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连着舌尖,田间才有奔头!浠水发力农业特色产业

农业大县,如何打造具有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浠水给出的答案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在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方面狠下功夫,推进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成色”更好

蔡河镇闻慧猕猴桃产业园是在外能人郭文惠2017年12月回乡创建的。“今年园区开始大挂果,预计产量15万公斤左右,10月份开始上市。”

▲资料图片

今年69岁的汪家坳村脱贫户毛进中,从2017年起就在基地务工,一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汪家坳村党支部书记占春苔介绍,产业园带动当地村民6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资料图片

“只有连着舌尖,田间才有奔头。”浠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卫清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科技种植,长线特色产业以发展10万亩猕猴桃、10万亩油茶、10万亩葛根、10万亩名优特水产为目标,周期短、见效快的短线产业以瓜蒌、食用菌、中药材、莲藕等4个为抓手,打造产业大基地,培育特色产品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丰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莲藕基地 摄影:曹杰

位于巴河镇的湖北丰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莲藕基地,连片的荷叶迎风招展,清香四溢。“去年莲藕产量在250万公斤左右,一半鲜藕直接销售,一半加工成藕粉,市场反响非常好。”公司总经理欧桂林介绍,今年基地扩种了200亩,共种植莲藕1300亩,包括发展鱼藕共生670亩。

目前,浠水猕猴桃种植面积0.9万亩,葛根种植面积1万亩,特色水产面积10.47万亩,油茶种植面积5.8万亩,食用菌产业达到220万棒,瓜蒌产业面积达到1万亩,莲藕种植面积1.3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2万亩。

生态农业“底色”更浓

走进巴河镇许咀村,这个曾经的养鸡大村里,废弃的养鸡场去年5月改建成为食用菌大棚后,一排排秀珍菇在出菇架上争相“吐蕊”。

▲废弃鸡栏成了“香饽饽”

“目前大棚内有12万棒菌包,预计年净收益30多万元,已吸纳18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巴河镇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发良介绍。

废弃鸡栏成了“香饽饽”,背后有位于汪岗镇洗菜岗村的湖北省嘉农一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撑。这家集菌种研发、制作、生产、培育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生物科技公司,有着年产600万-800万棒菌包的生产能力。

“废弃鸡栏设施条件非常适合转型种植食用菌,我们提供菌包、包技术指导、包菌菇回收,实行订单式生产,免去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公司董事长潘雅芬说,目前公司已帮助27家合作社转型种植食用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团队与湖北华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 1200万元超软籽石榴项目技术转让协议。摄影:方紫琼

无独有偶,湖北华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一个只有几十头猪的小型养殖场逐步发展到拥有母猪1.3万头、年产仔猪35万头、有机肥2万吨、沼液10万立方米的大型仔猪基地,利用现成的有机肥资源,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在竹瓦镇建有超过2000亩的优质梨、桃、柑橘、猕猴桃等精品水果种植园,投资1200万元购买了“红美人”“天使红”“中石榴4号”“华光”四个超软籽石榴品种20年专利使用全国许可,引进专家教授组建技术顾问团队,计划在竹瓦镇流转土地6000亩,投资1亿元,建设中国超软籽石榴苗繁推广中心。

原标题:《只有连着舌尖,田间才有奔头!浠水发力农业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