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彪炳史册。
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红军一路向贵州前进,1935年1月突破乌江,挥师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并于1月15日~17日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正是在这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连开3天,做出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抉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东北方向不远处的北京路边,坐落着061基地原机关大楼。1964年,党中央作出建设三线的部署。“好人好马上三线!”根据上级安排,七机部所属单位的第一个后方基地——061基地(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前身)定点在贵州北部遵义一带。此后,在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航天人追寻着党的足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辉煌。
参加过长征的那批人又来了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中央红军在群山中行进时,毛泽东望着连绵的山岭,写下了这首《十六字令三首》。
长征途中力挽狂澜的遵义会议过去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1964年,党中央正式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依据他对于三线建设的总构想,确定了三线建设的方针。党带领国家和人民,再次开始了艰苦的“长征”。这次长征,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目的是要建成一个有布局、有纵深、有持久耐力的不可战胜的中国。
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原061基地党校副校长乔文礼告诉记者,之所以远离大中城市、分散布点,是为了即使在遇到核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
此后,一批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党的干部再次来到贵州遵义,在荒山野岭上勾画三线建设蓝图。据统计,包括国务院原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将、中央专委成员赵尔陆,原七机部部长王秉璋、副部长谷广善,时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吴荣正等领导在内,指导和参与061基地选址的许多位领导都走过长征路。
1965年2月25日,春节一过,20岁出头的乔文礼从北京出发,登上了火车。他要先到广西柳州,接下来转车去贵州贵阳,再转乘汽车到遵义。“同行的共41人,由二院副院长耿锐带领,除了七机部二院的同志,还有上海机电二局下属企业的8位厂长或党委书记,主要是进行初步选址工作。当时称为‘选点’。”乔文礼回忆。
1965年下半年,经中央书记处批准,061工程党委成立,由张凡(原七机部副部长)、叶进明(上海市)、任朴斋(原建工部)、贾怀洲(原建工部)、肖卡(上海市原机电二局局长)、沈钧(原七机部二院副书记)、耿锐(原七机部二院副院长)等18人组成,张凡任书记,形成“两部两地”(七机部和建工部、上海市和贵州省)统一协调管理的格局。
1966年,上海机电二局24岁的王新来到了贵州,与乔文礼一样,他在061基地工作直至退休。用乔文礼的话说,他们二人“一个从北京来,一个从上海来”,最后“殊途同归”。
王新原本是参加工艺审查工作的,后来参与了基地建设规划工作。他回忆:“当时,军用地图挂在墙上,谷广善、吴荣正等领导也不辞辛苦,跟我们一起选点。当时选点时有一个原则是,不占良田、少占可耕地。”
谷广善在红军时期加入董振堂的部队,长征时,谷广善任第十五师即“少共师”卫生部部长,建下卓越功勋。“这些人真是让我们敬仰、佩服。”回忆起老革命老前辈的事迹和风范,乔文礼和王新言语间全是感动。
尽管“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但大家都知道,黔北是贵州的主要粮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最后,赵尔陆拍板,将这里给了061基地。王新说,领导的关怀,令航天三线基地的建设者们更感责任重大。
对061基地的建设,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1968年2月,周总理提出了061基地的建设方针,要求061基地成为“又生产又科研,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基地。此后,他又针对具体工作多次作出具体指示,足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061基地的重视。“文革”开始后,周总理担心型号生产受到影响,专门作出指示,将重要产品的图纸进行转移并妥善保管。
贵州遵义三线旧址内,为符合隐蔽要求专门设计的建筑“落地拱”
大山深处,书写艰苦创业华章
距离遵义市区50公里,地处遵义市、桐梓县两地交界处的娄山关,是川黔公路和铁路的交通要道。这里重峦叠嶂,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在娄山关,中央红军曾两次挥洒热血,两次书写胜利史。在这里,红军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提振了队伍士气。
在遵义市凤凰山南麓的红军山烈士陵园,一座气势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纪念碑顶端,金色的镰刀锤头标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内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那些曾经战斗并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将士们或许没有想到,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而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三线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上个世纪条件艰苦的年代,航天人用忠诚、奋斗、担当、奉献,谱写了大山之中艰苦创业的赞歌。
梅岭厂是第一个完成基本建设并实现投产的工厂。该厂于1966年投产,曾为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生产配套电源,助力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娄山关脚下,建起了生产准备总厂,后来分为4个生产准备厂,主要承担黔北地区各厂的部分生产准备工作,包括铸件、锻件、工模具、组合夹具、齿轮、机修备件制造、机床修理以及科研基地的协作任务等。
大山深处,国营风华机器厂(航天风华前身)、国营井冈山仪表厂(航天控制前身)等纷纷建立……
漫步在国营井冈山仪表厂的老厂区,斑驳的建筑墙壁上还能看见“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机关大楼会议室内悬挂的马恩列斯毛巨幅画像依旧颜色明艳……置身其中,红色气息扑面而来。该厂由远在东北的沈阳119厂包建,成立于1965年,主要负责生产型号控制设备,于1970年投产。1970年年末,经过全厂上下的拼搏奋斗,第一套自动驾驶仪在山沟里诞生,助力061基地完成首批20套产品总装任务。
1970年,原计划建于北京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所——302所全建制迁至遵义。在桃溪寺的三层红砖小楼里,302所基本完成了某系列型号的全部研制工作。1983年,某型号正式定型,其性能指标大幅提升。这也让302所在地空导弹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困境突围,于荆棘中开辟道路
在位于遵义市习水县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厅序厅,一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的铜像,再现了在艰苦的长征途中伟人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风采。浮雕的左上角,书写着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刚召开不久,长征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在习水县土城镇拉开序幕。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为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后,在黔北扎根的三线航天人也历经了类似的困境突围。彼时,随着国家战略方针调整,061基地与其他三线军工企业一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改革、创新、转型……三线单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探索出了新的路子,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些探索,是坚持自主创新、为国铸盾。“没人去搞国防,大家都下海去了。以前人最多的时候有近600人,后来走得只剩下约200人。”十部主任苏日新回忆。面对人才流失、型号任务锐减等困境,当时选择留下的航天人舍小家顾大家,基地自筹经费搞研发。
苏日新正是在那时来到十部攻读研究生的,每每回忆起那段历史,她都十分感动。“我对那时坚持留下来的导师特别钦佩,走过这段历史不容易。正是当时自筹经费研发的项目,令十部在2000年后开拓了新领域、迎来了由技术牵引的跨越式发展。”苏日新回忆。
有些探索,是从转变观念开始的。最为困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朝阳厂和朝晖厂每到发工资,厂长就到机关协调,多方筹措。后来,两厂主动改变人事、用工、薪酬三项制度,大刀阔斧改革,从人人端着“铁饭碗”转变为市场化用工,逐渐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
后来,两厂在2000年合并为航天电器,并于2004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正是主动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让航天电器率先嗅到市场机遇,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与西门子公司联合打造了智能制造样板间。如今,该公司在全国电子行业百强中位列第22名,在连接器行业更是名列前茅。
20世纪80年代,面临三线单位整体经济困难状况之时,航天控制公司的领导带领重点高校毕业的技术人才去大庆油田调研,研制出的石油装备突破“卡脖子”难题,闯出了一条航天企业服务国计民生的新路子。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公司业务领域成功拓展至石油装备、非标设备、方舱医院、汽车配件等行业,创造了“投产50年,盈利50年”的佳绩。
风华厂的民品开发工作起步于1978年,之后随着型号任务大幅度下降,为解决“找米下锅”的难题,工厂虽然先后开发过电风扇、空调器、液氮罐、印刷机等产品,经济效益却不高。经过探索,该厂着手开发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支柱产品——电冰箱,建成了年产20万台电冰箱的生产线。在许多风华厂干部职工的记忆中,当时电冰箱供不应求,拿着现金来买电冰箱的客户车队有时长达2公里。后来,061基地确立了“高起点、高速度、大批量、搞联合”的民品开发方针,成为基地经营管理思想转折的标志之一。
有些探索,承受了企业发展濒临绝境、不得不申请破产的阵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营群力铸锻厂亏损时达2.5个亿,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只好主动破产。尽管如此,在三线文化的熏陶下,工厂有一批好职工,“破产前一天,员工的行囊都收拾好了,仍认真干完活儿才走。”老员工回忆。
新形势下,航天新力公司组建成立,通过二次创业走上新生之路。如今,公司开发的高端核装备系列产品为我国与巴基斯坦已建和在建的核电站配套,产品覆盖二代、二代加、三代、四代核裂变堆型和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堆(ITER计划),在中国航天和核能行业树立起闪亮招牌。
转型升级,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征中,中央红军行军时间最长的省份就是贵州,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四渡赤水的传奇在这里流传,毛泽东也在这里挥毫写就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传世名作。
乌江悠悠,初心依旧。抓住三线建设“七五”“八五”调迁改造的历史机遇,身处贵州的航天人秉承着当年红军攻克娄山关、两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跳出包围圈的精神开拓奋进,在这方热土上谱写崭新篇章。
进入新世纪,通过实施企业破产和“九五”调整改造,061基地扭转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局面,形成新的研发生产能力,“一园三地多点”的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061基地转型升级为中国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2019年9月工商注册为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的航天江南总部大楼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江南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在航天科工党组和航天江南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拼搏奋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航天江南营业收入从104.63亿元增加到160.29亿元,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1.20%;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年15.69万元/人增至每年27.24万元/人,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年均增速达14.19%。
以航天控制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型号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民用产业多点开花,形成五大专业体系,基本实现了转型发展。“十三五”末,公司的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1.4亿元,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就在前不久,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中也有航天江南研制产品的贡献。几十年来,除了导弹产品,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中,航天江南配套研制的产品有数万件,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航天江南还积极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黔山秀水间,由航天江南所属智慧农业公司建设的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坐落于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智慧农业公司为百姓“菜篮子”保驾护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坚定扛起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航天贡献。
贵州省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园区一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娄山关》,时隔86年,穿透纸背激励航天江南干部职工“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物志
此次“红色地标·航天印记”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中,《中国航天报》记者还记录了各地航天发展中涌现出的获得国家级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姜涛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所属航天天马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
“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把工作推向极致,才有可能成为独具匠心的工匠。”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航天天马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胸怀匠心,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攻破了国内诸多技术难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在绚丽的焊花中描绘着精彩人生。
姜涛出生在一个“三线之家”,1972年父亲姜廷秀响应国家号召,从黑龙江搬到贵州遵义061基地支援三线建设,那年姜涛刚满3岁。父辈“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在姜涛这里得以延续与传承。初中毕业后,姜涛便进入航天天马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人。
一套厚厚的棉质工作服,一双老式大头皮鞋,一个几乎只能露出眼睛的大面罩,以及一把不离手的焊枪,是姜涛在工作时的“标配”。
34年来,姜涛从一名普通电焊工到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能大奖……这套“装备”既是他奋斗的34年,也是坚守的34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大阅兵,航天发射任务,国家多个重大型号装备研制……一次次成功背后有他艰辛的汗水和无悔的付出。
在姜涛工作的34年里,一个又一个大型焊接项目与成就写进他的“荣誉册”。如今的他仍以一颗不变的“匠心”,为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
苏日新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十部主任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十部主任苏日新入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名单。投身航天事业20余年来,她凭着一股执著劲儿,领衔攻克上百项技术“瓶颈”,荣获了几十项院级、省部级、国家级荣誉。
1997年,从北方交通大学毕业的苏日新被分配到家乡的铁路局工作。一年后,她放弃优厚的待遇,参加研究生考试,以高分考入中国航天科工061基地(如今的航天江南)。
那时,061基地条件艰苦,但导师和同事们为国防坚守三线、排除万难搞研发的精神令苏日新深受感动。在她看来,“航天”二字的意义不仅仅是神圣的职责,更是不辱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入十部后,她一心一意钻研技术,带领团队求真务实、刻苦研制,默默耕耘在我国航天产品技术研究和攻关的第一线,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如今,十部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在特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余年来,苏日新承担了某型号3个系列装备产品的研制,申请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10项,撰写重要技术报告100余篇;相关产品多次在天安门前威武亮相。
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突出贡献专家、中信航天防务人才奖……一项项荣誉见证着苏日新的执著付出,也见证着航天人在党的领导下传承精神、不懈奋斗的足迹。
深阅读:
原标题:《中国航天061基地:贵州航天人追寻着党的足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