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安慰别人?专家教你两招

原创 赵今朝 丁香医生

这里是丁香医生新上线的晚间档栏目「心理话」第 4 期。

我们邀请了具有多年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来解答大家生活中遇到的情绪、情感、家庭关系等问题。

提问:老师,当家人和朋友跟我讲难过的事情的时候,我很想安慰他们。

但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有时候试着去安慰别人,他们反倒更难过了。我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常常手足无措,即使很想帮助到对方,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我给大家总结了安慰人的三「要」和三「不要」,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我们来讲讲「要」做什么。

三「要」

➊ 「要」多多询问、多探索

安慰别人,首先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询问时,可以按照新闻五要素提问,分别是:

何时「什么时候的事?」

何地「在哪里啊?」

何地 「发生了什么?」

何人 「都有谁在?都影响了谁?」

何因 「怎么就发生了这个状况?」

除了探索事件本身,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倾诉者的体验,也就集中在思维、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

思维

「当时是怎么想这个事儿的呢?」

「你怎么看他说那个话?现在这个状况让你想起之前什么事情了吗?」

情绪

「这个事情让你感受如何?」

「会不会感到紧张、委屈、懊悔、生气、难过、或者羞愧?」

如果大家没有太多的词汇来详细的描述情绪感受,可以参考图片里的情绪感受轮。希望能丰富大家的词汇,帮我们更好地共情和给他人提供安慰。

图片来源:https://www.thebodyandmindcoach.com/the-feeling-wheel/

行为

「你都做了什么事情?」

「当时反应是什么?」

「之后打算如何呢?」

这样一来我们作为倾听者很好的了解了状况,而倾诉者在讲述过程中往往也渐渐理清了头绪,一些道理和解决方案就呼之欲出了。

➋「要」真诚地多多共情

所谓共情,本质是去试图理解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体会其所经历的情绪变化、思维过程,甚至身体的反应。

由于大家经历有别,性格不同,完全理解对方确实很难。但只要大家真诚地关注对方,并说出你的理解,就很棒了。给大家两个常用的方式:

「因为发生了......所以你感觉到...... 」

「当我听你说这个的时候,我感到......」

➌ 「要」问对方需要什么

有时对方是只需要一个人听听自己絮叨陪着自己哭,有时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解决方式。明确对方需要什么,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要盲目假设,直接问对方就好。

接下来就是几个注意事项啦,我们说说三「不要」都有什么。

三「不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➊「不要」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或者开始讲大道理。

➋「不要」在不怎么了解状况和对方需求的时候,急着提出解决方案。

➌「不要」勉强自己倾听。

如果你真的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去倾听对方去安慰对方,那就真诚的告诉他们:

「我真的很想陪着你、听你说说。但因为今天事情特别多,我有点累,所以很怕会没办法很好的支持到你。咱们找一个晚一点的时间,谈谈好不好?」

如果对方因此生气,我们也不要强求,更不要苛责自己。就好像,在飞机上遇到事故,即使旁边坐的是你的孩子,也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所以不照顾好自己,是没办法有效持续地照顾他人的。

当然,每个人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欢迎大家根据具体文化和情境,灵活运用安慰人的小技巧,帮到身边的人。

也欢迎大家,来到我的主页,了解更多生活中的心理学小技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