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93岁老人“再就业”,网友看后红了眼眶…

原创 苏姗 林箬 春城晚报

日前,有一名网友

发文怀念自己的外公

这位网友写道

“外公辞世之后

用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留

选择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大体老师”

在大理大学遗体捐献纪念墙上

贴着这位大体老师的“入职介绍”

老人生前是云南大理州的一名医生

发文的这位网友回忆

外公去世前说过

“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划上千刀万刀

也不愿在患者身上划错一刀”

△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的“行礼线”指示牌上,写着“因为有过生命,因此便有了尊严!”

看到这位网友的分享

大家纷纷红了眼眶

并向老人致敬

这位93岁的老人名叫吴永生

曾是云南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著名医生

在他去世后

其子女遵从其遗愿

将其遗体捐赠给了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

用作医学教学

吴永生生前照片

为了解更多关于吴永生老人的故事,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在大理下关见到了吴永生老人的大女儿吴玉明。

初见吴奶奶时,她对于父亲捐赠遗体一事受到大家的关注显得有些意外又平常,拿出厚厚一摞父亲遗留下来的泛黄的、珍贵的全英文医学书籍,开始讲起了自己的父亲。

吴永生遗留下来的解剖书籍

二十多年前便已下决心捐赠遗体

“父亲和母亲要捐赠遗体的想法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我们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我父亲很随意地聊到,以后他们去世了希望把遗体捐给学校,做教材用”,一向认为人应该“入土为安”的吴玉明当即明确反对了父母的这种想法,“我直接就哭了,我母亲还笑着开玩笑说‘我们还健在呢,你哭什么?’”

本以为此事就此打住了,不成想,吴永生夫妇二人每年都要就遗体捐赠的事试图说服大女儿。

吴玉明说:“其实他们第一次跟我说之前就下定决心,只是故作随意跟我提起,后面的每一年他们都跟我商量,但我每一次都拒绝。一方面是传统观念让我不能接受,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捐赠的大理医学院是我每天出门必经之地,想象着他们就那样躺在离我咫尺之遥的地方,我怎么承受得住啊!”

直到2008年,见父母实在是铁了心,面对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吴玉明心软了,“作为儿女,还是应该要帮父母完成夙愿”。吴玉明在征得两个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同意后,开始与大理州红十字会联系,并为父母取得遗体捐赠的证书,这也是大理州红十字会的首个遗体捐赠证书。

2018年4月的一天,吴永生在凌晨去世,享年93岁,遗体被捐赠给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

吴永生和妻子张凤祥

解剖与被解剖,是一种传承与延续

如果说为父亲捐赠遗体只是单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那么吴玉明真正开始理解父亲是从去年梳理父亲的生平开始的,“通过整理父亲的遗物,我想我终于了解了父亲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解剖与被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传承与延续”,吴玉明释怀地说道。

吴玉明发现,原来父亲一直保存着不少珍贵的英文版的解剖学书籍,包括《胸腔解剖学》《中枢神经解剖学》《腹部解破学》《脑部解剖学》等,其中还有一本厚厚的、破旧的《格氏解剖学》,这本于1858年问世,历经40次的修订、再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名著、人体解剖学之最。

看着父亲的遗物,吴玉明觉得,如果没有那些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疗事业和科研事业,没有许许多多的解剖医生和科学家的研究,这些书里的成果就无法呈现出来,从事医务工作的医生也无法从书本上学习到解剖知识去治病救人。“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自己的身体,贡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和科研事业”。

吴玉明讲到,1954年,父亲吴永生曾去昆明学习解剖学方面的知识,他常常一个人废寝忘食地钻进学习间,在福尔马林液体中翻弄遗体,一丝不苟地学习。

“我长大后他开玩笑地告诉我,那次的学习,他的手都被防腐剂福尔马林液体泡坏了,但是他却特别感谢那时候的解剖经历,也许也就是那次的学习让他有了遗体捐赠的想法”。

“在泥土中腐朽或化为灰烬——可惜了”

1925年,吴永生出生在昆明昆阳,11岁时与舅父一起来到大理学习木工,1942年底开始在一家医院学习医务工作,由于天资聪颖,被老师和同学称为“诸葛亮”。

1951年开始至退休期间,于现云南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他一生热爱的医学事业46年。

“46年的医务工作经历让他深知,让学医的学生能在遗体上实习与操作的机会非常有限”,吴玉明说:“他曾说遗体被埋在泥土中朽坏或被火烧化为灰烬,太可惜了。他希望今天在大理的医生、在大理医学院的学生,能有更多的实习和操作的机会,所以他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他们,希望他们在自己身上动千刀、动万刀,也不愿意未来成为医生的他们在施行手术的过程中,在病人身上错动一刀。”

今年清明节,吴玉明接到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师的来电,学院在实验室做了一块遗体捐赠者纪念墙,这让吴玉明十分感动:“我们非常感恩,倍感温馨,这让我们家有一个缅怀亲人的地方。父亲对生命高度的认知和实际行动颠覆了我死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继父亲之后,大理地区一些朋友和爱心人士也愿意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祖国的医疗事业,先后到大理州红十字会咨询和登记,让我看到关于生命意义的新的解读,将来母亲和我也都将加入到遗体捐赠的队伍中。”

吴永生女儿吴玉明

“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划上千刀万刀

也不愿在患者身上划错一刀”

向所有捐献遗体的大体老师致敬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刘文波 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部分内容整合央视新闻

校对:朱咏梅、郭毅

编审:赵梅圭

原标题:《大理93岁老人“再就业”,网友看后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