白劳身上时,台上台下哭声一片。当戏演到高潮,喜儿被救出山洞时,后台响起“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歌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们一同起立鼓掌,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解放战争时,《白毛女》跟随鲁艺人的步伐走向华北、东北等各个解放区,贫苦农民看了戏,从千百年被压迫、被奴役的精神创伤中觉醒,勇敢地站了起来。部队组织观看《白毛女》后,战斗力大大增强,战士们正是喊着“为喜儿报仇”,“为杨白劳报仇”,冲向前线。因此有人称:《白毛女》唱出了一个新中国!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将其奸污,最后又逼得喜儿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生存下来,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终获自由,开始了新生活。
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作为民族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在歌剧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白毛女》于1945年5月在延安公演,向党的七大献礼。70多年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成功演绎,让白毛女“喜儿”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2015年,为纪念《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由文化部组织复排,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张奇虹执导,青年歌唱家雷佳主演的《白毛女》在全国巡演。当《北风吹》的旋律流淌而来,一个久远的年代仿佛苏醒,许多在座的观众泪流满面……
2015年复排歌剧《白毛女》剧照
2015年复排歌剧《白毛女》剧照
2015年复排歌剧《白毛女》剧照
05
《沂蒙山》
故事发生时间:1941年
从1926年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开始传播,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沂蒙大地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沂蒙山区反帝、反封建、求解放的革命暴动和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成为山东地区革命斗争的一面大旗。1927年年初,山东的中共党员有1500余名,中国共产党燃起的星星之火,在沂蒙山区齐鲁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近500名开国将军转战沂蒙;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纵队、第一一五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抗大一分校、山东省党政机关,长期驻扎沂蒙;渊子崖自卫战、大青山突围战、南北岱崮保卫战,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无数次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诠释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革命豪情。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
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黄定山导演、栾凯作曲、青年歌唱家王丽达、王传亮主演,首演于2018年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的革命历史为素材,以海棠、林生、夏荷、孙九龙等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展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凭借对剧中“海棠”的精彩演绎,王丽达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歌剧《沂蒙山》剧照 刘海栋 摄
歌剧《沂蒙山》剧照 刘海栋 摄
歌剧《沂蒙山》剧照 刘海栋 摄
歌剧《沂蒙山》剧照 刘海栋 摄
06
《江姐》
故事发生时间:1949年我国西南地区解放前夕
人民战争的炮火锻造出一个新中国,这其中也蕴含着战斗在敌占区的共产党人的殊死战斗。在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盘踞之地——重庆,川东地下党组织的共产党人用鲜血浸透了巴山渝水,用生命书写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悲壮的一页。
1943年,党组织安排江竹筠同志为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同时,他俩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同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红色歌剧《江姐》根据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改编,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从1963年至2007年历经五次复排,在创作上吸取了四川地区语言,民歌、戏曲等艺术成分,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演出后反响热烈。“江姐”的形象成为革命意志坚强的英雄代表,《红梅赞》等唱段更是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2007年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空政歌舞团复排《江姐》,由“第五代江姐”青年歌唱家王莉领衔主演,艺术地再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歌颂了江姐身上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对党的无限忠诚和舍生取义的英勇精神。
2007年空政歌舞团复排歌剧《江姐》剧照
2007年空政歌舞团复排歌剧《江姐》剧照
今年是“江姐”原型江竹筠诞辰101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排经典歌剧《江姐》,剧目将于8月28日、29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红色歌剧展现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执着追求、坚定前行!
内容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文化|从红色经典歌剧中重温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